六年級語文上冊山谷中的謎底教案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通過品評語言文字及聯(lián)系生活實際,理解“有時,彎曲不是屈服和毀滅,而是為了生存和更好的發(fā)展。
2、體會理解學生的頑強及智慧的退讓,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課文篇末點睛和對比的寫法。
教學過程:
一、 復習導入:(3—4)
1、在加拿大魁北克一條南北走向的山谷里,有大自然留下的一個謎,(板書:山谷中的謎)你們知道是什么嗎?指名答
2、通過昨天的學習,你能迅速從課文中找到它的謎底嗎?(補充板書:底)指名用書上的話回答。
原來是因為雪松有一種特殊的本領(lǐng)(板書:雪松)。揭開這謎底的人是誰呢?(板書:旅行者)
3、那么,今天就讓我們也帶上行囊跟著這兩位充滿智慧的旅行者,通過這篇記載著智慧的文字(板書:課文)走進加拿大魁北克這條神奇的山谷,靠近那充滿智慧的雪松,一起去探索生存的智慧吧!那我們背起行囊出發(fā)吧。R讀課題)
二、 精讀課文
1、明確小組自學要求:(2)
(1) 師:這樹,這人,這文,無不充滿著智慧,個小組可以根據(jù)自身學習的情況有選擇的去探究,可以選擇他們中的一個、兩個、甚至把他們綜合自來共同探究都可以,讓我們?nèi)テ纷x、去批注、去思考,一會我們來比比誰的背囊中采集到的智慧最多。
。2) 各小組討論確定研究內(nèi)容,以及需要的大概時間
(3) 班內(nèi)簡單交流時間
2、學生自主學習、小組學習:(10)
讀文、批注、找收獲、談體會;
教師巡視指導
3、班內(nèi)交流自學所得(20)
。1) 交流從雪松身上品味到的、獲得的`收獲: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教師適時啟發(fā)引導學生讀好描寫雪松的語句。
。2) 討論、交流、理解旅行者的話中蘊涵的智慧
a: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適時指導學生讀好第二個旅行者的話。
b: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教師把思考引向深入:(什么時候應該去正面抗爭?什么時候需要適當?shù)淖尣??/p>
c:把思維引向更廣的空間:古今中外,有那些人就具備了雪松的這種智慧?
(3) 你能從課文中選擇一句最簡潔而又最能概括這一道理的話嗎?
從而指導學生讀好最后一節(jié),背誦這最后一節(jié)。
。4) 交流這篇文章寫法上的智慧:學生匯報體會到的精彩寫法,教師適時點播
4、給學生提供展現(xiàn)自己智慧的舞臺:
。1) 師:我想各位同學的背囊(包)里,一定裝滿了智慧,收獲不小。
我知道我們六(1)班的同學喜歡創(chuàng)作,你能用一段話或者一首詩、一支歌或其他方式來談談你的收獲嗎?
(2) 班內(nèi)簡單交流
三、 小結(jié)、作業(yè)
1、師:聽了同學們精彩的點評與創(chuàng)作,我對“有時,彎曲不是屈服和毀滅,而是為了生存和更好的發(fā)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讓我們把所有的智慧都裝進我們的行囊中,去展開我們?nèi)松碌穆贸蹋肝覀兘窈竽軌驊{借智慧克服人生中的一個又一個困難!
2、最后向大家推薦一本書《智慧背囊》。
3、完善自己的創(chuàng)作明天的語文課繼續(xù)交流。
【六年級語文上冊山谷中的謎底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六年級語文《山谷中的謎底》教案02-25
六年級語文下冊《山谷中的謎底》教案03-12
六年級語文山谷中的謎底教案03-13
山谷中的謎底語文教學反思01-21
語文《山谷中的謎底》教學反思范文04-23
語文山谷中的謎底教學反思03-10
語文《山谷中的謎底》補充習題答案?07-20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案《山谷中的謎底》12-27
小學六年級下冊語文《山谷中的謎底》教案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