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二年級語文《學畫》教案(精選13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二年級語文《學畫》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二年級語文《學畫》教案 1
教學目的:
1、 理解課文內容,知道王冕的畫畫得那樣好,是他勤學苦練的結果,懂得無論做什么事,都要下苦功夫。
2、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2段。
3、學會本課11個生字和由這些字組成的新詞。
教學過程:
一、揭題質疑。
1、師:今天我們來學習19課《學畫》,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些什么?
2、生質疑師小結:
。1)誰學畫?
(2)學畫什么?
(3)為什么要學畫?
(4)怎么畫的?
。5)畫得怎么樣?
二、初讀釋疑。
1、帶著以上師總結的問題自由讀課文。
要求:
。1)帶拼音的'生字多讀幾次,讀準字音,并聯(lián)系上下文想想字義。
。2)讀通課文。
2、檢查反饋學習情況。
。1)重點正音:神、省、傍、平。
。2)指名分自然段讀。
3、釋疑。
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些什么?
三、看圖激情。
出示課件
師:剛才你聽到了什么?你看到了什么?
生:美麗的荷花、荷葉上的水珠、王冕在牛背上……(學生紛紛發(fā)言)
師:請你們再帶著這些問題讀讀課文。
師:你覺得這些荷花怎么樣?生:哇,荷花好美啊。ń處熣n件顯示美麗的荷花。)
師:你能說說這荷花美在哪里嗎?
生:多個學生說(略)
四、指導學文。
師:荷花確實美得讓人百看不厭,作者用優(yōu)美的詞句把它描寫出來,請你找找,書上描寫荷花美麗的是哪一段?
生:第2段。
師:這節(jié)課我們重點學習第二自然段,請小朋友自己讀課文第2段。邊讀邊劃出你最喜歡的句子。
師:請你把自己最喜歡的句子讀給大家聽,并說說理由。
生:大雨過后,一片陽光照得滿湖通紅。
師:你真能干!(再現(xiàn)句子及句中所描寫的畫面。)
什么叫“滿湖通紅”?為什么會滿湖通紅?
生: 湖里有十來枝荷花,花瓣上清水滴滴,荷葉上水珠滾來滾去。
師:(微笑點頭)你找得真準!(再現(xiàn)句子及句中所描述的畫面。)
師生:品讀句子。
。1)比較句子:花瓣上清水滴滴,荷葉上水珠滾來滾去。
花瓣上有清水,荷葉上有水珠。
你認為哪句好?為什么?
(2)出示插圖,邊讀邊體會雨后湖面、荷花、荷葉的美麗。
。3)想象說話。圖上的蜻蜓會對荷花姐姐說些什么?
。4)小結。是!這些美麗的荷花在雨后的晴天,在通紅湖水的襯托下,構成了一幅極為奇妙的畫。
師:王冕看到這么美的景色,怎么做?
(1)理解“出神”。
(2)該怎么讀好這句話?
五、小結
二年級語文《學畫》教案 2
課題:
第四課 王冕學畫
課時:
第一
課型:
新授
教具:
掛圖 計算機
教學目的要求:
1、學會本課八個生字新詞,會使用常用詞語。
2、初步了解句子的意思,教育學生學習王冕刻苦學習的精神。
3、能有表情地、流暢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準確地理解詞語的意思。
教學程序:
一、導入新課
每個年級都要開設美工課。至今,同學們學習畫畫已經有三年半的時間了,你在畫畫時認真了嗎?你畫得好不好?咱們來學習《王冕學畫》,看看王冕是如何做的?我們應該向他學習什么?
二、學習新課
1、結合生字注音讀課文,熟悉課文內容。
2、學習詞語:
“王冕”做姓名理解,指認圖中的小男孩。該字是上下結構的字。
“父親”即爸爸。
“湖”指圖理解,字典里的注釋:陸地上聚集的大水。
烏云密布:黑色的云布滿了天空。聯(lián)系生活經驗領會。
滴滴:一滴一滴的.意思,可以用演示來使學生理解。
看得出了神:課文中指荷花的景色太美麗了,王冕看得發(fā)了呆。
節(jié)。汗(jié)約的意思,文中王冕用平時節(jié)省下來的錢買了畫筆和顏料。聯(lián)系學生生活經驗領會。
3、讀寫詞語,要讀準字音。
三、指導學生朗讀課文,嘗試停頓。
四、小結
作業(yè):讀寫詞語
板書設計:
4 王冕學畫
王冕 父親 湖 節(jié)省
烏云密布 清水滴滴 看得出了神
二年級語文《學畫》教案 3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了解王冕小時候刻苦學畫的事。懂得無論做什么事,都要有恒心,肯下苦功夫。
2.繼續(xù)學習記住先后順序背誦課文的方法,背誦課文第二自然段。
3.正確、流利、有語氣的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抓住重點詞句,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的內容。
教學難點:
指導學中學會并掌握按先后順序背誦第二自然段。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引入:
1.齊讀課題,說一說:讀了課題后,你能知道課文會寫什么內容?
2.那你認為課文會圍繞著哪個字來寫?(學)
二.學習新課:
1.教師范讀課文,學生標出自然段。
2.介紹王冕:王冕是我國元朝的一位著名的詩人和畫家。他從小刻苦自學,晚年隱居
九翠山,以賣畫為生。他善畫沒骨梅花,題畫的梅花詩也很有名。他還寫過不少反
映無未社會現(xiàn)實的詩歌。
3.學習課文第1段:
、僮杂勺x課文,思考:這一段共有幾句話?每一句講的是什么?
②“只讀了三年書”是什么意思?說明了什么?
。ㄕf明王冕家里很窮,條件差,上不起學。也說明他的知識少。)
③遇到王冕這樣的家境,一般小孩會怎樣?而王冕又是怎樣做的呢?請你在文中畫
出來。
、苣阍趺蠢斫狻耙贿叿排,一邊找些書來讀”這句話?
“找”‘這個字體現(xiàn)了王冕沒有錢買書,但他為了讀書,千方百計地去尋找書來看。
“一邊…一邊…”說明王冕很愛讀書學習,所以在放牛的同時也不忘了找書看。
、菰僮x課文,思考:這些和他以后成為著名的詩人和畫家有什么關系?
4.學習第2段:
、倌x課文,說一說:你從那些詞語可以看出雨下得很大?
烏云密布:這是雨前的景象,預示著大雨即將來臨。
一陣大雨,清水滴滴,水珠滾來滾去--說明是大雨,而且下得不長。
②讀一讀第3-4句,思考:這兩句寫的是什么?
。ㄓ旰缶吧秃忻利惖腵荷花。)
、勰銖哪切┑胤娇梢泽w會出這真是美景?
。M湖通紅更鮮艷粉紅色的花瓣碧綠的荷葉清水滴滴水昧滾來滾去)
④我們看:夏日的一陣雷雨過后,晴朗的天空,通紅的湖水,映襯著湖里鮮艷的荷花。
這真是一幅極為奇妙的圖畫。王冕面對這樣的美景怎么樣了?
。ǔ錾瘛f明他對自然的美景的喜愛。)
(心想…要是…那…——覺得很美,想留下它。)
、蔟R讀這段,想一想:這段話是按什么順序寫清楚的?
按雨前--雨后的先后順序寫的。
1-2句:先寫王冕在湖邊放牛,忽然下起了大雨。
3-4句:接著寫湖面上的景色和美麗的荷花。
5句:然后寫王冕看荷花,想把它畫下來。
5.學習第3段:
、冽R讀課文,思考:王冕是怎樣學畫荷花的?
、谀x,標畫出重點詞語,體會理解這樣寫說明了什么?
。ㄊ∠聛淼腻X買了又找來開始他畫不像不灰心,天天畫)
這說明他學畫很刻苦,肯下功夫。
、壑该x最后一句,想一想這句話是什么意思?
說明王冕荷花畫得好極了,和湖里真的荷花沒有兩樣。
三、總結全文:
1.齊讀課文,思考:通過學習課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恒心,肯下苦功夫,就一定能成功。
2.在學習上,你要向王冕學習什么?
二年級語文《學畫》教案 4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教育學生以徐悲鴻為榜樣,從小立志愛國,矢志刻苦學習,長大為國爭光。
3、喚醒學生探究意識,提高學生理解、表達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質疑
1、課題中勵志是什么意思呢?(為了實現(xiàn)某一志向而激勵自己刻苦努力。)
2、在課文中徐悲鴻先生到底勵的什么志,我想還是要在讀課文中尋找答案。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畫出有關句子。
二、緊扣關鍵詞句,研讀課文。
1、交流。(必須用事實讓他們重新認識一下真正的中國人。)
2、出示必須用事實讓他們重新認識一下真正的中國人。學生齊讀這句話。徐悲鴻為什么要說這句話?請同學們讀課文1-2自然段,細細地去體會。
。1)學生回答徐悲鴻是在外國學生的嫉妒和譏諷下說這話的。指名讀外國學生的話。
(2)教師敘述1919年的中國貧窮落后,內憂外患,國內戰(zhàn)亂不斷,在國際上沒有地位,中國人在國外常常遭人白眼和看不起的社會現(xiàn)實。再讀外國留學生的話。
3、必須什么意思?(一定要這么做)徐悲鴻一定要做什么?(學生再讀這句話,回答一定用事實讓他們重新認識一下真正的中國人。)他們指誰?教師追問。當學生回答出他們指外國留學生時,教師繼續(xù)提問真正的中國人是指什么樣的人?
。ㄕ嬲闹袊酥赣泄菤獾闹袊;真正的中國人指勤奮刻苦的中國人學生對自己的理解,實現(xiàn)著多元解讀。)
3、徐悲鴻用哪些事實讓外國留學生重新認識一下真正的中國人?學生再讀課文思考,可以找一找、劃一劃,同位之間進行合作討論。
預設:(1)、當學生回答出徐悲鴻更加奮發(fā)努力。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駿馬,日夜奔馳,勇往直前時,教師提問學生,以前的徐悲鴻學畫時刻苦努力,而今天的徐悲鴻為什么要更加奮發(fā)努力?
。ū仨氂檬聦嵶屗麄冎匦抡J識一下真正的中國人,完成自己的志向。)
學生齊讀必須用事實讓他們重新認識一下真正的中國人。
。2)當學生回答出每逢節(jié)假日,徐悲鴻常常一畫就是一整天時,教師提問學生徐悲鴻為什么要這樣潛心臨摹?又一次回到必須用事實讓他們重新認識一下真正的中國人的.語句上,體會出徐悲鴻之所以這樣做的原因是為了讓外國人重新認識一下真正的中國人,再次齊讀這句話,感受徐悲鴻為中國人爭氣而刻苦努力的精神。
徐悲鴻每逢節(jié)假日在巴黎博物館潛心學畫只是他刻苦學畫的一個例子。徐悲鴻為了完成自己的志愿,每天堅持學畫10個小時以上,常常忘了休息,就連動物園的老虎也常常會成為他的寫生對象。(出示《駿馬圖》,這只仰蹄奮起的駿馬,不就是徐悲鴻的最好寫照嗎?學生讀四、五節(jié)去體會徐悲鴻的刻苦學畫精神。)
(3)當學生回答出徐悲鴻寧可過清苦的生活,也要把省下的錢購買繪畫用品時,教師引導學生把自己的生活與徐悲鴻的生活進行對比,感受徐悲鴻生活的清苦。接下來提問學生是什么支撐徐悲鴻寧愿過清苦的生活,也要把省下的錢購買繪畫用品。再一次回到了必須用事實讓他們重新認識一下真正的中國人上,一起大聲讀這句話,深化理解徐悲鴻為祖國勤學苦練的精神。
學生讀有感情讀第六節(jié),朗讀時抓住關鍵詞語小閣樓、一杯水、兩片面包,體會文章通過這樣的描寫來襯托徐悲鴻奮發(fā)努力的精神。
4功夫不負有心人,徐悲鴻的畫展轟動了整個世界,他用事實讓外國留學生重新認識了中國人。齊讀第七節(jié)。
5、學生讀此時留學生的表現(xiàn),提問,為什么留學生的態(tài)度與剛開始發(fā)生了這么大的變化。什么叫有眼不識泰山。(
讀留學生的話,在通過對震驚、鞠了一躬、有眼不識泰山朗讀品味中,感受到那個外國留學生對中國人的重新認識以及他的懺悔。)。
6、教師小結,升華情感。
年輕的畫師徐悲鴻留學法國時,為了回擊外國學生的嘲笑,勵志勤奮學畫,已優(yōu)異的成績?yōu)橹袊藸幜斯,他代表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永不服輸?shù)木,讓外國人再也不敢小視我們民族,小視我們中國人。我們再讀課文,記住徐悲鴻為祖國勤學苦練的精神。
三、升華情感,小結寫法
1、引導學生抓外國留學生前后態(tài)度變化的關鍵詞:
很不禮貌鞠了一躬
是什么讓這位外國留學生前后的態(tài)度發(fā)生如此大的變化(是徐悲鴻勵志學畫,勤學苦練的精神)
2、這位外國留學生由因偏見很不禮貌出言不遜,到徐悲鴻油畫轟動畫界而鞠了一躬。他對徐悲鴻表示深深的敬佩!
此時你想對徐悲鴻說些什么哪?
。▽W生自由談話,升華情感)
3、小結
為了表現(xiàn)徐悲鴻為祖國勤學苦練的精神,課文不僅從正面描寫了徐悲鴻的表現(xiàn),承上啟下,轉承自然,還用了一定的篇幅描寫了外國留學生的前后表現(xiàn),進行前后對比,反襯徐悲鴻為祖國勤學苦練的精神。自己再讀一讀,好好體會。
四、聯(lián)系自己,拓展延伸
同學們,徐悲鴻為祖國勤學苦練的精神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徐悲鴻的成功得益于為祖國勤學苦練的精神,我想更得益于他的勵志。只有勵志了,我們的人生才有目標,生活才有奔頭,學習和生活起來才充滿活力和力量,會讓我們擁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大凡有所成就的人,都有勵志的經歷。那我們現(xiàn)在應該怎么做哪?又應該向徐悲鴻學習什么哪?請大家說出自己的真實感受。
二年級語文《學畫》教案 5
一、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第2、3段,學畫(第二教時)。理解“傍晚、滿湖通紅、山神、省下、灰心”等詞語的意思。
2.懂得學習上遇到困難不能灰心,要有信心,堅持天天學,認直學,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績。
3.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并背誦第二段。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是第2段的語言文字訓練;難點是通過第3段最后兩句話的理解,悟出道理。
三、課前準備:
掛圖、詞語卡片、小黑板、錄音機、投影片
四、教學過程
。ㄒ唬⿵土暀z查
1.抽讀詞語
2.指名讀第1段。說說這一段主要寫了什么。
。ǘ┙虒W第2、3段
引入新課:王冕的.父親死了,家里很窮,只念了三年書,就去給人家放牛背上還要讀書,真是勤奮好學啊!今天,我們就來學一學王冕是怎樣勤奮學習畫荷花的。一邊看課文,一邊聽錄音。
學習第2段:
1.自由讀,標出有幾句話。
2.哪一句話告訴我們:什么時候,誰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傍晚是什么時候?
3.問:這時候天氣發(fā)生了什么變化?給“忽然”換個詞。
4.大雨過后的景色是怎樣的呢?(出示掛圖)
。1)看圖說話:湖面上有哪些景物?
我們看去這湖面怎么樣?荷花怎樣?荷葉呢?
。2)課文中是怎么寫的呢?劃出課文中寫大雨過后湖面、荷花、荷葉的句子,讀一讀。
。3)理解“滿湖通紅”,并板書。
荷花的花瓣上有一滴滴清水(板書:清水滴滴)
荷葉上的水珠還滾來滾去的,(板書:滾來滾去)
真美啊!我們來比一比,誰讀得最美!指名讀,男女讀。
5.這么美的荷花,難怪王冕看得“出神”。(理解“出神”。)
他心里會怎樣想呢?
“那多好啊!”后面用了感嘆號,表達了王冕怎樣的感情?誰能讀出王冕心里很想把它畫下來的語氣?指名
6.這一段寫得美不美?你們想不想把這一段背下來呢?自己試背,齊背。
7.完成課堂作業(yè)第4題。
大雨過后,一片陽光照得()。湖里有十來支(),花瓣上(),荷葉上()滾來滾去。王冕看得()。
學習3段
過渡語:下雨后的景色這么美,王冕多想把它畫下來!那王冕是怎樣學畫荷花的呢?帶著問題自己讀第3段。
1.指名讀第1句。畫畫用的畫筆、顏料、紙,王冕是怎樣得來的?理解“省下”。
2.后來王冕畫的荷花像不像?從課文哪句話可看出?
出示句子比較:
比一比,哪句寫得好?好在哪里?
3.朗讀這一句。
4.同桌討論:王冕為什么能把荷花畫得這么像?
交流,板書:不灰心,天天畫
5.假如我們在學習中遇到了困難,應該怎樣向王冕學習呢?
。ㄈ┛偨Y全文
1.齊讀全文
2.四人小組談一談:學了這課,你有什么收獲?指名匯報。
(四)布置作業(yè)
《課堂作業(yè)本》第3、6題。
二年級語文《學畫》教案 6
教學目標
1、會用“什么時候,誰在哪里做什么”的句式寫句子,會把荷花、荷葉美的樣子說具體。
2、能正確、流利地朗瀆課文。
3、體會王冕想學畫的強烈愿望。懂得做事要有恒心,貴在天天堅持。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抽讀生字卡片。
2.齊讀第一段。
二、學習第二段。
(一)初讀感知。
1.自由輕聲讀。思考:這一段共有幾句話?標上序號。
2.指名讀。
(二)研讀品味。
1.指名讀第一句。思:這句話告訴我們什么?
2.句式訓練。做課后題4。
3.自由讀2-4句。思考:王冕看到了什么?怎么做?
4.什么叫"滿湖通紅"?為什么會滿湖通紅?
5. 評讀第2句。
6.雨后的.湖里的荷花到底有多美呢?用" ~~~~~ "劃出來讀一讀。
按課文填空:
大雨過后,------陽光照得---------。湖里有十來枝--------,花瓣上--------,荷葉上-----------滾來滾去。
品讀句子:花瓣上清水滴滴,荷葉上水珠滾來滾去。
二年級語文《學畫》教案 7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3、教育學生以徐悲鴻為榜樣,從小立志愛國,矢志刻苦學習,長大為國爭光。
4、喚醒學生探究意識,對學生理解能力,表達能力的障礙進行診斷與矯治。
教學過程:
一、從課題入手,進行基礎性診斷
1、扣圖引題
。1)出示徐悲鴻《奔馬圖》。
(2)引導討論。
圖上馬畫得好嗎?你知道是誰畫的?那他為什么能畫得這么好,想知道嗎?
2、揭題、釋題
。1)討論“勵志”是什么意思?連起來說說課題的意思。
。2)看到這個題目,你想知道什么?(徐悲鴻為什么立志?立了什么志?結果怎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自主性診斷與矯治
1、自讀課文,注意讀通讀順,遇到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同時劃下你不明白的地方。
2、指名逐段試讀,師生共同糾正讀錯的地方。
3、質疑,你有什么詞不懂?指導學生能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
4、以四人一組為單位,自由讀課文,思考討論:徐悲鴻志向是什么?為實現(xiàn)志向,他是怎么做的?結果怎樣?
三、優(yōu)化新授,理解性診斷與矯治
(一)、誦讀第一、二、三節(jié)
1、指名讀,說說徐悲鴻立下的志向是什么?
幻燈出示“必須用事實讓他們重新認識一下真正的中國人”
。1)、這句話中的“他們”是誰?“他們”原來是怎么看中國人?
。2)、指名讀外國學生的話。
“天堂”在這里指什么?外國學生的話有幾層意思?從他的話中你看出什么?
。3)、指導讀第二節(jié)。(抓住“很不禮貌”、“沖著”、“別以為”“成不了”等詞,讀出外國學生的傲慢、欺人的語氣)
。4)、師:外國人的話多么令人氣憤,請一位同學來讀讀第三節(jié),先說說該怎樣讀好這一節(jié)?
(5)、指名讀。
。6)、齊讀“必須用事實讓他們重新認識一下真正的中國人”。思考討論:“真正的中國人”是怎樣的?
(二)、研讀四、五、六節(jié)。
1、學習第四節(jié)
(1)指名讀第四節(jié),注意理解“奮發(fā)”。
。2)比較句子。
出示:
。╝)從此,徐悲鴻更加奮發(fā)學習。
(b)從此,徐悲鴻更加奮發(fā)學習。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駿馬,日夜奔馳,勇往直前。
指名讀兩個句子,說出兩句話有何不同?意義何在?
。1)指導讀第二句。
。2)過渡:那徐悲鴻是怎樣奮發(fā)努力的?我們一起來看下文。
2、學習第五、六節(jié)。
。1)自由讀第五節(jié),邊讀邊劃出徐悲鴻奮發(fā)努力的.詞句。
(2)讀后交流。
。3)指導有感情地朗讀第五節(jié)。
。4)過渡:徐悲鴻如此刻苦,是在什么樣的條件下學習的呢?
。5)出示:徐悲鴻的生活__________________。他只租了_________________,經常每餐只用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為的是省下錢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自讀課文后,練習填空。指名說說所填的詞表現(xiàn)了什么?
。7)練讀第六節(jié)。
。ㄈ、精讀第七、八節(jié)
A指名讀七、八節(jié)。說說徐悲鴻取得了什么成績?(相機理解“轟動”等詞)
B重點理解“震驚”,思考:那個外國學生為什么震驚?從哪看出外國學生態(tài)度改變了?指導朗讀。
四、升華情感,發(fā)展性診斷與矯治
1、師:同學們,現(xiàn)在我們已經學完了課文,有什么想說的嗎?可以是對自己,對同學,對徐悲鴻……
2、練說。
3、匯報交流,師生評價。
五、共同總結。
二年級語文《學畫》教案 8
教學目標:
1、能在閱讀的過程中認識“貧、窮、布、亭、苞、瑩、神、省、始、灰”10個生字;認識部首“貝字底”。能在老師的指導下,正確書寫“苞、瑩、貧、賀、布、灰”。繼續(xù)學習用部首查字法查生字。
2、朗讀課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標點停頓;背誦課文第二節(jié)。
3、在讀懂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理解王冕的畫畫得好,是他勤學苦練的結果。
重點和難點:
1、在課文的語言環(huán)境中認讀生字,詞語。
2、在讀懂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理解王冕的畫畫得好,是他勤學苦練的結果。
教具準備:
荷花池的錄像或照片、圖片、生字卡片、田字格黑板、錄音機,課文錄音磁帶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積累好句。
1、看照片或錄像,練習說話:(出示照片或觀看錄像)照片中有什么?美嗎?誰能用幾句話來描述一下?(指名)
2、出示荷花句:你們能用上自己的語言來描述,真不錯。但老師總覺得還說得不夠美。我這有一段話,自由地輕聲讀讀,邊讀邊體會,你覺得它寫得美嗎?(出示:一個夏天的傍晚,突然烏云密布,下了一陣大雨。大雨過后,一片陽光照得滿湖通紅。湖里有十來枝亭亭玉立的荷花,花苞上清水滴滴,荷葉上晶瑩的水珠滾來滾去。)
3、品詞品句:美嗎?你覺得它哪里寫出了荷花的美?
(1)隨機教學
第二句:
理解“滿湖通紅”:(有條件可播放錄像)夕陽的余暉把天空染紅,美麗的云彩倒映在湖中,就給人滿湖通紅的感覺。誰能通過朗讀來表演這種美?指名、全班。
第三句:
、偻ねび窳⒌暮苫ǎ航虒W“亭”,正音。(出示詞語、圖片)你們看,荷花細長又挺拔,這就可以說是“亭亭玉立”。
②花苞上清水滴滴:學習“苞”。(出示荷花照片)看著照片,這就是花苞,花沒開時包著花骨朵的小葉片。你們瞧,雨水正一滴一滴往下滴呢!
、劬К摰乃椋航虒W“瑩”,正音?磮D理解“晶瑩”是指光亮而透明的物體。
小練習:以下哪些詞語可以用“晶瑩”來形容,用直線連起來。
晶瑩 露珠
寶石
書本
玻璃
黑板
珍珠
淚花
、苤该x第三句。男女生比讀。全班讀。
4、指名連起來讀這段話。“烏云密布”這個詞是什么意思?
5、指名說。(形容天空被烏云籠罩著,快要下雨了)這個字“布”你們記住了嗎?這是半包圍結構的字,外邊是 ,里面是 。
6、齊聲讀荷花句
7、小組內練習讀荷花句。
8、出示:一個夏天的傍晚,突然 。大雨過后, 。湖里 。
(1)根據(jù)提示自己練背。
(2)能背的小朋友站起來背一背,不能背的看黑板讀一讀。
9、這樣的美景我們除了拍攝下來或文字表達出來外,還能用什么辦法把它留下來?
10、指名說。畫下來是個好主意,但要把它畫得逼真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不過有人就做到了。瞧,這就是他畫的荷花圖(出示:荷花圖),美嗎?他就是元朝著名畫家——王冕。今天,我們就要來學習有關王冕學畫荷花的故事。
11、出示課題:36王冕學畫
齊讀課題。
說明:
通過欣賞荷花照片,背誦描寫荷花的句子,來感受荷花之美,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在此基礎上,再將王冕畫的荷花圖與之相比較,幫助學生理解王冕的畫技精湛,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整體感知,學習生字。
1、打開書,輕聲讀讀課文,注意要把課文讀正確,尤其要讀準生字的字音。
2、開火車每人讀一句。要求讀準了文中的輕聲:“心里想、要是、多好哇、畫下來、省下來、摘下來” 。
3、教學生字:
。1)小組自學,學習生字。
、佥p聲讀課文,圈出生字。
、诮柚匆糇x準生字。
、坌〗M合作,巧記生字。
4、交流:
①查字典大比拼:“筆 省”
、凇柏、窮”:a、“貧”字正音,b、認識“貝字底”,c、理解“貧”就是窮的意思,d、理解貧窮的意思
、邸吧瘛保篴、正音,b、理解“出神”就是因精神過度集中而發(fā)呆。
、堋笆肌保篴、正音,b、說反義詞。
、荨盎摇保簳展P順,注意第一全是“橫”。
說明:
這一環(huán)節(jié)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基本功,如:正確朗讀課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讀破句,讀準輕聲等。只有長期地堅持這樣的訓練,才能為學生日后的閱讀掃清障礙‘
三、學習課文,揭示過程。
1、聽課文錄音,思考:你對王冕有了哪些了解?你是從哪些句子中體會出來的?
隨機:
句子 學生自悟 師的指導
“從前,有個人叫王冕”。
王冕是古代人。
王冕是700多年前的人。
“他七歲就死了父親,家里很貧窮!
“王冕只讀了三年書,就去給人家放牛!
王冕是個窮苦人。
、俟艜r候基本靠男子掙錢,父親早逝,家境就貧寒了。
②指名讀,指導讀好“只…..就…… ”
③全班齊讀
“他一邊放牛,一邊找些書來看!
“王冕用平時省下來的錢買了畫筆、顏料,又找來些紙,學畫荷花!
王冕雖窮,但熱愛讀書。
、僭跊]有書本,筆墨的'情況下,想盡辦法來讀書,畫畫
、谌帻R讀
“王冕看得出神,心里想,要是能把它畫下來,那多好哇!”
王冕做事專心。
、僦挥杏^察得仔細,才能把畫畫逼真。
、谥该x好感嘆句
③背誦句子。
“開始他畫不像,可是不灰心,天天畫!
王冕很刻苦。
①說話訓練,當他畫不像的時候,他會怎樣鼓勵自己呢?
出示:開始他畫不像,可是不灰心,他對自己說:“ ”,繼續(xù)天天畫。
、谥该首x。
③全班齊讀。
說明:
文中的這些語句看似淺顯,學生好象能理解。但那樣的理解實質是表面的,朦朧的。只有通過教師細致地朗讀指導,適時地補充課外資料,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景,才能使學生走進教材,真正理解王冕畫得好是勤學苦練的道理。
2、王冕就這樣畫了幾個月,(出示句子:那紙上的荷花像剛從湖里摘下來一樣)指名讀。全班讀。
3、學到這兒,你們明白了嗎?王冕為什么能把畫畫得如此成功?
4、師總結:同學們,任何一個學有所長的
人,不是一生下來就比別人高明的,他們之所以能取得成功,是因為他們比常人花了更多的時間去學,學習的時間愈長,下得功夫愈深,所學的也就愈精。這就是我們從文中得到的啟示,讓我們一起齊讀全文。
四、復習鞏固,說話練習。
1、(出示:“小兔采蘑菇”插圖)你能看著畫面說幾句話嗎?
2、指名說
3、同桌練說
4、指導書寫:苞、瑩、貧、賀、布、灰
“苞、瑩”:要注意上小下大。
“貧、賀:“貧”字的第一、二筆為“八”字,而“賀”字的上半部分要靠得緊一些。
“布、灰”:半包圍結構,注意“布”字的第一筆“橫”,寫得稍長一些。
二年級語文《學畫》教案 9
【教材簡析】
這篇課文寫的是元朝著名畫家王冕小時候學畫荷花的故事。
課文共分三段。第一段寫王冕小時候家里很窮,但是他一邊勞動,一邊學習。第二段寫雨后湖里的荷花很美,王冕想把它畫下來。第三段寫王冕學會了畫荷花,實現(xiàn)了自己的愿望。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學會本課的十一個生字和由這些字組成的新詞。
2、能力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課文第二段。
3、情感目標:理解課文內容,知道王冕的畫畫得那樣好,是他勤學苦練的結果,懂得無論做什么事,都要下苦功夫。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知道王冕是怎樣刻苦學畫的;懂得無論做什么事,都要下苦功夫;背誦課文第二段;掌握生字的字形。
【教學過程】
一、齊讀第一段。讀后回答這一段主要講了什么內容?
二、學習課文第二段。
1、學生邊看插圖邊默讀課文第二段,思考:
。1)這段共幾句話?
(2)這一段主要寫了什么意思?(王冕想學畫荷花)
2、王冕是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看到美麗的荷花的?(夏天、傍晚、湖邊)“傍晚”是什么意思?(臨近晚上的意思)
3、看第二、三句話各寫什么?(下了一場大雨,太陽照射湖面,景色很美。)
(出示“烏云密布”的畫面),你見過這種景色嗎?怎么理解“烏云密布”(“烏”,黑色;“密”,稠密,這里指云層厚;“布”,散布!盀踉泼懿肌敝负谏脑坪竦牟紳M天空,或者說滿天都是黑沉沉的云了。)
“滿湖通紅”又是什么意思呢?(整個湖面都是紅彤彤的)
4、這時候王冕看到的荷花是什么樣的?用筆劃出有關的句子。小聲讀,再指名讀。
“更”說明什么?(荷花比下雨前要好看很多倍。)(板書:荷花更鮮艷)
花瓣是什么樣的?(粉紅的花瓣上清水滴滴)
怎樣寫荷葉的?(碧綠的荷葉上水珠滾來滾去)(出示畫面)
“清水滴滴”什么意思?(一顆顆晶瑩透明的.水珠。)
5、指名讀最后一句!俺隽松瘛笔鞘裁匆馑?(精神過度集中而發(fā)起呆來。)
這時他心里怎么想的?(要是能把這美麗的荷花畫下來那多好呀。ò鍟合氘嬒聛恚
6、小結:這一段寫的是什么?(雨后湖里荷花很美,王冕想把它畫下來。)
7、指導朗讀。要求學生讀的速度要稍慢些,注意重音和停頓,讓學生想象雨后的美景,體會王冕渴望把荷花畫下來的心情。
8、練習復述大雨過后湖里出現(xiàn)的景色。(先說雨前荷花會是什么樣的,體會雨后荷花更美麗,更鮮艷。為背誦做準備。)
三、學習課文第三段。
1、學生默讀第三段,要求同桌同學討論課后第一題。(王冕小時候是怎樣學畫荷花的。)
2、交流討論結果:
。1)準備用具:用節(jié)省的錢買畫筆、顏料、找紙。
。2)學畫荷花:畫不像,不灰心,天天畫。)
不灰心是什么意思?(失敗后還能繼續(xù)努力。)“不灰心”、“天天”兩個詞反映了王冕什么精神?(學畫不怕失敗,刻苦努力的精神。)
3、王冕學畫的結果怎樣?(那紙上的荷花就象剛從湖里采來的一樣。)指導朗讀這句話。
4、小結:王冕為了學畫畫兒,克服種種困難,堅持到底,不達目的決不半途而廢,終于實現(xiàn)了自己的愿望。
四、總結全文。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你從王冕學畫這件事知道了什么道理?(無論學習什么,都要下苦功夫,否則一事無成。)你打算怎樣向王冕學習?(略)
五、指導背誦課文第二段。
1、引讀。
2、指名背誦。
3、有感情地背誦。
六、作業(yè)。抄寫第二段,不會寫的字用拼音代替。
板書設計:
略
二年級語文《學畫》教案 10
教學目標:
1、學會17個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6個只識不寫,生字組成的詞語要理解。
2、學習給課文分段,說出段落大意。
3、教育學生以徐悲鴻為榜樣,學習他為祖國勤學苦練的可貴精神。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抓住徐悲鴻學畫的主要過程復述課文。
教學重、難點:
1、教育學生以徐悲鴻為榜樣,學習他為祖國勤學苦練的可貴精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抓住徐悲鴻學畫的主要過程復述課文。
教法:
情境式啟發(fā)式讀悟式
學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學準備:
1、徐悲鴻的圖片及介紹
2、課件
3、要求同學們了解徐悲鴻的資料,要求至少能比較詳細地介紹一幅他地作品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由圖導入,出示徐悲鴻《奔馬圖》,提問:這是一幅國寶級作品。誰見過,并且能為我們介紹一下它?
2、談話:它的'作者就是——(板書課題)
3、簡介徐悲鴻。提問:還有誰有補充?
4、組織解題:
、拧皠钪尽笔鞘裁匆馑?通常什么時候需要“勵志”?指名連起來說說題目的意思。
⑵讀了題目,你有什么想知道的?經過預習解決了哪些?還有哪些沒有解決?
二、初讀課文
1、輕聲自讀課文,要求:
、耪J讀生字表中的字,讀準每個生字的音。
⑵在課文中畫出帶有生字的詞,讀順句子。
、菍⒄n文讀正確,不讀錯字,不添字,不漏字。
2、指名逐段試讀,師生共同糾正讀錯的地方,最后再自由讀。
、耪簦禾嵝褜W生讀準“勵”邊音;“怒”鼻音;“租”平舌音。
⑵詞語釋義:互相交流,已通過什么方法了解了那些詞義,還有那些詞語不理解?
3、指導寫生字:
、懦鍪旧衷~,齊讀再次正音。
、仆怀鲋攸c,分類指導寫字。
、菍W生描紅,教師巡視。
三、再讀課文,理清段落
1、自由讀,要求比較熟練,有一定速度,讀完后思考:徐悲鴻的“志”是什么?他是怎么“勵志”的?結果怎樣?嘗試連起來用一兩句連貫、通順的話說說。
2、默讀課文,要求按剛才的歸納將課文分為三部分。
3、小結:一(1-3)二(4-7)三(8)
四、小結,布置作業(yè)
1、小結:現(xiàn)在,你能說說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嗎?
2、布置作業(yè):
、偈熳x課文。
②聽寫詞語。
③用一兩句連貫通順的話概括課文的主要意思。
④了解當時的歷史背景,及當時中國的世界上地位。
二年級語文《學畫》教案 11
教學內容:
細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聽寫生字詞。
2、組織反饋。
3、提問: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二、細讀課文
1、小聲讀1—3自然段,思考:徐悲鴻留學時發(fā)生了什么事?為此,他立下了什么志向?
2、那位外國學生說了什么?默讀外國學生的話,思考:⑴這段話有幾層意思?
、颇囊痪湓捵钍剐毂櫤臀覀儦鈶崳窟@句話是什么意思?
⑶從中,你體會到什么?
。ㄓ懻摚鹤プ 昂懿欢Y貌、沖著、別以為、天堂、也成不了才”等,讀除外國學生的傲慢,欺人的語氣。)
3、提問:那么,這個外國學生為什么敢這么說呢?誰能結合資料談談。
4、提問:如果當時你在場,你會怎樣?
5、徐悲鴻又是怎樣做的呢?出示句子“必須用事實讓他們重新認識一下真正的中國人!
提問:
、佟凹づ笔鞘裁匆馑?“激怒”的人會怎么做?
、谛毂櫛患づ耍f明了什么?
、奂づ男毂櫴窃鯓拥?他為什么會這樣?
、苣阒С炙@么想嗎?為什么?
、荨罢嬲闹袊恕笔侵甘裁礃拥娜?
、匏蛩阌檬裁礃拥摹笆聦崱眮碜屇切┣撇黄鹬袊说娜酥匦抡J識“真正的中國人”?
6、談話:是呀,徐悲鴻也是這樣想的。我想每一個真正有骨氣,有民族自尊心的中國人都會這么想,這么做的。
7、指導朗讀:現(xiàn)在,讓我們用朗讀來表達我們的'想法吧。
8、自由讀第4自然段,學習這一過渡段的寫法。討論:
⑴比較句子,出示“從此,徐悲鴻更加奮發(fā)努力”。與文中原句比較體會。
提問:①這兩個句子,你覺得那個句子更能反映出“被激怒的徐悲鴻”的樣子?
②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來?你喜歡它們嗎?為什么?
⑵指導朗讀,強調“不知疲倦,日夜奔馳,勇往直前”。這幾個詞語。理解它們的意思,體會它們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9、默讀課文5、6小節(jié),思考:哪些地方的描寫突出了徐悲鴻的“不知疲倦,日夜奔馳,勇往直前”?分別勾畫下來,在邊上寫出自己的體會。
10、組織交流。
11、結果呢?出示文中的句子“功夫不負有心人”。
提問:①這兒的“功夫”指什么?這個詞語還有什么意思?
、谛毂櫥嗽鯓拥摹肮Ψ颉?默讀5、6自然段,自由勾畫討論。
(抓住“每逢”“畫呀、畫呀”“常常”“一整天”“只用、省下”等詞句,通過讀、評、議悟出“功夫不負有心人”的真正含義。)
、勐(lián)系徐悲鴻想一想,“有心人”又是什么樣的人?
④這句話是什么意思?你覺得這話還可以用來形容誰?為什么?
12、三年過去了,結果怎樣了呢?默讀第8小節(jié),思考:徐悲鴻取得了哪些成就?
13、討論歸納出:a成績優(yōu)異,引起轟動。b外國學生震驚,佩服。
14、出示這次外國學生說的話。
提問:
、排c第一次語言進行比較,有什么不同?(從說話的內容、神態(tài)、語氣等分析)
、剖裁唇小坝醒鄄蛔R泰山”?這句話通常是用來形容什么的?
、峭鈬鴮W生這么說,說明了什么?
、纫鹱兓脑蚴鞘裁?⑸現(xiàn)在,徐悲鴻此時內心可能有什么想法呢?
15、談話:是呀,只有用事實才能讓他們重新認識真正的中國人。出示句子“必須用事實讓他們重新認識一下真正的中國人!
三、總結課文,布置作業(yè)
1、小結:學習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想法?
2、布置作業(yè):
。1)熟讀課文。
。2)完成課后練習3、4題。
(3)為“真正的中國人”主體班會搜集資料。
二年級語文《學畫》教案 12
教學要求: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抓住徐悲鴻學畫的主要過程復述課文。
。、學會16個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6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學習給課文分段,說出段落大意。
4、教育學生以徐悲鴻為榜樣,從小立志愛國,矢志刻苦學習,長大為國爭光。
教學重點:
1、抓住能體現(xiàn)中心的詞句,通過朗讀體會徐悲鴻是如何勤奮刻苦,終于取得成就的。
。、學習給課文分段;訓練復述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結合課文,了解徐悲鴻是怎樣“發(fā)奮努力”的。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上節(jié)課我們討論了徐悲鴻勵志學畫的原因,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研究徐悲鴻怎樣勵志學畫及結果如何。請一位同學來讀第四至六自然段。大家從文中找出一句話來,說明徐悲鴻是怎樣做的。
二、精讀課文
生:他像一只不知疲倦的駿馬,日夜奔馳,勇往直前。
出示句子
師:作者把徐悲鴻比作了什么?為什么這么比喻?
生:把徐悲鴻比作了駿馬,因為駿馬跑得很快,日夜不停,努力向前跑,而徐悲鴻也是不停地畫畫,很刻苦。
師:你從哪里看出徐悲鴻畫畫很刻苦?
生:我從第五自然段“每逢節(jié)假日,徐悲鴻就進館去臨摹。”這句話看出來的。比如我們平時學習,一到節(jié)假日就想放松一下,出去玩玩,而徐悲鴻還去博物館臨摹,可見他很刻苦。
相機出示句子
生:我從“他畫呀,畫呀,常常一畫就是一整天!笨闯鰜硭嫯嫼芸炭,我有時寫字寫不了多長時間就想出去玩一會,而徐悲鴻經常畫一整天,真是了不起。
相機出示句子
師:你們能聯(lián)系自己來說,真不錯。誰來有感情地讀第五自然段。
。ㄖ该x)
師:“他畫呀,畫呀,常常一畫就是一整天!边@句話你讀得特別棒,從中我體會到徐悲鴻真是很刻苦。誰再來讀一讀。
。ㄉx得不錯)
師:我們一起來把第五自然段讀一讀。
。ㄉR讀第五自然段)
師:徐悲鴻畫畫這么刻苦,生活又怎樣呢?用一個詞來概括。
生:清苦。
師:從哪里看出他生活清苦呢?
生:我從“他只租了一間小閣樓,經常每餐只用一杯白開水和吃兩片面包!边@句話看出來的,他一頓飯只喝一杯白開水,吃兩片面包,而且經常是這樣,要是我可受不了,況且也吃不飽。
生:這樣的生活徐悲鴻堅持了三年,從未想過自己。
師:誰來讀第六自然段?
。ㄖ该x)
師:徐悲鴻雖然生活過得這么清苦,可他依舊刻苦畫畫,是一種什么力量支撐著他?
生:“是為了讓外國人重新認識一下真正的中國人”這樣一種力量支撐著他。
生:是為了給中國人爭口氣。
師:對,就是這種愛國精神在支撐著他。我們一起來把第四至六自然段讀一讀。
(生齊讀第四至六自然段)
師:徐悲鴻這么刻苦,結果怎樣呢?請大家默讀第七、八自然段。
。ㄉx第七、八自然段)
生:功夫不負有心人,徐悲鴻在巴黎高等美術學校以優(yōu)異的成績通過結業(yè)考試。他創(chuàng)作的油畫在巴黎展出時,轟動了整個畫界。
師:“轟動”這個詞用得真好,“轟動”是什么意思?
生:引起很多人的注意。
師:引起了這么多人的注意,那么你說一說那些外國人看了徐悲鴻的畫后,會說些什么?
生:這個中國人真了不起,竟然畫出這么好的畫。
生:瞧瞧,這么好的畫竟出自中國人之手,中國人太棒了!
生:我要向徐先生要幾幅畫,保存起來。
師:那個外國學生呢?
生:他非常震驚,向徐悲鴻鞠了一躬,說:“我承認中國人是很有才能的。看來我犯了一個錯誤,用中國話來說,那就是‘有眼不識泰山’。”
師:“震驚”是什么意思?
生:震動而驚訝。
師:為何會這樣?
生:因為他沒有想到徐悲鴻會畫出這么好的畫。
師:“有眼不識泰山”是什么意思?
生:“泰山”指徐悲鴻,意思是長著眼睛卻認不出泰山,比喻淺陋無知。
三、指導復述課文
師:請大家再一起有感情地把課文讀一遍。
(生齊讀全文)
師:學習了這篇課文,你覺得徐悲鴻是個怎樣的人?
生:我覺得他是一位做事刻苦的人。
生:他是一位不為自己著想的人。
生:他是一位非常愛國的人。
師:你想對他說些什么?
生:徐先生,你真是太棒了,你為我們中國人爭了口氣。
生:徐先生,你的生活過得那么苦,但你還是那么刻苦地畫畫,你太了不起了。
生:徐先生,你不用一槍一炮,就讓那些外國人對我們中國人刮目相看,甘拜下風,真是太好了。
生:徐先生,我要向你學習,像你一樣刻苦努力,掌握更多的知識建設祖國,讓那些外國人更佩服我們。
四、教師總結
同學們,徐悲鴻用自己的行動,用自己的刻苦與努力,實現(xiàn)了自己對藝術的熱愛與追求的夢想,詮釋了一個中華兒女的深切的愛國熱情。讓我們以徐悲鴻為榜樣,從小立志愛國,矢志刻苦學習,長大為國爭光。
教學反思
《學畫》這篇課文應該說思路比較清晰,主要是圍繞三個方面來寫:為什么要勵志學畫?怎樣學畫的?學畫的結果是什么?教學中我以“勵志學畫”為主線,圍繞課文的關鍵語句“必須用事實讓他們重新認識一下真正的中國人”來展開教學。事實是什么?生讀課文之后都能得出來,那就是徐悲鴻刻苦努力學畫的過程,那么在徐悲鴻的眼里怎樣的人才是真正的中國人呢?課文正是這樣深入進去的,這就是緊抓課文的.一個切口。真正的中國人,在教學中,一步步,一層層的剖開來,徐悲鴻用自己的行動折射出的美好品質告訴了我們一個真正的中國人應該是怎樣的,學生也在一步步、一層層的學習中受到心靈的震撼,他們感動于徐悲鴻的努力,感動于徐悲鴻的清苦生活,感動于徐悲鴻不屈的意志……在不斷的學習體會中,學生的感受越深,參與的激情越高,在這樣一篇文章中,學生學到的不僅是語言文字,更重要的是做人的品質。
本節(jié)課我非常注重朗讀。新的課程標準指出小學各年級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在教學中我注重給學生充裕的時間去讀,讓他們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感受人物的思想、情感。
特別在人物的心理上,學生在誦讀中表現(xiàn)得很到位,如那個外國學生嫉妒徐悲鴻時所說的話:“你們中國人就是倒天堂去深造,也成不了材!”孩子們很是氣憤,讀的義憤填膺,一個叫雷超逸的孩子用著外國人讀中文的洋腔怪調讀這段話,有意思極了。這篇課文的人物心理及其感情基調比較容易把握,因此教師不需要再這個方面做很多的指導,而是在誦讀中體會。就“你們中國人就是到天堂區(qū)深造,也成不了材”這句話,孩子們一開始的理解是片面的,有的孩子說:“就是中國人上了天堂也成不了材”這樣的話很多,在我的對天堂反復的對比朗讀上,一些孩子開始逐漸的發(fā)現(xiàn)了些什么,開始有孩子說“有再好的地方也不行”“有再好的條件也成不了材”到最后一個孩子能夠說出:“遇到再好的老師,有再好的環(huán)境與條件,也不能有所作為”。其實他們是有能力發(fā)掘出一些表面上看來似乎是不明顯的東西的,我想一定是預習于初讀做得不夠到位導致了我的精度感悟有這樣的阻力,初讀的作用一定要重視重視再重視!
在讀到那個外國人對徐悲鴻態(tài)度的轉變時,有個調皮的孩子在下面悄悄地說:“其實他也不錯,是個知錯能改的好人!”真驚訝于孩子的豁達。
二年級語文《學畫》教案 13
教學目的要求:
1、鞏固本課所學的生字和新詞。
2、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課文內容。教育學生學習王冕刻苦學習的精神。
3、能有表情地、流暢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重點:
理解句子意思和課文內容,在理解的基礎上正確地朗讀課文。
教學程序:
一、看(聽)話說、寫詞語。
清水滴滴烏云密布節(jié)省王冕父親
二、講讀課文
1、學生結合生字注音讀課文,了解大體內容。
2、逐段講解課文。
。1)第一自然段,先讀課文在思考
從文中找出描寫時間的'詞語。
王冕為什么去給人家放牛?
王冕停止學習了嗎?從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來?
突出“古時候”“一邊……一邊……”的講解。指導學生朗讀第一自然段,要注意合理停頓。
(2)第二自然段,圖文結合讀課文。分析本段共有幾句話?
前三句體現(xiàn)著時間的變化:一個夏天的傍晚忽然下起大雨大雨過后,順序不能顛倒。
大雨過后,湖里的荷花怎樣?
王冕看了以后,心里是怎樣想的?
“王冕看得出了神”王冕看什么?“王冕看得出了神”什么意思?
。3)第三自然段,思考:
王冕是怎樣學畫的?
后來他畫荷花畫得怎樣?
3、指導學生朗讀課文,注意合理停頓和語氣。
三、小結
作業(yè):朗讀課文
【二年級語文《學畫》教案】相關文章:
學畫11-02
學畫10-16
學畫畫10-06
四年級上冊語文《徐悲鴻勵志學畫》教案范文03-26
學畫畫日記08-07
學畫畫的作文07-14
達芬奇學畫的故事07-13
學畫畫作文01-22
同學畫像作文01-22
《徐悲鴻勵志學畫》教學設計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