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在线流畅不卡精品,在线视频综合站,国产精品137页,亚洲制服丝袜中文字幕在

<td id="urspe"></td>
<small id="urspe"><menuitem id="urspe"></menuitem></small><small id="urspe"><sup id="urspe"></sup></small>

  • <small id="urspe"></small>
    <sub id="urspe"><menu id="urspe"><samp id="urspe"></samp></menu></sub>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愛國人士的故事

    時間:2023-06-12 20:00:47 愛國故事 我要投稿

    愛國人士的故事14篇

      愛國人士的故事 篇1

      《柳如是》――凜然香扇墜,千古節(jié)堪哀

    愛國人士的故事14篇

      柳如是,女詩人,秦淮八艷之首,后嫁給嫁給了年過半百的東林黨領(lǐng)袖、文名頗著的大官僚錢謙益。她一生中歷來最為人稱道的不是她的美貌、不是她的才學。而是她的愛國憂民的情懷,反清復明的大志。

      對于國家大事,這不僅僅是封建社會里一般女性很少過問的事情,而柳如是則不然,以一個兒女之身,異常是以一個飽受人世炎涼的女流之輩,偏偏要以天下大事為己任,以扶持大明社稷為志向,真可謂感天地,泣鬼神。崇禎17初年李自成兵逼京畿,清兵鐵騎頻頻叩關(guān),明軍屢戰(zhàn)屢敗,應對局勢危急,柳如是心急如焚,2月春寒料峭,柳如是與錢謙益同游京口,當年梁紅玉協(xié)助韓世忠擂鼓擊退金兵的情景如在眼前,柳如是欲效仿梁紅玉而不能,不禁恨恨不已。在清兵鐵騎南下之際,柳如是極力勸說夫君錢謙益以死殉國。請錢謙益在刀、繩、水三種死法中選一種,錢臨陣畏怯,柳如是憤而跳水,被人救起。之后,錢謙益在柳如是的影響之下,也開始暗中從事反清復明活動,接觸反明志士,聯(lián)絡(luò)反明隊伍,柳如是曾以七錠金子贈反清志士黃宗羲,以很多金銀首飾贈與反清軍隊。后最終下定了決心,于是向朝廷托病辭官,很快便獲得了應允,脫下官袍,再度回鄉(xiāng)。寧靜的生活又過了十余年,錢謙益八十三歲那年病歿于杭州。丈夫死后,四十七歲的柳如是受到錢氏家族的排斥。

      為了家產(chǎn)之事,族人與她糾纏不休。丈夫去了,柳如是失去了依靠,也失去了生活的期望,在當年,她用三尺白綾,結(jié)束了自我風風雨雨的'一生,追隨錢謙益于九泉之下。一代奇女,香消玉殞。

      盡管柳如是的反清復明活動最終以失敗告終,可是她的愛國情懷卻使之后者感動,作為當時的地位卑下的女性女性,柳如是用自我的一生,無聲的反駁了“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對后世影響深遠。

      愛國人士的故事 篇2

      戰(zhàn)國時期的趙國,有一位出名的武將叫廉頗。他不但武藝高強,箭法出眾,還善于用兵打仗。秦國、齊國這些大國常來攻打趙國,趙王用廉頗為統(tǒng)帥,多次打敗了敵軍。敵軍聽到廉頗的名字,都很害怕。可之后,趙王中了秦國的離間計,認為廉頗老了不中用了,改派青年將領(lǐng)趙括代替他。趙括驕傲輕敵,使趙軍打了大敗仗,趙國也險些亡國。

      趙王想重新起用老將廉頗,派出使者去看一看老將軍身體怎樣樣,是否還愿意為國效力。廉頗見到趙王的使者,高興極了。為了表示自己威風不減當年,還能上陣打仗,為國立功,他一頓飯就吃了一斗米、十斤肉。吃完了,又披上鎧甲,躍上戰(zhàn)馬,拉弓射箭,舞槍刺殺,果然身手不凡。他對使者說:“你看我,雖然老了,但是能吃飯能打仗,只要大王肯用我,我萬死不辭,立刻回去領(lǐng)兵參戰(zhàn)!”

      使者走了以后,廉頗日夜盼望趙王的調(diào)令,可一向沒等到。原先那個使者理解了一個叫郭開的壞人賄賂,故意在趙王面前說了瞎話,說廉頗飯量雖好,可一會兒工夫拉了三次屎。趙王聽了,認為廉頗真不中用了,就不再調(diào)用他。

      廉頗為趙國的安寧奮斗了一生,晚年仍期望為國出力,對人說:“我真想有一天,還能率領(lǐng)趙國的.兵士沖鋒陷陣啊!”

      只要一息尚存,就要全身心地報效祖國。這就是愛國英雄們的本色。

      愛國人士的故事 篇3

      辛棄疾憂國憂民

      辛棄疾曾寫《美芹十論》獻給宋孝宗。論文前三篇詳細分析了北方人民對女真統(tǒng)治者的怨恨,以及女真統(tǒng)治集團內(nèi)部的尖銳矛盾。后七篇南宋方面應如何充實國力,進取準備,及時完成統(tǒng)一中國的事業(yè)等問題,提出了一些具體的.規(guī)劃?墒钱敃r宋金議和剛確定,朝廷沒有采納他的提議。

      愛國人士的故事 篇4

      《梁紅玉》――智略之優(yōu),無愧前史

      梁紅玉(1102-1135),原籍安徽池州,生于江蘇淮安,宋朝著名抗金女英雄,祖父與父親都是武將出身,梁紅玉自幼隨父兄練了一身功夫。史書中不見其名,只稱梁氏。“紅玉”是其戰(zhàn)死后各類野史和話本中所取的'名字,首見于明朝張四維所寫傳奇《雙烈記》:“奴家梁氏,小字紅玉。父亡母在,占籍教坊,東京人也!焙蠼Y(jié)識韓世忠,兩人初次見面,是在平定方臘后的慶功宴上,梁紅玉感其恩義,以身相許,韓贖其為妾,原配白氏死后成為韓的正妻。建炎三年,在平定苗傅叛亂中立下殊勛,一夜奔馳數(shù)百里召韓世忠入衛(wèi)平叛,所以被封為安國夫人和護國夫人。

      后多次隨夫出征,在建炎四年長江阻擊戰(zhàn)中親執(zhí)桴鼓,和韓世忠共同指揮作戰(zhàn),將入侵的金軍阻擊在長江南岸達48天之久,從此名震天下。后獨領(lǐng)一軍與韓世忠轉(zhuǎn)戰(zhàn)各地,多次擊敗金軍,紹興五年隨夫出鎮(zhèn)楚州,“披荊棘以立軍府,與士卒同力役,親織薄以為屋!庇诋斈臧嗽露账烙诔菘菇鹎熬,1151年,韓世忠病逝,夫婦合葬于蘇州靈巖山下。十大經(jīng)典愛國故事

      愛國人士的故事 篇5

      自古以來,犧牲在戰(zhàn)場上,一向是愛國之人引以自豪的志向。異常是那些明知死在眼前仍勇敢赴難的人,更令人崇敬。在中日甲午海戰(zhàn)中犧牲的鄧世昌是這樣的人。鄧世昌是我國最早的一批海軍軍官中的.一個,是清朝北洋艦隊中“致遠”號的艦長。他有強烈的愛國心,常對士兵們說::“人誰無死但愿我們死得其所,死得值!”1894年,中國和日本之間爆發(fā)了甲午戰(zhàn)爭。鄧世昌多次表示:如果在海上和日艦相遇,遇到危險,我和它同沉大海!這年9月的一天,日本艦隊突然襲擊中國艦隊,一場海戰(zhàn)打響了,這是黃海大戰(zhàn)。戰(zhàn)中,中國擔任指揮的旗艦被擊傷,大旗被擊落,鄧世昌立即下令在自我的艦上升起旗幟,吸引住敵艦。他指揮的致遠號在戰(zhàn)斗中最英勇,前后火炮一齊開火,連連擊中日艦。日艦包圍過來,致遠號受了重傷,開始傾斜,炮彈也打光了。鄧世昌感到最終時刻到了,對部下說:“我們是死,也要壯出中國海軍的威風,報國的時刻到了!”他下令開足馬力向日艦吉野號沖過去,要和它同歸于盡,這大無畏的氣概把日本人嚇呆了。

      可不幸的是,致遠號在前進中中了魚雷,船體爆炸,沉入海底。200多名官兵獻出了自我寶貴的生命。

      愛國人士的故事 篇6

      屈原以死報國

      屈原一生經(jīng)歷了楚威王、楚懷王、頃襄王三個時期,而主要活動于楚懷王時期。這個時期正是中國即將實現(xiàn)大一統(tǒng)的前夕,“橫則秦帝,縱則楚王”。屈原出身貴族,又明于治亂,嫻于辭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懷王的寵信,位為左徒、三閭大夫。屈原為實現(xiàn)楚國的'統(tǒng)一大業(yè),對內(nèi)進取輔佐懷王變法圖強,對外堅決主張聯(lián)齊抗秦,使楚國一度出現(xiàn)了一個國富兵強、威震諸侯的局面?墒窃趦(nèi)政外交上屈原與楚國腐朽貴族集團發(fā)生了尖銳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之后遭到群小的誣陷和楚懷王的疏遠。他被流放江南,輾轉(zhuǎn)流離于沅、湘二水之間。頃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憤難捱,遂自沉汨羅江,以身殉國。

      愛國人士的故事 篇7

      肖邦的遺愿

      1830年11月,費列德利克·肖邦(波蘭作曲家、鋼琴家)決定到外國深造,為祖國爭光。出發(fā)前,朋友們?yōu)樗e行了一個送別晚會。肖邦滿懷感激之情,理解了朋友們贈送的裝滿祖國泥土的銀杯,表示永遠不會忘記可愛的祖國。肖邦輾轉(zhuǎn)于維也納、倫敦、巴黎等地,經(jīng)過他的藝術(shù)活動,增進西歐人民對當時正在受難的波蘭人民的同情和了解?墒,在輾轉(zhuǎn)流離的'生活中,他得了重病。1849年秋天,肖邦臨終時告訴從華沙趕來的姐姐,波蘭反動政府是不會允許把他的遺體運回華沙的,他要求至少把他的心臟帶回去。肖邦的心臟,按照他的遺愿被送到華沙,埋葬在曾哺育他成長的祖國大地中。

      愛國人士的故事 篇8

      抗日英雄楊靖宇

      楊靖宇(1905-1940),1929年春到東北,化名張貫一,任中共撫順異常支部書記。在撫順又兩次入獄,備受日本警察署的嚴刑拷打,始終不承認自我是共產(chǎn)黨員和從事的活動。日軍看到抗聯(lián)勢力的不斷壯大,感到十分恐懼,在1938年下半年調(diào)集重兵對抗聯(lián)進行“圍剿”,并以萬元巨金懸賞楊靖宇頭顱。

      1940年初的'50多天里,楊靖宇率抗聯(lián)戰(zhàn)士與日軍作戰(zhàn)40多次,在日軍的瘋狂“圍剿”下,抗聯(lián)陷入困境,幾乎彈盡糧絕,戰(zhàn)士們只好以草根、樹皮充饑,甚至將衣中棉絮掏出來吞咽。日軍曾千方百計誘其投降,但楊靖宇堅定地表示:“為了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yè),頭顱不惜拋掉,熱血能夠噴灑,而忠貞不二的意志是不可動搖的!1940初,他被日軍圍困,身負重傷,啃不動樹皮,只能將棉衣里的棉花和著冰雪吞下去充饑。日軍勸降不成,便放亂槍,年僅35歲的楊靖宇壯烈犧牲。殘忍的日軍剖開他的遺體,當看到他的胃里僅有野草和棉絮時,這些被楊靖宇帶領(lǐng)的抗日聯(lián)軍弄得焦頭爛額的侵略者全呆住了。

      在冰天雪地的長白山密林中,支撐著楊靖宇與敵人戰(zhàn)斗的力量是對祖國的一腔熱愛之情。

      愛國人士的故事 篇9

      于謙一身清白

      于謙是明代杰出的軍事家、政治家。他19歲時寫《石灰吟》:”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寫詩明志,激勵自我。在他數(shù)十年的為官生涯中,蔑視榮華富貴,珍視道德修養(yǎng)。于謙巡撫河南、山西達19年。當時封疆大吏進京述職,多要向朝中權(quán)貴有所饋贈,而于謙每次進京,部是”空囊以入”。好心人勸他:”雖不愿送金銀珠寶攀附權(quán)貴,至少總要帶點土特產(chǎn)線香、磨菇、絹帕之類的`東西才好!庇谥t哈哈大笑,舉起雙袖說:”我?guī)в袃尚淝屣L!”并此作七絕一首:”手帕磨菇和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庇谥t可謂一生清白,兩袖清風。愛國人士的故事第27篇:

      宋慶齡的執(zhí)著

      宋慶齡自1913年開始追隨孫中山,致力于中國革命事業(yè),謀求中華民族獨立解放。在近70年的漫長歲月里,經(jīng)過護法運動(1917年)、國民大革命(1924―1927年)、國共對立十年(1927―1937年)、抗日戰(zhàn)爭(1937―1945年)、解放戰(zhàn)爭(1945―1949年),她始終忠貞不渝地堅持孫中山的革命主張,堅定地和中國人民站在一齊,為祖國的繁榮富強和人民生活的美滿幸福而殫精竭慮,英勇奮斗,在中國現(xiàn)代歷史上,譜寫了光輝的篇章。宋慶齡所以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女性之一。

      愛國人士的故事 篇10

      《婦好》――戎馬易針黹,朱袖伐千軍

      商朝的武功以商高宗武丁時代最盛,武丁經(jīng)過一連串戰(zhàn)爭將商朝的版圖擴大了數(shù)倍,而為武丁帶兵東征西討的大將是他的王后婦好。甲骨文記載,有一年夏天,北方邊境發(fā)生戰(zhàn)爭,雙方相持不下,在這時,婦好自告奮勇,要求率兵前往保衛(wèi)國家。武丁猶豫不決,占卜后才決定派婦好起兵,結(jié)果大勝。此后,武丁讓她擔任統(tǒng)帥。

      從此她東征西討,打敗了周圍二十多個方國,那時作戰(zhàn),出動的人數(shù)都不多,一般也上千人,和大規(guī)模械斗差不多,可是根據(jù)記載婦好攻打羌方的時候一次帶兵有一萬三千多人。也是說占都城十分之一的軍隊都交給她了。

      婦好是中國歷史上有據(jù)可查的第一位女性軍事統(tǒng)帥,同時也是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她不僅僅能夠率領(lǐng)軍隊東征西討為武丁拓展疆土,并且還主持著武丁朝的各種祭祀活動。她為了國家,不懼危難挺身而出,出兵救國的.精神讓人撫掌稱嘆,她不僅僅是華夏民族的驕傲,更是女子楷模。

      愛國人士的故事 篇11

      《崇禎皇帝》――雞鳴而起,夜分不寐,焦勞成疾朱由檢明朝第十六位皇帝。明光宗第五子,明熹宗異母弟,母為淑女劉氏。于天啟二年年被冊封為信王。1627年-1644年在位,年號崇禎。

      崇禎是一個勤政的皇帝,據(jù)史書記載,他二十多歲頭發(fā)已白,眼長魚尾紋,能夠說是宵衣旰食,夕惕朝乾。史志稱其“雞鳴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勞成疾,宮中從無宴樂之事”。

      崇禎執(zhí)政時期,對于后金,群臣分為主戰(zhàn)、主和兩派。崇禎在用人方面,起用了主戰(zhàn)派袁崇煥。文官集團使得軍中之將只重出身門第,幾次大規(guī)模對后金的軍事活動均遭慘敗,削弱了明朝的軍事力量,最終無力鎮(zhèn)壓農(nóng)民軍起義,間接加速了明朝滅亡。

      以往強盛的明帝國已經(jīng)風雨飄搖,兩黨分庭對抗,卻難尋能用之人,也確實難尋可用之人。崇禎即位之初在文官集團的幫忙下誅滅魏忠賢閹黨,卻間接推動了文官集團的權(quán)利膨脹。

      崇禎與臣子的關(guān)系或可說是歷史上最為尷尬詭異的時期--相互仇視,相互依存、相互利用。崇禎在位的.十七年,除了鎮(zhèn)壓農(nóng)民軍以及抵抗后金外,將更多的心力用于削弱文官集團的勢力,并取得了必須的成效。

      只是在位期間爆發(fā)農(nóng)民起義,關(guān)外后金政權(quán)虎視眈眈,明朝已處于內(nèi)憂外患的境地。1644年,李自成軍攻破北京時,于煤山自縊身亡,終年34歲,在位17年。

      愛國人士的故事 篇12

      在我國老一輩科學家中,有許多人都是留學國外又回國服務的。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在1916年20歲時,到美國留學,成為康奈爾大學橋梁專業(yè)的研究生,很快以優(yōu)異的成績獲得碩士學位。為了獲得實踐的機會,他晚上上課,攻讀博士學位,白天到一家橋梁公司實習,親手繪圖、切削鋼件、打鉚釘、油漆,最后成了一個既懂理論又有技術(shù)的人才。美國人很佩服他,一份份聘書從各地寄來,請他擔任工程師。

      但是,茅以升沒有理解聘請,而是決定回國了。美國有些人勸他:“科學是沒有祖國的,是超越國界的?茖W家的`貢獻是屬于全人類的。中國條件差,你留在美國貢獻會更大!泵┮陨卮穑骸翱茖W雖然沒有祖國,但是科學家是有祖國的。我是一個中國人,我的祖國更需要我。我要回去為祖國服務!”

      1919年,茅以升帶著一身本領(lǐng)回到國內(nèi),開始了為國造橋的事業(yè)。此刻浙江省錢塘江上那座雄偉壯觀的大橋,就是茅以升設(shè)計并主持建造的。

      愛國人士的故事 篇13

      民族英雄岳飛

      岳飛(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字鵬舉,宋相州湯陰縣(今河南湯陰縣)人,抗金名將,中國歷史上著名軍事家、戰(zhàn)略家、書法家、詩人、抗金英雄,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首。

      岳飛于北宋末年投軍,從建炎二年(1128年)遇宗澤起到紹興十一年(1141年)為止的十余年間,率領(lǐng)岳家軍同金軍進行了大小數(shù)百次戰(zhàn)斗。靖康元年(1126年)岳飛應招在相州參加趙構(gòu)為大元帥的部隊。金軍南下江南,岳飛獨樹一幟,堅持抗金,收復建康。紹興三年(1133年),被任命為沿江制置使,他念念不忘收復中原。次年春,岳飛收復襄陽六郡。紹興六年(1136年)率師北伐,順利攻下了伊、洛、商、虢等州,兩河人民奔走相告,各地義軍紛紛響應。[4]紹興十年(1140年),完顏兀術(shù)毀盟攻宋,岳飛揮師北伐,先后收復鄭州、洛陽等地,又于郾城、潁昌大敗金軍,進軍朱仙鎮(zhèn)。趙構(gòu)、秦檜卻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下令岳飛班師。遭受秦檜、張俊等人的誣陷入獄。1142年1月,岳飛以莫須有的罪名,與長子岳云和部將張憲同被殺害。宋孝宗時岳飛冤獄被平反,改葬于西湖畔棲霞嶺。追謚武穆,后又追謚忠武,封鄂王。

      岳飛重視人民抗金力量,締造了“連結(jié)河朔”之謀,主張黃河以北的民間抗金義軍和宋軍互相配合,夾擊金軍,以收復失地。岳飛治軍,賞罰分明,紀律嚴整,又能體恤部屬,以身作則,金人流傳有“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評語。岳飛的代表詞作《滿江紅·寫懷》,是千古傳誦的愛國名篇,后人另輯有文集傳世。

      岳飛的業(yè)績不可磨滅。他表達了被侵犯民族的要求,堅持崇高的`民族氣節(jié),在處境危難的條件下,堅持了抗金的正義斗爭,并明白愛護人民的抗金力量,聯(lián)合抗金軍民一道,保住了南宋半壁河山,使南中國人民免遭金人的蹂躪,從而保住了高度發(fā)展的中國經(jīng)濟和文化,并使之得以繼續(xù)向前發(fā)展。

      愛國人士的故事 篇14

      愛國詩人屈原

      公元前342年屈原誕生于楚都丹陽,屈原自幼勤奮好學,胸懷大志。早年受楚懷王信任,任左徒、三閭大夫,常與懷王商議國事,參與法律的制定,主張章明法度,舉賢任能,改革政治,聯(lián)齊抗秦,提倡“美政”。在屈原努力下,楚國國力有所增強。

      屈原為人性格耿直,卻因在修訂法規(guī)的時候,不愿聽從上官大夫的話與之同流合污,再加上楚懷王的`令尹子蘭、上官大夫靳尚和他的寵妃鄭袖等人,受了秦國使者張儀的賄賂,不但阻止懷王理解屈原的意見,并且使懷王疏遠了屈原。公元前305年,屈原反對楚懷王與秦國訂立黃棘之盟,可是楚國還是徹底投入了秦國的懷抱。使得屈原亦被楚懷王逐出郢都,開始了流放生涯。結(jié)果楚懷王在其幼子子蘭等人的極力慫恿下被秦國誘去,囚死秦國。

      楚襄王即位后,屈原繼續(xù)受到迫害,并被放逐到江南。公元前278年,秦國大將白起帶兵南下,攻破了楚國國都,屈原的政治夢想破滅,對前途感到絕望,雖有心報國,卻無力回天,只得以死明志,在同年五月懷恨投汨羅江自殺。百姓聽到噩耗很悲痛,爭先恐后的來打撈他的尸體,結(jié)果一無所獲。于是,有人用葦葉包了糯米飯,投進江中祭祀屈原,這種祭祀活動一年一年流傳下來,漸漸成為一種風俗。

    【愛國人士的故事】相關(guān)文章:

    愛國人士的故事03-12

    愛國人士的故事12篇03-12

    愛國人士的故事(通用34篇)03-13

    兒童故事睡前故事12-06

    故事大全睡前故事12-24

    聶耳的故事的名人故事01-17

    亞麻的故事睡前故事12-02

    睡前故事:誠實的回報的故事睡前故事教育08-27

    經(jīng)典寓言故事睡前故事12-17

    故事兒童睡前故事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