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中學生國旗下的演講稿匯總6篇
演講稿要求內容充實,條理清楚,重點突出。在現在的社會生活中,我們可以使用演講稿的機會越來越多,相信寫演講稿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學生國旗下的演講稿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學生國旗下的演講稿 篇1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大家好!
我是***,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體育健康生活》
首先請允許我向大家提個問題,“12.88”,這是一個什么數字?對,這是一個炎黃子孫為之驕傲的數字,它就是當今男子110米欄的世界紀錄,是由上海運動員劉翔創(chuàng)造的。
再讓我們看下面的數字:
據國家體育總局群體司統(tǒng)計,中國的體育人口比例為33.9%。遠不能與新西蘭93%、日本80%、歐洲80%以上的體育人口比例相比。這其中,還有一個非常不正常的現象:中國的體育人口中老年人偏多。數字顯示,體育人口中,71-75歲的占該年齡總數的46.1%;16-20歲的青少年占該年齡段總數的31.8%;41-45歲的僅占該年齡段總數的6.7%。我國居民40歲后體能明顯下降,六成中年人存在健康問題,主要表現為血壓升高、肺活量下降。
心臟病在我國至少“年輕”了15歲。目前心血管疾病是全國死亡人口的最主要死因。城市居民體重嚴重超重者平均已達14.9%。我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老年人口XX年超過1.2億,占總人口的10.2%。60歲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是全人群的4.2倍,人均患有2-3種疾病。兒童肥胖癥激增,近視眼比比皆是。中小學生近視率已達34.6%,高中生達70%;因近視致盲人數達30萬。全國肥胖兒童在XX年間增長5-7倍,兒童肥胖癥占12.6%。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我之所以在這里不厭其煩的公布這些數據,是想強調這樣一個觀點:體育和健身是人類自身的生存需要,并不需要外界的刺激來喚醒的,實施這種行為。體育和健身不僅僅是個體生命得以延續(xù)和保障的前提,也是群體生命得以延續(xù)和保障的前提。它不僅僅具有單純的生物學的意義,也具有社會學和哲學的意義。
站在生命的角度看,運動是人的本質屬性之一;站在培養(yǎng)人的角度看,體育是人全面發(fā)展的基礎。體育不單健體,健形,而且健腦,健心,健神,健美,健德,健性,健情,健趣,建意志,健信心,建耐力,健生活態(tài)度,健自然和諧,健人際關系。馬克思說:“體育意味著通過人并且為了人而對人的本質的真正占有過程,是人向自身、向社會的(即人的)復歸過程!
體育不僅僅是一種運動。體育的文化價值就在于人自身的價值,即人的全面、自由、和諧的發(fā)展,是人的身心完美展開和全面實現,是個體人格和社會人格的和諧統(tǒng)一。用奧林匹克運動的倡導人、法國教育家顧拜旦的兩個詞概括體育的文化價值,那就是“美和尊嚴”。
當我們訓練得滿頭大汗時,我們更清楚堅持到底就是勝利;當我們看到一遍遍的隊列排練有滿意效果時,我們更懂得了成功的背后就是付出;當我們在同伴的`吶喊中奮勇直前時,我們更明白團結的力量大無比。
這一屆的體育節(jié)不但有競爭性,合作性,而且更賦娛樂性,豐富了同學們的業(yè)余文化生活,我們將開展跳繩比賽、拔河比賽、接力比賽、籃球賽等競賽項目。體育節(jié)的開展不但可以營造和諧校園文化,提高我們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弘揚奧運精神,進一步提高我們的運動水平與身體素質,而且可以發(fā)揚集體主義精神,培養(yǎng)健全人格,增強學校的凝聚力。
所以,大隊部提議大家在此次體育節(jié)活動中把“更快、更高、更強”的奧運精神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同時在比賽中突破班級與班級之間的界限,突破原有的比賽觀念,把團結、友誼、互助、公平競賽的奧運宗旨體現出來。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中學生國旗下的演講稿 篇2
同學們老師們早上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真誠無妄,守信知報”。
儒家提倡“內圣外王”之道,就是:格物、致知、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誠”在其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孔子曾說:“吾道一以貫之,忠恕而已!薄爸摇币彩恰罢\”的意思?鬃訛槿颂幨,忠于君王,勤于職守,誠于待友,信義昭于天下,他的思想是我們今天立身處世所賴以借鑒的寶貴資源?鬃拥膶W生曾子也說過:“吾嘗一日而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圣人對忠信的內省功夫,我們應常常記取。
現代社會是契約社會,誠信更為重要。誠信既是人際交往的準則,也是我們立國的基礎。很難設想一個沒有誠信的社會,能長久地生存下去。國無誠,則享國不永;人無信,則其人不立。短命秦朝,君臣爾虞我詐,終于二世而亡。戰(zhàn)國縱橫之士,朝秦暮楚,在歷史上留下惡名。劉玄德三顧茅廬,一片誠心,終成三分天下之勢;曹孟德分香賣履,一味奸詐,空留千載罵名……綜觀古今,促人警醒。
作為學生,我們應大力培養(yǎng)“真誠守信”的品質,就大處而言,應對祖國忠誠,對理想虔誠,恪守信用,誠以立身;就小處而言,則應勤于學業(yè),敬愛師長,友愛同學,以信為本。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才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勤于修身,敏于內省,日后才能有益于社會。
《詩經小雅蓼莪》唱道:“哀哀父母,生我劬勞!”“父兮生我,母兮鞠我!麍笾,昊天罔極!”孝敬父母,贍養(yǎng)父母,當屬天經地義。然而,“各親其親,各子其子”,只是小康社會,理想的大同世界則是“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因此,“知報”不應局限于親情血緣關系,而應推而廣之,如愛因斯坦在《我的信仰》中所說的:“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都依靠著別人(包括生者和死者)的勞動,我必須盡力以同樣的分量來報償我所領受了的.和至今還在領受著的東西!边@才真正的“知報”觀念。
我們的生存、我們的發(fā)展都依賴別人的勞動。首先,我們理應對父母、老師存有感激報恩之心,因為是他們養(yǎng)育了我們、培養(yǎng)著我們,其次,我們要感激身邊的人,還有那些我們不知曉的遠方的人們,因為他們也在我們的人生之路上為我們提供必不可少的幫助。再次,我們還要感激我們的先輩,因為是他們曾經為后代創(chuàng)造了豐富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 我們要在內心里永遠對這些做過或者正在做著貢獻的人們充滿著感激之情。
古人云:“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敝鞅貓,是中國人倫理道德的準則。而我認為,我們應當達到一個更高的道德境界,那就是“施恩拒報”。那些當今社會杰出的人物,如李嘉誠、曾憲梓、邵逸夫,以及西方的比爾蓋茨、巴特菲等人,他們將財產的大部分捐獻給社會,真誠地做著慈善事業(yè),這種“知報”永遠是我們學習的榜樣。當然,我們沒有豐厚的物質可以贈送給人,但“雖不能至,心向往之”,我們也可以用種種其他不同的方式回報社會。主動參加志愿者活動,主動伸出自己的幫助之手。一旦臻于這種“施恩”的境界,我們就能充分感受到圣賢的光輝,我們的人生將更輝煌。
同學們,讓我們以修身為本,做一個真誠的人,無妄意,無妄言,無妄行,恪守信用,知報善報,為母校添彩,為人生壯色。
中學生國旗下的演講稿 篇3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養(yǎng)文明習慣,創(chuàng)文明校園》。
文明是社會進步的標志。人類進步的歷史,就是不斷從野蠻走向文明的歷史。對于一個國家來說,公民的文明程度代表著國家的國格;對于一支軍隊來說,軍人的文明程度可能影響到戰(zhàn)爭的勝負;對于一個人來說,文明程度直接關系到其事業(yè)的成敗。
我先給大家講幾個有關文明的小故事。
第一個例子。新加坡是一個通用英語的國家,這個國家公共場合的各種標語大多用英文書寫。但其中一些涉及文明禮貌的標語,如"不準隨地吐痰","禁止吸煙","不準進入草坪"……等卻用中文書寫。為什么呢人家回答,因為有這些不文明行為的,多數是中國大陸的游客。為此,到新加坡考察的一位中學校長語重心長地說:不文明行為也是國恥。
第二個例子。一個多世紀前的中日甲午戰(zhàn)爭前夕,大多數中國人和大多數外國人都認為中國會獲勝,因為中國北洋水師裝備了德國制造的大型鐵甲艦,艦船總噸位也超過日本。但日本艦隊指揮官東鄉(xiāng)平八郎卻斷言:"中國艦隊不堪一擊"。根據是他曾經到北洋水師考察,擦拭欄桿的時候白手套臟了,又看到水兵在大炮上曬褲頭。他認為,一支不講文明,紀律松弛的軍隊是打不了勝戰(zhàn)的。結果正如大家知道的那樣,中國輸掉了這場戰(zhàn)爭,并因此造成了深重的民族災難。
第三個例子。某造紙公司招聘一名倉庫管理員,一位職高生去應聘。他看到應聘者很多,并且很多是高學歷,就決定退出競爭。當他往回走的時候,看到地上有一些紙,紙很好,但有的卻被踩臟了。他感到很可惜,就隨手撿起來,交到招聘人員手中。結果大家可能猜到了:這是招聘單位精心設計的一道考題,而這位同學則成了唯一的合格者。公司經理說,他不相信一個不愛惜紙的人能管好紙品倉庫。
從這幾則故事里,我們不難領會到文明的行為對個人成功,集體發(fā)展,國家興衰的重大意義。
文明,是人類進取的風帆。五千年的中華文化,造就了一個文明的國家,我們繼承著悠久的文明歷史和悠久傳統(tǒng)。文明是我們每一個中華兒女的美德,學校是播種文明的沃土,一所學校的文明程度是學校師生道德風尚,精神面貌的最具體的反映。
那么,在我們的校園,什么是文明文明校園是一個涵義廣泛的概念,既有師生的精神風貌,言行舉止,也有學校內包容的文化底蘊以及共同營造的一種整體氣勢。簡明地來說,文明是"禮貌"的兄弟,是"知識"的鄰居,是"整潔"的朋友……如果你講禮貌,有知識,愛清潔講衛(wèi)生……文明就一定會和你交上朋友。
文明的同學一定是講禮貌的人。他會經常使用禮貌用語:請,您好,謝謝,對不起,再見。他懂得要想別人尊重自己,自己首先要尊重別人。因為尊重他人和尊重自己同樣重要。
文明的同學一定是愛學習有知識的人。他總是對知識充滿渴望,他在課內課外都是一個主動的學習者,他愛提問題,不怕困難。他不會遲到早退,浪費時間。
文明的同學一定是一個愛清潔,講衛(wèi)生的人。他會自覺維護校園的整潔環(huán)境,他不會隨便買零食吃,因為他懂得隨便買零食既浪費了零花錢又不利于健康。他更不會亂拋瓜皮果殼,食品包裝袋和紙屑,而且他看到地上有一點紙片都會檢起來丟進垃圾箱。
文明的同學一定是一個自覺維護公共秩序的人。他進入校門會自覺下車,食堂買飯打水會自覺排隊,他不會在教室里或宿舍里嬉戲打鬧,擾亂秩序。
同學們,我們提出創(chuàng)建文明校園,不是為了給別人看的,也不是為了給自己臉上貼金,而是為了能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得到濃郁的文明氣氛的熏陶;在一個文明的天地里,收獲更多的文明碩果,提高我們的整體素質。因此,這是我們共同的責任,共同的事情,為保證我校的規(guī)模和教育教學質量得到穩(wěn)定,協調的發(fā)展,我校全體師生員工要齊心協力,為營造穩(wěn)定有序,健康向上的校園環(huán)境出一份力量。
無數事例表明,走向事業(yè)輝煌,開創(chuàng)成功人生的關鍵,是品德高尚的情操。代表民族未來的我們,需要學習繼承的東西有很多很多,然而最基本的問題是,我們究竟要以什么樣的精神風貌,什么樣的思想品質,什么樣的道德水準,去接過人類文明的接力棒。同學們,我們播下一個行為,便會收獲一個習慣;播下一個習慣,便會收獲一個品格;播下一個品格,便會收獲一種命運。今天我們養(yǎng)成良好習慣,明天,好的習慣就會成就我們。文明已被人們放在心里的一個重要位置,時時刻刻在與文明交談,千萬不要把文明行為習慣看作小事。每個人的舉手投足之間都傳遞著豐富的文明信息,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養(yǎng)成良好的文明習慣,做文明學生,管住我們的口,不隨地吐痰;管住我們的手,不亂扔垃圾;管住我們的腳,不踐踏花草。我相信,我們全體師生經過努力,一定會營造成一個寧靜,有序,有著良好學習環(huán)境的校園。
謝謝大家!
中學生國旗下的演講稿 篇4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做文明學生,創(chuàng)和諧校園。話題很老,但不過時。它對學生和學校來說,是一個永恒的話題。
人生因什么而精彩?答案很多,但有一個答案一定正確合理-——人生因文明而精彩。校園因什么而文明?因你、我的文明而文明。文明是一種進步,是思想的科學,行為的端正、習慣的改善,修養(yǎng)的提高,品質的提升;是人性的解放、自由、完善和超越。從教育成長的角度,文明是告別昨日的無知和粗俗,是自覺的控制,是人性的戰(zhàn)勝,戰(zhàn)勝不符合社會、法律、紀律、公德的.本能欲望,是把自己從相互敵視、相互防范中解放出來,從心靈的戰(zhàn)爭中解放出來,從狹隘的功利和世俗的羈絆中解放出來……
南開大學校長在鏡子上寫了一句箴言:“面必爭,發(fā)必理,衣必整,鈕必結,頭容正,肩容平,胸容寬,背容直,氣象勿傲勿怠,顏色宜和宜靜宜裝。”作為一個中學生,我們必須明白自己的儀表起碼要符合學校的氣氛和學生的身份,保持大方、得體的儀表,是對老師同學的一種尊重。
在我們身邊,在一部分同學身上,還存在著一些不文明的行為;例如,在我們的校園內、樓梯上總能見到與我們美麗的校園極不和諧的紙屑,教室里、校園內食品袋、方便面盒隨處可見,甚至有的同學認為:反正有值日的同學做清潔打掃工作,扔了又何妨。再例如有的同學在教學樓走廊上追逐打鬧,走路推推搡搡習以為常;還有部分同學相互之間講臟話、粗話,隨意攀爬,甚至還有個別同學故意損壞學校的公共財物。我們很多同學把文化知識的學習放在首位,而常常忽略了社會公德的培養(yǎng),文明習慣的養(yǎng)成,而這恰恰從本質上展現出一個人的思想品質。
文明的學生,一定是講禮貌的人。禮貌用語在他嘴邊,遠離污言穢語,他懂得要想別人尊重自己,自己首先要尊重別人,因為尊重他人與尊重自己同樣重要。
文明的學生,一定是有著良好衛(wèi)生習慣愛護公共財物的人;他愛學校的一草一木,不會踐踏草坪,不會亂涂亂畫,更不會踢門、浪費水電……而且會勸阻、制止破壞行為,及時報告。他會自覺維護校園環(huán)境,他更不會亂丟飲料杯、面巾紙、塑料袋、紙片,而且會動手撿拾紙片。因為他懂得環(huán)境是大家的環(huán)境,把美好留給他人和自己。
文明的學生,一定是一個有愛心和責任感的人。他會尊敬師長和友愛同學,關愛身邊的人和事,不會與同學吵架、搞不團結,他會懂得感恩,感恩父母長輩的養(yǎng)育,感恩老師的教導……
同學們,我們正值,風華正茂,我們滿懷憧憬,我們充滿激情,我們追求成長和長大,在這個過程中,讓我們親近文明,表現文明,實踐文明,做文明學生,文明禮儀是我們學習、生活的根基,是我們健康成長的臂膀;沒有了文明,就沒有了基本的道德底線。千學萬學學做真人,說的就是學習應先學做人,學做文明人,學做社會人,清潔環(huán)境,文明校園,從我做起,從每一件小事做起,讓文明禮儀之花在校園處處盛開。
謝謝大家,我的講話到此結束。
中學生國旗下的演講稿 篇5
老師們、同學們,大家早上好:
本周我講話的主題是:整潔校園、我的責任。說起校園環(huán)境衛(wèi)生,我記得我們曾經多次在升旗儀式中談到過這個話題。有同學在升旗講話中列舉了一些不文明習慣并進行批評,有同學針對文明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進行了倡議。在一些有關文明行為的演講、征文中,對一些影響校園環(huán)境的不文明做法我們也共
同進行了鞭撻和批評?墒,這個簡單的話題今天又出現在我們的升旗儀式上,鄭重重提。足以說明我們目前做的還不好,做的和我們的身份還有差距,謹希望能夠通過講話和近期的活動引起大家的重視。
針對校園環(huán)境衛(wèi)生,我想和大家談兩點:
第一:我們的同學在衛(wèi)生習慣中存在的幾個問題和解決辦法。
衛(wèi)生習慣中第一個現象:隨手亂扔垃圾現象。我對我們學校隨手扔垃圾的現象有個個人的觀點:我認為,真正隨手亂扔垃圾的人其實很少很少。我這個判斷是因為,我每周值大班的時候,都在幾個人多的地方檢查有沒有扔垃圾的現象。一個學期,我們這一組總共不過查到了3、4個隨手扔垃圾的學生。一個學期,查到3、4個。所以,我們不必過于夸大,這只是極少數人的個別行為而已。我相信其他值班的老師也有這個認識。路上的垃圾很多不是因為隨手亂扔的原因,而是其他。但是,隨手亂扔垃圾的盡管人數少,但是這種不文明行為影響很壞,大家多次在各種場所對這種不良的現象口誅筆伐、人人喊打。
這種現象也并沒有在我們校園徹底消失。由此我想到一件事,小孩子在幼兒園升小學的時候,有個行為能力評價,其中有個標準是:寶寶能夠知道隨手扔垃圾不對并且自己能做到不隨手扔垃圾。這是學齡前兒童升學時就應該具備的素質。所以,對隨手扔垃圾現象,對這一行為,我們不必再進行耐心、細致無休無止的教育,學齡前兒童都懂得道理,再進行教育,說起來都很滑稽,這類行為該承受的就是不留情面的批評和用責成勞動來對環(huán)境進行補償。這樣的人最需要的就是換位勞動教育,讓他打掃衛(wèi)生一個學期,讓他用切身勞動的感受來洗去身上的不良習慣、來體驗自己給別人造成的影響。這是最好的辦法。有人以為隨手扔個垃圾是小事,用不著大動干戈,你想想一個受了10多年教育的人道德素質停止在學齡前兒童標準,哪里是小事。一個馬上就要成年的人做事情不考慮給別人帶來的后果,哪里是小事。今后我們的值班老師、有責任心的同學看到這種情況,一定要給當面給予不留情面的提醒和批評,必要時我們用責成勞動幫助其改正陋習。
第二種現象:不正確投放垃圾。有的同學,把垃圾朝著果皮箱的方向一扔,沒扔進去,走了。還有的時候,果皮箱滿了,把垃圾朝著果皮箱旁邊一放。風一吹,滿校園都是。這種現象很為常見。每天都看到好幾次發(fā)生,這才是學校衛(wèi)生不好的主要原因。最關鍵的是這樣做的人在心里并沒有發(fā)覺自己有什么不對,沒覺得這樣做有什么不合適。每當有人在講話、演講中批評隨手亂扔垃圾的低素質行為的時候,這些人覺得自己沒有隨手亂扔,自我評價很好。殊不知按照社會公德評價標準,我們屬于:自我要求過低行列,因為衡量你素質高低關鍵看你的行為,而行為結果更為重要。你想把垃圾扔進指定地點,但是,因為你沒徹底做到位,最終垃圾還是在外面,影響了整體環(huán)境。
第三那種現象:牛奶、果汁喝一半,扔進垃圾箱。吃剩一半的食物、一半的水果扔在垃圾箱里。姑且先不說浪費行為的不該,值日的學生打掃起來真的很痛苦。尤其夏天。很快腐爛,打掃起來真不容易,許多同學向我抱怨過,我也和同學一起處理過這樣的垃圾箱,強忍氣味來打掃。這樣做的同學想一想,舉手之間給他人制造了多大的麻煩。集體生活的底線是不因為自己的行為給別人制造麻煩。這一類同學很多是因為沒有意識到這種做法的不妥,只能說認識不到位。今天提醒之后,今后意識到了,許多同學就不這樣做了。
第四種現象:值日的時候,從教室往垃圾箱送垃圾的時候掉在路上、樓梯上的現象。這種同學主要因為做事不認真、方法不得當。
針對以上的幾個現象,我們向大家提議解決辦法:
首先:路邊的果皮箱容量很小,是一種特殊情況下的便民設施,不是常規(guī)垃圾投放地點。大家都投放,馬上就滿了。所以盡量不要使用。并且因為你的投放,值日的同學工作又多了一個環(huán)節(jié)。我們提倡每個人每天產生的垃圾應該放在班級、宿舍的垃圾袋里,滿了以后,用袋子集中到大垃圾桶里。這樣,既不給別人,別的班級帶來麻煩,又不容易灑在路上、或者被風吹得到處都是,今后我們嘗試著逐漸少用甚至不用那些果皮箱,逐漸減少果皮箱數量直至不用。其次:牛奶、飲料要么不買,買了就要喝了,不要剩一半扔掉,無論放在哪里都會給別人造成麻煩。而且這種浪費也絕不應該。
今天講的第二件事:關于衛(wèi)生區(qū)清掃。
要想讓想校園環(huán)境優(yōu)美潔凈,這需要全校各班級每個同學的共同努力。但是,只要一兩個班級不認真打掃,這種優(yōu)美潔凈就會被臟亂差取代。通過前階段的檢查,我們發(fā)現,許多班級對衛(wèi)生非常重視,上個周我多次發(fā)現有些班主任早晨親自再巡視一遍班級的'衛(wèi)生區(qū)。但是,還是少數幾個班級對衛(wèi)生清掃還不夠重視。班級抓學習比較嚴,但是對衛(wèi)生不關注,或者更準確地說,對學校公共衛(wèi)生不關注,自己班級內部的事情做的還不錯,但是對走廊、對室外衛(wèi)生區(qū)不夠關心。對自己的事很重視,對公共的事情熱情不高。我還覺得有必要強調兩個字“責任”,我們要培養(yǎng)的是那種有胸懷、有責任心的人才。
培養(yǎng)責任意識是我們學校非常重視的德育教育內容之一。我們的學生要有這樣的胸懷:學校衛(wèi)生我的責任、學校形象我的責任、關心集體我的責任、孝敬父母我的責任、家鄉(xiāng)建設我的責任、天下興亡我的責任。我們的胸懷不能只裝著自己或者狹隘的范圍。許多人羨慕我們的一些優(yōu)秀校友為什么發(fā)展那么好?有的在世界名校深造、有的在重要崗位施展才華,我個人覺得,原因絕不僅僅是頭腦聰明、學習刻苦,而更主要的原因是有胸懷、有責任。我絕不相信那些每天只關心自己一日三餐能否吃好、只關注小利益的人能有長足的發(fā)展,能立志為國家、為民族而全力以赴。那些成為社會中堅力量的人才,一定是有責任心、勇于承擔國家民族重任的人。
最后,希望通過我們每個人的嚴格自律、和我們每個人勤勞的雙手,讓一中的校園環(huán)境整潔、干凈并成為常態(tài)。
中學生國旗下的演講稿 篇6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xx班的旗手代表。我發(fā)言的題目是《注重儀表,從我做起》。
愛美之心人人皆有!但是,每個人都認為只有在服裝、發(fā)型······跟隨潮流,標新立異,那樣才叫“酷、美”?墒,作為學生的我們真的應該如此打扮嗎?
《弟子規(guī)》中講道,如“冠必正,紐必結,襪與履,俱緊切!薄耙沦F潔,不貴華。上循分,下稱家!彼,穿衣服需注意整潔,不必講究昂貴、名牌、華麗。穿著也應考量自己的身份及場合,更要衡量家中的經濟狀況,不要讓虛榮心做主。
而且,我們學校的《學生管理制度》中,清楚地規(guī)定:穿戴整潔、樸素大方。頭發(fā)干凈,不燙發(fā)或染發(fā),化妝、佩戴首飾。不得將校服褲該為窄褲腳······男生不得留長發(fā)、碎發(fā)或剃光頭、梳分頭,女生不穿高跟鞋。在校必須穿著整齊合格的.校服,佩戴好校章。
人靠衣裝,馬靠鞍。倘若你要了解一個人,就必定先看他的衣著打扮。如你奇裝異服、怪發(fā),別人一定不與你為友。你穿著正常規(guī)范整潔,你定能結識到許多優(yōu)秀的朋友。
美,是一種正確認識美的態(tài)度。而不是跟隨大眾眼光,跟隨大眾眼中的潮流之美!我們不是不會思考哪個是正確的。只是,我們的雙眼已被太多的色彩迷住了。只有撥開那些色彩,才能認識美。
所謂: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現在,讓我們從自身做起,注重儀表,做祖國未來一名合格的接班人。
儀表是我們自信的太陽,讓它給人的第一評價要想好,就必須在儀表上下功夫。它所占用你的時間不多,只要使它規(guī)范整潔。它不會使你丟臉,只會讓人一下子兒煥然一新。
所以,注重儀表,從我做起!讓我們做一個自信、朝氣蓬勃的學生,這樣才是祖國的花朵,祖國的棟梁與未來。
我的發(fā)言完畢,謝謝大家。
【中學生國旗下的演講稿】相關文章:
中學生抒情散文:國與家04-12
中學生國旗下講話:珍惜時間08-09
中學生國旗下的演講稿 04-01
中學生國旗下演講稿精選07-01
中學生的國旗下演講稿07-01
中學生國旗下演講稿06-17
中學生國旗下演講稿04-01
中學生國旗下的講話演講稿10-08
中學生國旗下講話演講稿05-13
最新中學生國旗下演講稿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