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對孩子的心得體會5篇
第一篇:伴隨孩子一同成長
一、對孩子要關(guān)愛而不溺愛
1、關(guān)心關(guān)注孩子的學習情況。做孩子的良師益友,通過言傳身教和榜樣的作用,加強孩子的品德教育。在家營造學習向上的氛圍,增強孩子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在單位營造爭先創(chuàng)優(yōu)的氛圍,取得成績和孩子共同分享收獲的喜悅,增強孩子勇爭上游的信念,從小樹立高起點的奮斗目標。
2、以平等的身份多和孩子溝通,溝通的目的是為了及時掌控孩子學習、生活動向,幫助孩子學會,積極正面的鼓勵是孩子學習最大的動力,在溝通中給孩子灌輸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求學觀。社會競爭機制的無處不在告誡孩子要從接受競爭到適應(yīng)競爭到勇于競爭,樹立向強者挑戰(zhàn)的決心。
3、對孩子的問題要防微杜漸,及時發(fā)現(xiàn),提前預(yù)防,盡早幫助孩子分析解決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厭學、畏難、松懈或是驕傲自滿的情緒,這可以貫穿在每天的溝通和交流中解決。
4、對孩子的要求不能照單全收。合理的要求要創(chuàng)造條件盡量滿足,不合理的要求哪怕有條件也不能答應(yīng),如無節(jié)制地玩電腦、睡懶覺、學習效率低下、拜金等行為。這是檢驗家庭教育中價值取向的標準。
5、正確對待孩子的錯誤。要允許自己的孩子犯錯誤,人無完人,家長本身也不是十全十美的,我們在要求孩子做得更好的同時,是否也能反思自己是否做得足夠好,要告誡孩子,每個人都是在不斷糾錯的過程中長大的,犯了錯誤不要緊,只要能從錯誤中找到問題所在,下次不犯相同的錯誤就好 。
二、對孩子放心但不放任
1、要充分相信自己的孩子。每個孩子身上都有自己的閃光點,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孩子的優(yōu)勢和長處,不要讓孩子成為學習的奴隸,讓孩子在快樂中學習,從學習中享受快樂,要讓孩子能有一個快樂的童年生活。
2、允許孩子有自己的空間。要尊重孩子的獨立人格,同時尊重孩子的隱私,允許孩子青春期的一些反常行為,只要正確引導就好。
3、定期幫助孩子總結(jié)學習經(jīng)驗,分析存在的不足和差距,并相對應(yīng)地提出可供選擇的,真正能做到勝不驕,敗不餒。
4、制訂的學習方案要切實可行,循序漸進,切忌眼高手低。目標的制定要因人而異,要切實可行,且短時間應(yīng)有效果,要讓孩子在付出的同時享受到成功的快樂,讓孩子不斷地增強信心。
三、不能將對孩子的牽掛演變成牽絆,關(guān)心自己就是對孩子最大的慰藉。
1、在工作中要積極進取,要讓孩子因為有這樣的父母而開心、驕傲;
2、在生活中要關(guān)心自己,照顧好自己就是照顧了孩子,不給孩子增加負累,讓孩子能零負擔求學;
3、要切斷孩子的依賴思想,增強危機意識。要讓孩子明白父母不可能一輩子陪伴在孩子的身邊,以后的路要靠孩子自己去打拼,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jié)網(wǎng),與其現(xiàn)在利用大量的時間去追星,去羨慕別人,不如現(xiàn)在多化點時間和精力,讓以后別人來羨慕你。
對孩子而言,想家,不如努力學習,以后為自己創(chuàng)造更好的家!
對家長而言,想孩子,不如照顧好自己,放手讓孩子走自己的路。
孩子一天天長大,慢慢變得懂事成熟,讓我們在見證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伴隨孩子一同成長吧!
第二篇:如何對待孩子的淘氣行為
孩子的淘氣、頑皮性幾乎是每位家長最感到頭疼的事了,如果我們家長對孩子的心理發(fā)展過程不去深入了解,那么我們就掌握不了孩子的性格特點,就無法改掉孩子的一些不良習慣。所以我們家長要耐心細致地通過各種嘗試來引導孩子向健康的方向發(fā)展。孩子的淘氣性主要表現(xiàn)在:
一、孩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譬如:孩子在準備吃飯的時候,想當然的提出非要先喝雪碧不可或是吃飯的時候非要把手伸進菜盤子里等等。我認為作為家長決不能一直遷就他,我嘗試在不到開飯時間里,不給他吃其他東西,讓他記住餓的滋味,過了段時間,他也就自然而然地養(yǎng)成了吃飯的習慣。
二、孩子的無理取鬧。有時候孩子們在爭搶玩具時體會到:自已哭的越兇,大人通常把玩具給誰,如果大人順他,久而久之使他下次再做。對此,我采取的方法是:先要冷落他,待他安靜下來后再與他溝通,使他感覺到無理取鬧的無趣,一段時間后果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孩子不聽話,與家長對著干。任性的孩子往往與家長的想法相反,有時候叫他穿衣他偏脫衣;叫他先洗手再吃飯,他偏反著做。我認為采用激將法可能會奏效,然后再教育他自已的事情要自已做。
對待孩子的淘氣性也要適當應(yīng)用批評與表揚相結(jié)合的原則。當孩子主動為大人拿鞋子時應(yīng)表揚他,使他會有成就對待孩子的淘氣性也要適當應(yīng)用批評與表揚相結(jié)合的原則。當孩子主動為大人拿鞋子時應(yīng)表揚他,使他會有成就感;當他問及父母節(jié)假日如何安排時,父母應(yīng)鄭重與他商量,使他體會到自已意見的重要性,而不能簡單地敷衍孩子。當然,對待孩子的一些無理要求,我們也要堅決反對、嚴肅批評。
第三篇:讓孩子自己成長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guī)殞毴⒓蛹t黃藍的試聽課程。雖然自覺對孩子的早期教育比較重視,但當時還是有點不以為然,并且對其商業(yè)目的剎有介心。后來抱著試試看的心態(tài)還是去體驗了一下?上驳氖牵瑹o論是機構(gòu)的教學目標,老師的上課技巧,使用的教學設(shè)施,都和我的期望值比較接近。
那時剛好有一個適合我孩子年齡段的班級準備開班,于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tài)報了一年的課程。反正6歲前都是孩子學習語言的最佳時期,只要他不抗拒,就當做是一個鍛煉吧,沒抱很大的希望。起初唯恐他對課外學習有抵觸的心理,第一節(jié)課上課之前,我就以去麥當勞為誘餌,“誘騙”他去上課,因為此之前麥當勞是他可望而很少及的地方。反正去麥當勞他不曉得也不吃煎炸的食物,就是吃塊蛋糕做早餐,不虧!意外的是,第一堂課回來的那天晚上,我說跟他聊起上課內(nèi)容,他高興極了,很認真的跟讀,于是只要沒有特殊情況,每天晚上他都主動堅持復習,其中最喜歡的就是跟唱妙事多的音樂。一個月下來,發(fā)現(xiàn)他課堂和課外都很有學習勁頭,現(xiàn)在剛讀了兩個月,平常不時就在家里高興地唱唱跳跳,有些兒歌經(jīng)常能脫口而出,而且語調(diào)方面模仿得特別像樣,我覺得這才是孩子在這個階段學習音樂的最大的收獲。
關(guān)于如和培養(yǎng)孩子成才,相信是每個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最為關(guān)注的方面之一。我個人覺得有以下幾個原則值得與大家分享一下:首先是尊重,尊重孩子的意愿,尊重孩子的個性,尊重孩子的成長規(guī)律。在我跟大家分享的參加紅黃藍課程里,尊重孩子的意愿,就是我不會強迫他去參加這個課程,尊重孩子的個性,就是我的孩子是外向活潑型的,尊重孩子的成長規(guī)律,就是在孩子學習語言的最佳時期,其次,我覺得要培養(yǎng)孩子成才,不要有過高的期望值,只需要為他創(chuàng)造條件,做好引導工作即可。相對而言,我會把重點放在如何提高他的學習興趣上面。比如早之前就帶他來上試聽課,參加生日會,和以麥當勞為“餡餅”的做法,目的都是希望他能喜歡上紅黃藍這個學習環(huán)境。所以培養(yǎng)孩子成才,我覺得是一個選擇的過程,包括選擇一種態(tài)度,選擇一種方式,創(chuàng)造一些條件。
在此不得不一提的是紅黃藍萬達親子園里的老師和顧問老師。他們年輕,特別是授課的老師,在我們家長看來,他們更像是個不懂世故的大孩子,也許就是因為他們的不世故和孩子氣,才會讓孩子感到他們的真誠,融入他們的活動。他們友善,每次去的時候,進門看到的都是老師和工作人員的笑臉,哪怕是負責清潔的阿姨。也許他們深知要孩子快樂必須我先快樂的道理。他們還很貼心,他們會提供一切的方便讓孩子度過好適應(yīng)期;每周帶班老師都會跟家長電話溝通孩子的情況;遇到問題,他們會很及時地幫助處理,直到解決為止。
最后祝愿紅黃藍的孩子們都能在這里收獲快樂和進步!
第四篇:幼兒教育中的冷與暖
教育孩子,既需要家長與孩子親密無間,又需要家長和孩子的錯誤思想、錯誤行為斗智斗勇。在與兒子斗智斗勇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沉默也是一種不錯的教育方式,在家庭教育中有其獨特的功效,如果家長能夠恰到好處地運用,能對孩子傳遞出豐富的、難以言表的信息,起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教育作用。
有一次,兒子由于頑皮,用剪刀剪壞了家里的一樣東西。我當時很生氣,可又想到不能以打罵的方式教育孩子,于是壓制著火氣,轉(zhuǎn)身不再理他。兒子見我十分生氣卻沒有說他,有點不安,跟在我后面一個勁兒地討好我,逗我,或在我身邊爬來爬去,我都照常做著自己的事,照常說話,就是不說他所犯的那個錯誤。看得出來,他已經(jīng)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了,但他并沒有承認錯誤,認為哄哄我就可以過關(guān)。我始終堅持著,不提他所犯的錯,耗了一會,他實在堅持不下去了,怯怯地站到我面前,小聲說:“爸爸我錯了,對不起!币姾⒆右呀(jīng)真正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我知道教育的時機到了,我馬上把他拉到懷里,問他:“你怎么錯了?”他很誠懇地將他的錯誤說了出來。我馬上原諒了他,并告訴他:做錯事改正就是好孩子,但如果做錯了還不承認、不改正錯誤,那就沒有人愿和他做好朋友了。從此以后,兒子不僅沒有再犯相同的錯誤,和我的關(guān)系也越來越親密起來。孩子犯了錯誤時,他的內(nèi)心是忐忑不安的,家長的適當沉默,不僅能夠給孩子足夠的.反思時間,更是對孩子這種錯誤行為的一種懲罰。
在后來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我越來越發(fā)現(xiàn)沉默教育是一種不錯的方式。
選擇沉默,并不意味著對孩子不聞不問,放任自流,而是時時刻刻對孩子做出暗示。在平時的生活中,要
求孩子做到的,家長首先要做到。用沉默無聲的行為來暗示孩子,感召孩子,從而收到“不令而從”的效果。
選擇沉默能更好地體現(xiàn)家長的威嚴。做家長的不能讓孩子“怕”你,而要讓孩子“敬”你。當發(fā)現(xiàn)孩子的言語輕狂放肆或是行為不夠檢點時,采取沉默的態(tài)度,往往能讓孩子感到父母身上有一種令人敬畏的力量,于是會自覺地收斂起不良行為。
選擇沉默能代替粗暴的訓斥、打罵。在孩子犯錯時,父母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當眾讓孩子出丑,把孩子說得一無是處。這樣極易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導致孩子的抵觸和反感。因此,有時候用沉默來代替對孩子的直接批評和斥責,反而可以達到預(yù)期的教育目的。
當孩子犯錯時,適當?shù)呐u教育是必要的。當孩子缺乏自信時,又必須給予一定的鼓勵和支持。
記得有一次兒子放學后像曬蔫了的茄子,無精打采地回到家。一問,才知道老師教小朋友畫小魚,他沒畫好。我連忙安慰他,沒畫好沒關(guān)系,下次畫好就行了。兒子還是悶悶不樂,他撅著小嘴沮喪地說:“可小朋友說我笨!蔽覜]有急著勸兒子,悄悄和丈夫商量好,晚飯后給兒子講講我們小時候做過的傻事。我告訴兒子,爸爸上幼兒園時經(jīng)常記不住老師交待的話,而且還經(jīng)常穿錯衣服;丈夫緊接著說,出于好奇,他曾把爺爺?shù)氖直矸胚M水里,結(jié)果手表再也走不動了……兒子聽得津津有味,還直嚷嚷“真笨真笨”。漸漸地,兒子小臉笑成了一朵花,說:“喔,怎么都當過‘笨’小孩呀!”我把他拉到懷里,輕聲說:“沒有誰一生下來就是神童,誰都有可能當過‘笨’孩子。不要怕別人說自己笨,只要多學習,就會進步!”兒子點點頭,高高興興地玩了。
第五篇:孩子的進步,我們的欣慰
畢業(yè)了!畢業(yè)了!……聽到孩子們的歡呼聲,我感到無比的欣慰和激動。
首先,我為孩子能夠進入這樣一所在雷校長倡導“對孩子一生負責”的學校學習而感到欣喜。在優(yōu)秀教師的辛勤教育下,我的孩子順利地小學畢業(yè)了,成績也比較理想。這些都離不開北大附中廣州實驗學校老師們的教育、關(guān)懷,以及對孩子們高度負責的責任感。謝謝您們了!
未入北大附中之前,孩子的數(shù)學成績一直困擾著我們,孩子們也認為數(shù)學是他的絆腳石。到了北大附中二個月,他的數(shù)學成績有了明顯的提高,也對數(shù)學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成績比以前提高了許多。
即將跨入中學階段,這對孩子來說又是一個關(guān)鍵時期。作為父母,我們相信孩子在將來的學習中,勤奮好學,大膽虛心向老師請教學習上的疑難問題,繼承和發(fā)揚北大附中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為將來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
【家長對孩子的心得體會】相關(guān)文章:
家長教育孩子的心得體會07-21
優(yōu)秀家長教育孩子的心得體會?07-26
家長教育孩子的教學心得體會01-13
家長陪孩子讀書心得體會01-09
家長給孩子的評語11-10
家長給孩子的贈言04-25
家長對孩子的評語04-26
孩子、家長的心聲05-20
家長對孩子的寄語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