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語文說課稿錦集7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編寫說課稿是必不可少的,說課稿有助于提高教師理論素養(yǎng)和駕馭教材的能力。我們該怎么去寫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說課稿7篇,歡迎大家分享。
語文說課稿 篇1
本節(jié)課,莊老師課前認真的分析,把握教材,在教學過程有條理,基本達到了課前預期的教學目標。
一,評教學目標:
莊老師能充分理解教材,把握教材,制定了基礎知識和能力目標,符合了教學內(nèi)容,也符合學生的實情。
二,評教學重,難點:
莊老師制定的本節(jié)課的重點是:成長不煩惱,這是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放在重要的位置,注重對學生遇見的實際的問題做重點的講解,是符合課標的要求的,也是符合教材內(nèi)容的合理安排,通過學生的閱讀,思考,教師的點撥,加上學生的回答來完成,很好的培養(yǎng)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難點是:1,引導學生正確的對待身體的微妙的變化,笑迎青春的到來。2,使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心理調(diào)節(jié)的方法。
三,評教學方法:
莊老師的課,主要采用了講述法,知道自主學習法,引導質疑等,相對多樣,而且能交叉進行。課堂上基本能以學生為主體,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思考,發(fā)言,能利用新課程的理念知道教學,培養(yǎng)了學生的閱讀能力,自主學習能力,思維能力,表達能力。
四,評教學過程:
1,引入新課:首先是復習提問:
、偃祟惿莫毺匦员憩F(xiàn)在哪里
②如何才能延伸生命的價值。在復習舊知識的基礎上,承上啟下自然的引入新課。
2,教學過程中思路清晰,知識表現(xiàn)清楚,板書工整,大致能按照事先設計好的思路進行教學,對于實際的課堂應用教學能依據(jù)課堂的實際情況作出及時而富有成效的'調(diào)整。體現(xiàn)了莊老師高超的課堂駕馭能力。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能讓學生參與到學習的過程中,體會獲取知識的快樂。
3,鞏固新課的時候,展示了小黑板的判斷改錯題,讓學生自行解答,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五,評教師素質:
莊老師上課時,教態(tài)自然,速度適中,語音清晰。即威嚴又親切。
六,評教學效果:
莊老師能按時完成教學任務,不拖課,學生基本都學有所獲,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的。
七,教學建議:
1,教師在上課的時候,可否多予以走動,更加貼近學生,和學生交流,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即興思維和答案,有助于課堂氣氛的調(diào)動。
2,留給學生思考問題,討論問題的時間不夠充分。如成長不煩惱的表格中找出自己的影子的活動,可以讓學生動靜結合,先討論大家,再想想自身屬于哪種或哪幾種,學生回答時不必尋求所謂的統(tǒng)一答案。
3,課堂的氣氛不是很活躍,七年級的孩子很愛回答問題,應多注意角落不時發(fā)出的另類答案。學生的發(fā)言的積極性不夠,教師在介紹一些心理調(diào)節(jié)的方法的時候,可以先讓學生說,在老師引導,學生回答的過程中就得出了老師要講述的結論。
4,對個別的知識點解釋的比較模糊,甚至有意回避,如性意識,性機能等,那樣會使學生產(chǎn)生更多的好奇和疑惑。其實該介紹的基本的生理知識還是要說明的,說比不說好。
5,個人認為,《小小少年》的歌曲可以作為課引,學生從歌詞中就知道了本節(jié)課的核心內(nèi)容。
語文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七顆鉆石》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下冊第五組中的一篇精讀課文。這篇課文是俄國作家列夫.托樂斯泰的一篇童話。描述了地球上發(fā)生了大旱災,許多人和動物都焦渴而死,一個小姑娘抱著水罐出門為生病的母親找水,愛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地發(fā)生神奇的變化,最后水罐里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鮮的水流,寄寓著作者的道德期盼和某種社會理想:無私廣博的愛能帶來意想不到的奇跡,愛心能為世界創(chuàng)造美好的未來。
二、說教學目標、重難點
1、教學目標:
知識、能力目標:會認8個生字,會寫15個字,正確讀寫詞語。
過程、方法目標:抓住重點詞句,從水罐的一次次變化中,體會愛心而神奇力量。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懂得關心別人,用愛心對待生活。
2、教學重點:讓學生感受愛的巨大力量,培養(yǎng)學生舍己為人的高尚品質。
3、教學難點: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
三、說學情
美妙的童話吸引著眾多的孩子們。孩子們從課文中、課外書中己讀過很多的童話故事。因此,有學習本文的過程中,學生不會感到陌生和吃力,只要教師做適當?shù)囊龑,學生就應該很容易理解和掌握。
四、說教法、學法
教法:教無定法!缎抡n標》要求教師不能再在課堂上充當主導者,而是應當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充當?shù)膽峭姓摺⑴惆檎,在本課的教學中,我主要選用“合作探究”和“讀中感悟”的教學方式,采用情感朗讀理解法、創(chuàng)設情境法等方法,引導學生自學、討論和交流,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探究過程中。
學法:與教法相適應,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質疑、探究、感悟、朗讀四結合學習法,最大限度的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發(fā)展性和創(chuàng)造性。
五、說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1、同學們,你們見過鉆石嗎?鉆石是比金子還珍貴的東西。今天,我們說來學習一篇與鉆石有關的課文。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nèi)容
1、檢查生字、詞預習情況,為學好課文奠定基礎。
2、快速閱讀課文,要求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感知文章大意。指名說課文大意,引導概括主要內(nèi)容。這一設計意在訓練學生快速捕捉文章主要信息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三)再讀課文,初探故事背景
1、指名讀第1自然段,從哪里看出這是一個大旱災?
2、抓住重點詞“干涸”“焦渴而死”體會。
(四)品讀課文,探究中心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2—3自然段,找出你覺得非常神奇的地方。
2、交流匯報:讓你覺得神奇的原因。
3、學貴有疑,學到這里,鼓勵學生質疑:讀到這里你有什么疑問?
4、交流匯報,教師順學而導以下句子:
(1)當她醒來……清澈新鮮的'水
a、是什么力量水罐發(fā)生了神奇的變化?
b、小姑娘得到水后,心情怎樣?喜出望外是什么意思
(2)她以為……還是滿滿的?
a、創(chuàng)設情境:小姑娘你干嘛那么匆匆,以至絆倒啊?
b、絆倒了,水卻未灑,水罐又一次顯示神奇的力量的原因是什么?
(3)本頭做的……銀的
a、本頭的怎么會變成銀的呢?
b、文章有兩處對小狗的描寫,你能模仿它的當時的語言嗎?通過想象,體會愛的力量!
(4)當母親把水又遞給小姑娘時,母愛使水罐由銀義變成金的。
(5)后來水給了誰?水罐為什么又會發(fā)生變化?
5、有感情地朗讀
語文學習的性質要求我們既要進行扎實的語言文字訓練,又要進行有效的人文教育。此設計從課文的整體入手,品析文本重點詞句,使學生明其義、品其義、悟其情,實現(xiàn)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
(五)引伸延展,讓愛層層遞進
學到這兒,學生對課文己有了很深的理解,明白水罐發(fā)生這么多的變化,是愛的力量的作用,但對作者的意圖還不甚理解,所以我向學生提問:“為什么七顆鉆石會飛上天變成七顆星星呢?“
讓學生明白讓愛的光芒照亮世界的每個角落,照進每個人的心中;只在心中充滿愛,就會發(fā)生奇跡,由愛而生的七顆鉆石變成的星星,就是告訴人們,讓愛成為你心中光明的指路燈。
六、板書設計
19、七顆鉆石
神 變出了水來 愛
奇 絆倒水未灑 心
的 由木變成銀 的
水 由銀變成金 力
罐 鉆石 水流 量
這堂課的板書設計,形象直觀地概括了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nèi)容,便于學生理解,進而輔助教學,提高了效率。
七、說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的學生的閱讀實踐!弊寣W生在自由寬松,但又有方向指引的氛圍中自主學習,讓學生在讀中悟,在悟中提升理性認識,在提升后促進感情朗讀。我想這是對本篇情感味較濃的課文增進體驗的合理途徑
語文說課稿 篇3
一、說學生
計劃授課的班級是高一(1)班,該班學生積極性較高,理解能力較強,但文學作品的閱讀量不夠,鑒賞能力有限,尤其是經(jīng)過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全班64人,閱讀過《紅樓夢》的不到10人,而且這些學生對《紅樓夢》的思想和藝術價值感受不深。
根據(jù)班級的情況,我首先布置預習任務給學生,讓他們閱讀《紅樓夢》第一回,第三十回,第三十二回,第七十四回,了解“寶玉挨打”的前因后果,同時查閱資料,掌握古代倫理、家族文化的相關知識。
二、說教材
《寶玉挨打》是粵教版高中一年級的教學內(nèi)容,具體編排在第四冊第三單元(小說)的第一篇,屬于文學作品鑒賞的內(nèi)容。
《寶玉挨打》(節(jié)選)選自《紅樓夢》第三十三回“手足眈眈小動唇舌、不肖種種大承笞撻”!皩氂癜ご颉边@一情節(jié)是《紅樓夢》中著名事件之一,有人認為是全書的第一個高潮,突出表現(xiàn)了封建衛(wèi)道者賈政與封建叛逆者寶玉父子兩代的封建思想和反封建思想不可調(diào)和的矛盾,揭露了封建文化的腐朽和丑惡。然而,通過對《紅樓夢》全書的了解和對節(jié)選內(nèi)容的研究,我認為沒有把《紅樓夢》第三十四回“情中情因情感妹妹,錯里錯以錯勸哥哥”中寶玉挨打后寶釵黛玉來探望的情節(jié)節(jié)選進來是最大的遺憾,因為這一精彩的情節(jié)不僅能體現(xiàn)人物的性格和思想情感,而且充分地表明寶黛的愛情已經(jīng)開始超出“一見傾心”“男歡女愛”的古典的范疇,而接近具有新的理想的近代的范疇。這是教材的不足,對此,我將引導學生課后閱讀文本,賞析小說。
課標中關于“閱讀與鑒賞”有這樣的要求“學習中國古代優(yōu)秀作品,體會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為形成一定的傳統(tǒng)文化底蘊奠定基礎。”“注重合作學習,養(yǎng)成相互切磋的習慣。樂于與他人交流自己的心得,展示自己的讀書成果!。單元導讀對該單元的建議是:“學會鑒賞情節(jié)的安排、人物的塑造和文章的思想意義”。
根據(jù)課標、單元導讀及對課文的深入研究,我首先分析出本文的如下6點教學價值:
1、情節(jié)安排,特點是層層遞進,環(huán)環(huán)相扣,情節(jié)的發(fā)展具有明顯的層次性,高潮的出現(xiàn)非常自然。
2、人物形象:賈府的主要統(tǒng)治者賈母、賈政、王夫人以及中心人物寶玉紛紛登場,他們的形象具有很強的'代表性。
3、思想主旨:封建正統(tǒng)思想與反封建思想之間激烈的斗爭,揭露正統(tǒng)思想的虛偽和沒落。
4、藝術手段:學習本文用神態(tài)、動作、語言描寫人物、塑造形象的方法。
5、語言:符合人物性格、身份,很有特色。語言具有豐富的內(nèi)涵。
6、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站在現(xiàn)代教育觀的立場上看這件事,提高學生認識。
由于時間有限,上述教學價值難以在一堂課實現(xiàn),為了切實落實教學目標,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使學生學有所獲,我將人物形象的分析、表現(xiàn)形象的藝術手段以及寶玉挨打一文所體現(xiàn)的思想文化意義定為本堂課教學的重點,其中挖掘思想文化意義是本課的難點。
三、說教法
在教學過程中,我以一個“打”字為核心,緊扣題目“挨打”兩字,以“挨打”為發(fā)散點囊括整篇內(nèi)容,設計了“寶玉為什么挨打”和“寶玉該不該挨打”,兩大問題,通過“了解情節(jié)”、“分析人物”和“挖掘意義”這三個環(huán)節(jié)按照由淺入深、由表如里的層次進行引導學生學會分析和鑒賞文學作品。讓學生從文本出發(fā),經(jīng)過對文本的分析探討,從而把握人物形象,最終發(fā)掘出隱藏在文本情節(jié)背后的思想意義,即封建文化的腐朽與丑惡。
在教學過程中,主要采用的教學方法是篩選法,激思法,問題導讀法,探究學習法。教師通過有意義的問題設置,引導學生分析文本,進行小組探究性討論。
四、說過程
上述基本設想在具體操作時,主要使用了以下幾個步驟:
導入,由于學生已經(jīng)閱讀了部分《紅樓夢》的資料,所以導入以介紹《紅樓夢》的思想和藝術價值為主,同時也簡要復述前后文,引發(fā)學生興趣。
環(huán)節(jié)一:了解情節(jié)(感性了解)
這一環(huán)節(jié)主要圍繞兩大問題展開,目的是讓學生疏通情節(jié),理清情節(jié)脈絡,此處可以涉及到情節(jié)設置的特點,但點到為止,不展開分析。時間應短。
環(huán)節(jié)二:深入文本,分析人物
這一環(huán)節(jié)圍繞第二個問題“寶玉該不該打”,賈政、賈母、王夫人分別對“寶玉挨打”抱什么態(tài)度,分析他們的不同心理,體會其性格特點!皩氂癜ご颉辟Z政的態(tài)度和心理表現(xiàn)在他的神態(tài)和語言上。賈政本來是無氣,但看到賈寶玉垂頭耷耳,神色惶悚,“應對不似往日”,語無倫次,“倒生了幾分氣”這是一氣;忠順王府來要人,被關系不好的人跑到門上找戲子,賈政變得“又驚又氣”,“目瞪口歪”這是二氣;賈環(huán)造謠中傷,賈政神色變得“面如金紙”,“眼都紅了”,這是三氣。在打寶玉時,賈政的理由是“免得上辱先人下生逆子之罪”,“明日釀到他弒君殺父”之罪孽。挨打的三個方面的原因,歸結為一點,就是賈寶玉不愿意走仕途經(jīng)濟的老路。對于王夫人,主要通過動作和語言來表現(xiàn)。王夫人抱著寶玉,要求連自己也一同勒死,她說“今日越發(fā)要他死,豈不是有意絕我”,王夫人對寶玉的愛更多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寶玉是王夫人的命根子。王夫人失去寶玉也就在賈府失去了地位——母憑子貴。賈母不分青紅皂白,堅決不允許賈政打兒子。她以長者的身份和在賈府的至高無上的地位先發(fā)制人,以顫巍巍的聲氣說道:“先打死我,再打死他,豈不干凈了!”,面對賈政的辯解她神態(tài)是“冷笑”。他們?nèi)诵袨榈墓餐A仍然是維護封建的正統(tǒng)思想,只不過方式略有不同罷了。寶玉在賈政的淫威之下,始終未求饒,也沒有“悔改”的表示,正表現(xiàn)了他不屈服于封建勢力的一面;然而他沒有做出正面反抗,甚至不敢輕動一步,也顯示了他軟弱的一面。此處要引導學生學習文章中塑造人物形象的不同藝術手段,分析不同類型的人物不同的性格特點。
教師總結“賈政愛的無情,王夫人愛的無力,賈母愛的發(fā)昏”。
環(huán)節(jié)三:挖掘思想意義
這一環(huán)節(jié)圍繞文章的中心“挨打”展開,其中父子的矛盾是核心!鞍ご颉北旧硎且环N沖突,這種沖突表面看來是父子矛盾,是父親用他認為正確的方式教導兒子。但是這又不是一般的沖突,請學生結合《紅樓夢》的前后文、結合賈政對寶玉以一貫之的教育理念,來討論這種沖突的本質,那就是思想觀念的沖突,是賈政與兒子不同的人生理想、政治觀念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的產(chǎn)物。結合當時的社會背景,這種思想的沖突也不僅僅是這一對父子之間的沖突,賈政和寶玉代表的是一批人,是封建文化和反封建文化的斗爭,是正統(tǒng)文化與非正統(tǒng)文化的斗爭,賈政舉起棍棒,本身就預示著這一文化的沒落,何況他最后棍棒教訓的失敗?
拓展思考:請學生站在現(xiàn)代教育觀的角度看寶玉是否該挨打,這里一方面將封建文化與現(xiàn)代文化作一對比,使學生對封建文化及其腐朽沒落有更深理解,另一方面,可以引導學生對教育問題進行思考,提高他們的認識。
五說鞏固
小結:本文情節(jié)跌宕起伏,矛盾紛繁復雜,運用多種藝術手法刻畫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反映了封建思想與反封建思想不可調(diào)和的矛盾。
語文說課稿 篇4
一 、說教材
蘇霍姆林斯基的《致女兒的信》。這個單元只要講解對藝術的感悟,對親情、對愛情本質的詮釋,讓人感受豐富的思想情感。而本文是前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寫給女兒的一封信,面對正值花季的女兒,一個對愛情充滿好奇與遐想的少女。身為父親的作者并沒有選擇回避。但針對愛情這一個既深奧又簡單的問題,作者沒有采用教條式的說教,而是采用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故事去詮釋愛情的真諦。信中主要談了人的“精神性”與“生物性”的關系,強調(diào)人類高尚的愛情應該遠遠超越“傳宗接代”的目的。從中啟發(fā)和培養(yǎng)了女兒正確的愛情觀,因此這篇課文對于成長中的青少年來說具有很重要的教育意義。 結合單元教學要求和本課特點,依據(jù)新課標中的“知、過、情”三個維度,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以下三個方面:
1、知識目標,能正確讀寫本課的要求掌握的生字詞和有關作者的生平著作。
2、能力目標,整體理解文意,概括本文的主要內(nèi)容,提煉中心,把握文章的整體脈絡。
3、情感目標,品味重點段落所體現(xiàn)出來的思想感情和啟示,引導學生理解愛情的本質,進行適當?shù)那啻浩诮逃?/p>
由于本文的篇幅較長,段落較多,而且文章闡述的道理較抽象。因此我將本文的教學重點確定為以下三個方面:
1、 體會運用故事闡述抽象道理寫法的好處。
2、 通過討論去品味文中某些含義深刻的段落和語句。
3、 理解愛情的含義和本質,讓學生樹立正確的愛情觀。
二 、說教學重難點
因為初三學生的知識有限,加上自學能力較差,我將本文的教學難點確定為以下兩個方面:
1、 對一些意義較生澀,較抽象的語句和段落,學生理解起來會有一定的難度,這時就
需要教師及時的引導和講解,并將問題細化。
2、 學生正處于生理和心理轉變的特殊階段,缺乏充分的生活經(jīng)驗,對愛情本質的理解
會有所困難。
三 、說教法和學法
古希臘學者普羅塔戈說過:“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點燃的火
把。”根據(jù)素質教育和創(chuàng)新教育的精神,再結合本篇課文的實際特點,確定了本課教法的指導思想是:想方設法引起學生的注意,引導學生積極思考,熱情參與,獨立自主解決問題;诖,我確定了以下教法(講授法和提問法)和學法(討論法和自主探究法)。
四 、說教學過程
為了完成教學目標,解決教學重點,突破難點,課堂教學我準備按以下五個環(huán)節(jié)展開。
環(huán)節(jié)(一)、創(chuàng)設情境 導入新課
我將導語設計為如下:人類自有史以來,愛情一直被傳唱不衰:地老天荒、?菔癄,這是關于愛情的.成語;牛郎織女、天仙配,這是關于愛情的傳說;“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這是關于愛情的詩句;還有愛情的俗語:醉過方知酒濃,愛過方知情重? ?同學們,人在花季,多彩的心事正困擾著你,那些令人魂牽夢縈的情思正等著你長大,你真正懂得愛情的真諦嗎?到底什么是愛情?大家也許能從蘇霍姆林斯基<<致女兒的信>>中得到啟示。這時我再抓住時機播放同學們熟知的歌曲“泰坦尼克號”,讓大家對本文產(chǎn)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這時我再順利的過渡到“環(huán)節(jié)2、自讀感知 落實基礎”
環(huán)節(jié)(二)、自讀感知 落實基礎
新課標對學生的閱讀要求是: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nèi)容。因此,我設計了 “自讀感知,落實基礎”這一環(huán)節(jié) 。此環(huán)節(jié)力圖將學生置于閱讀的主體地位,以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出發(fā)點,學生邊讀邊思考,在聽讀中理清思路,鍛煉學生的概括能力。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 我先請學生借助注釋和工具書解決文中提出的以下字詞讀音及意義問題:
繁衍yǎn 忐忑tǎntè 一抔黃土póu 無與倫比lún
怒不可遏è 佇立zhù 一幢zhuàng 麥穗suì
忐忑:心神不定;癁闉跤校鹤兊檬裁炊紱]有,指全部消失或完全落空。
無與倫比:沒有能比得上的。
怒不可遏:憤怒之極,不可抵制。
真諦:真實的意義或道理。
繁衍:逐漸增多或增廣。
然后我再有針對性的對某些容易讀錯的生字詞進行指導,例如(抔)。這就為學生閱讀文本掃清了障礙,也體現(xiàn)了語文學科工具性的特點。
接下來,我再適時對作者作出以下介紹:
瓦西里?亞歷山德羅維奇?蘇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烏克蘭卓越的教育家、教師、思想家和作家。他的全部著作都是面向教師、教育家、教育者、父母和自己孩子們的。瓦?亞?蘇霍姆林斯基的作品在烏克蘭國內(nèi)人人皆知并喜愛,而且在國外許多國家也被廣為出版,如眾所周知的《我把心給了孩子們》《公民的誕生》《給兒子的信》以及某些論文和小故事。
最后,我將請學生默讀一遍文章,以便同學了解文章內(nèi)容。自然也就解決了教學重點, 環(huán)節(jié)(三)、整體感知 梳理結構
新課標中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边@樣,自然的就過渡到“整體感知 梳理結構”這個環(huán)節(jié)。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先提出這樣一個問題:
請同學們用自己的話簡單復述文中的故事。
再讓同學分成小組分析和討論如下問題:
1、上帝在創(chuàng)造了人后,三次來到人間,每次都分別看到了什么?每次看到的變與
沒變的又分別是什么?
2、瀏覽課文,在1~4段:女兒提出問題及“我”(父親)對此的態(tài)度;5—24段:回憶從前祖母給“我”講過的故事,得出愛情是什么的答案;25段:告訴女兒該如何對待愛情。
3、“我”為何沒有正面回答女兒的提問,卻說到了“我”少年是所聽到的故事?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4、文中的上帝面對人的愛情有何表現(xiàn)?為何多次寫到上帝的態(tài)度?
提出以上問題,可以讓學生在積極思考和討論中,深入淺出,加深理解和體驗,并對文章有所感悟,從而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進而解決教學難點。
環(huán)節(jié)(四)、拓展延伸 解讀推究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將展示蘇霍姆林斯基在寫給他女兒的另一封信中這樣的一段話語:人的愛情應當是不僅是美好、誠實、堅貞的,同時也應該是理智和慎重的、機警和嚴肅的,只有那樣的愛情才能帶來歡樂和幸福。
蘇霍姆林斯基的女兒年齡差不多和同學們一樣大,他其實是在暗示女兒應當如何善待愛情。這樣我就提出這樣一個問題:
根據(jù)文章中提到的愛情的本質,再結合中學生早戀的現(xiàn)象,談談你們的看法。
最后,我再做簡單的總結:愛情很美,可中學不是戀愛的季節(jié),過早的摘取戀愛的果實,品嘗到的不是愛情的甜蜜,而是酸澀。就像文中所說:做一個幸福的人,只能是在你成為有智慧的人的時候。這時我再送給同學們一句話:把握應有的愛是幸福的,放棄不應有的愛是輕松的。
環(huán)節(jié)(五)、課后作業(yè) 鞏固知識
一節(jié)好課的結束應該是學生課外閱讀的開始。因此我布置了這樣一個作業(yè):
請同學們就自己所知道的愛情故事,如:牛郎織女、天仙配等。談談自己對愛情的感受,并寫一篇500字左右的感悟。
語文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
《ao ou iu》是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第一冊漢語拼音的第十一課。本課配有1幅大圖和5幅小圖,大圖是配合教學的情境圖。圖上畫有海鷗、穿棉襖的小朋友和游泳健兒這幾種景物物,在圖中相應的位置上出現(xiàn)了aoouiu三個復韻母,畫面情境是:在江面和江邊,一群游泳健兒在破冰游泳。海鷗在江面上邊飛邊叫。幾個孩子在岸上一邊觀看,一邊一個勁兒地鼓掌“加油”。另5幅插圖分別位于復韻母aoouiu的上面,是這三個復韻母的表音表意圖。左上和右上的兩幅畫的是大刀和小橋,在這兩幅圖中,圖意有助于學生練習拼讀含ao的雙拼或三拼音節(jié),左下一幅畫的是花狗,左下一幅畫的是氣球,又有助于學生練讀含ou或iu的雙拼音節(jié)。4幅插圖都意在強化學生的注意和記憶。最后一幅橫幅圖是幫助學生認讀拼音句和14個音節(jié)中的9個含ou或iu的帶調(diào)音節(jié),并在饒口令訓練中提高口舌操作能力,激發(fā)起濃厚的學習興趣。
(2)教學重、難點音。
根據(jù)本組的讀寫訓練重點,教學漢語拼音《ao ou iu》時,我把引導學生“讀準aoouiu三個復韻母的音,認清字形”為學習重點,引導學生學會“aoouiu”三個復韻母的四聲及其標調(diào)規(guī)則并以讀出帶調(diào)韻母的音為難點,關鍵要指導學生讀準二三聲的音。
。3)教學目標
根據(jù)新大綱對小學低年級的具體要求,結合本單元的訓練重點,我制定了以下幾條教學目標:
1、學會“ao ou iu”3個復韻母,讀準音,認清形,正確書寫。
2、學會“ao ou iu”3個復韻母的四聲,能正確熟練地讀出帶調(diào)韻母的音。會讀三拼音節(jié),會讀拼音詞。
下面就來說說本課的教法和學法。
二、說教法
情境教學法
陶行知曾說過:“作者胸有境,入境使于親”,教師只有在這種教學過程中想法設法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具體、生動、形象的情境,并通過恰當?shù)姆绞桨褜W生完全帶入這個情境之中,才能讓學生在具體情境的啟發(fā)下有效地進行學習。教學本課時,我就通過生動的語言,豐富多彩的圖片及做游戲等多種途徑,努力營造一個和諧、寬松的教學氛圍,以喚起學生情感的共鳴,讓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掌握了新的知識。
三、說學法
。1)觀察法
本課配有多幅插圖,在教學過程中,我讓學生通過觀察圖畫,發(fā)現(xiàn)圖與字母之間的聯(lián)系,達到認讀記憶音和形的目的。
(2)自學嘗試法
著名的教育家葉圣陶曾經(jīng)說過:“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因此,在教學完各字母的讀音后,我就放手讓學生通過觀察,自學各字母的書寫格式以及筆畫順序,把主動權還給學生,不斷培養(yǎng)他們的自學能力。分頁標題#e#
四、說教學過程
。1)復習舊課
1、抽讀字母卡片
2、聽寫aoe
(2)學習復韻母的讀音和寫法
1、指導觀察情境圖
提問: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圖上有哪些正在干什么?他們在干什么?你從哪兒看出來的`?(運用質疑的方法,引入新課學習,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發(fā)揮想象,隨意說,然后教師再小結圖意。)
2、教學語境歌:(身穿鴨絨襖,拍著小手笑。游泳健兒不怕冷,海鷗邊飛邊叫好)同時通過談話,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讓學生懂得別人在有困難時,我們要主動幫助。
3、教學ao ou iu
、俳虒Wao的讀音
出示棉襖圖,告訴學生:“襖”是第三聲,如果把它改為第一聲,讀音就像ao了,并讓學生說說它是由什么字母和什么字母合起來的。接著運用示范讀、跟讀、齊讀、“開火車”讀等方式鞏固ao的讀音。還運用了生動的故事讓學生理解了標調(diào)規(guī)則。
、诮虒Wou
ao指導學生看海鷗圖,指名說“鷗”該怎么讀?如果把它改為第一聲,讀音就像ou了。并讓學生說說它是由什么字母和什么字母合起來的。幫助學生記憶字母的形。再鞏固標調(diào)規(guī)則,最后進行多種形式的讀。
、廴缓筮\用同樣的方法教學iu
(3)鞏固練習
在鞏固練習中,我一共安排了兩項:
1、通過玩“開火車”的游戲,抽讀字母卡片,唱《拍手歌》。
2、課間操。
3、玩“捉迷藏”的游戲。
4、玩頭飾找韻母的游戲。
5、描紅。
語文說課稿 篇6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我說課的內(nèi)容是《散步》的教學設計。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教學理念、學生分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等五個方面來進行說課。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簡析。(本說課內(nèi)容在學科知識體系中所處地位和作用)
莫懷戚的《散步》這篇課文是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的一篇自讀課文,文章記敘了一家三代人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的“生活細節(jié)”,滲透著濃郁溫馨的親情。表達一個大主題——互敬互愛、珍愛親情、珍惜生命。第五單元的學習要求是要在整體感悟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注意語言的積累和運用,并學習朗讀和圈點勾畫。所以,教學這篇《散步》,要在學生學習前面課文所掌握的方法的基礎上,在老師的啟發(fā)指導下,學生的合作探究過程中,學生運用所學方法,繼續(xù)鞏固單元要求。
2、教學目標。
通過對教材的分析,根據(jù)七年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新課標,我確定的三維目標是:
①知識與能力:準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揣摩詞句含義,品讀文章清新質樸的語言。
、谶^程與方法: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讓學生學會閱讀,理解,品味一篇美文,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矍楦袘B(tài)度與價值觀:引導學生用心去發(fā)現(xiàn)感情、感受親情并珍愛親情,做一個富有愛心的人。
3、教學重難點。
根據(jù)教材特點、教學目標及學生的實際,確定教學重點難點分別為:
。1)重點:
、俑惺芪恼聺鉂庥H情,增強學生的家庭責任感。
、谕高^文章淺顯質樸的語言,品味文章深刻含蓄的意蘊。
(2)難點:
、劾斫馕恼伦詈笠痪湓捤哂械南笳饕饬x(“我背上的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保
4、教學關鍵點:
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話所具有的象征意義。
5、突破方法:
通過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喚起學生對家庭生活的溫馨回憶,通過教師配樂朗讀、教師指導朗讀、學生誦讀等環(huán)節(jié),使教師、學生、文本三位一體,使整個課堂氤氳在濃濃的親情及和美溫馨的家庭生活氛圍之中。這樣,學生就能沉浸于文本,培養(yǎng)了學生良好朗讀習慣的同時自然而然地突破了文章的重難點。
通過組織“鮮花獻給可敬的人”這樣一個語文活動,讓學生深入文本,通過對文字作細致揣摩,感悟文章的語言魅力。然后通過小組討論或班級交流方式,對文字進行深刻體味,品味其蘊涵的深刻的思想情感。
二、教學理念。
語文課程的性質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yǎng);語文課程必須遵遁語文的特點;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學習方式應得到積極的提倡和踐行;語文課程還必須容納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并有助于學生與課程文本的互動。
根據(jù)以上要求,我確定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理念:動情朗讀,探究內(nèi)涵,體情悟道。
三、學生分析。
七年級學生擁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活潑好動,不喜歡被動地接受知識。缺乏良好的觀察生活的品質,對生活缺少體驗。初步具有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能力。
四、教法學法。
七年級學生已初步具有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能力。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采用以下教法和學法:
(一)教學方法:
1、情境導入法:運用多媒體技術創(chuàng)設情境,營造與文章內(nèi)容相吻合的濃厚的親情氛圍。
2、誦讀教學法:貫穿朗讀教學指導,讓學生在朗讀中感受理解親情美,欣賞語言美。
3、多媒體輔助教學法:運用多媒體,幫助學生理清思路,增強直觀性,體現(xiàn)人文性。
4、語文活動式教學法:結合七年級學生活潑好動的特點,設計語文活動“鮮花獻給可敬的人”,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在活動中提升對文字的感悟能力。
。ǘ⿲W法指導:
1、圈點勾畫。讓學生勤動筆墨,養(yǎng)成良好習慣。
2、朗讀感悟。抓住關鍵語句反復朗讀,從中體會思想感情。
在學習時,我認為要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五、教學過程:
。ㄒ唬┣榫皩耄秩居H情(約三分鐘)。
播放歌曲《讓愛駐我家》,通過優(yōu)美的旋律和詩化的歌詞,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引發(fā)學生對“家”進行認真審視,從而架起文本與生活有效溝通的橋梁。然后請學生自由發(fā)言,暢談對“家”的理解。
。ǘ├首x課文,感悟親情(約八分鐘)。
1、聽讀課文,初步感受親情。
教師范讀,學生聽讀,整體感知文本,用簡練的語言講述散步過程,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
2、學生朗讀課文,要求:準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聽”和“讀”是學生接觸課文的開始,也是學生自主與文本進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所以,在這一過程教師要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讓學生深入到文本中去,理解文本、品味語言而不要流于形式。)
3、檢查閱讀效果:(屏幕顯示)
A、散步的人有哪些?
B、散步的季節(jié)呢?
C、散步的地點?
D、散步中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E.結果如何?
。▎栴}宜簡單,學習起步階段要盡量讓每個學生感受到成功的愉悅。梳理內(nèi)容的目的是提醒學生初讀文章時應該關注的要點有哪些,也是讓不同程度的學生拉近距離,為下一步的學習活動提供一個共同的平臺。)(學生回答,教師點撥)
。ㄈ┚x課文,探究美點(約二十分鐘)。
1、用你最喜歡的方式朗讀,從文章中找出你認為寫得最精彩的地方。
2、采用“我最喜歡的是,因為它美在——— ”的句式,談談你喜歡的理由。(語文學習的要義之一就是學習語言,設計這一環(huán)節(jié)的目的是要在體會文章人性美的基礎上探尋語言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3、課堂活動設計:鮮花獻給可敬的人。
多媒體展示:假如你有一束美麗的鮮花,請你把它獻給文中的某個人物,你將獻給誰?請你結合文中描繪人物言談舉止和心理活動的語句,說說你獻花的理由。
。1)學生閱讀可以進行小組間的合作。
。2)交流反饋。學生自由表達自己的.見解,教師點評。
。3)學生的解答可能有以下幾個方面:
、倏梢垣I給文中的“我”,因為他孝敬老人,有家庭責任感,在處理家人的分歧時講原則,不寵愛孩子。
②可以獻給文中的“妻子”,因為她賢惠、明理,孝敬老人,尊重丈夫。
、劭梢垣I給文中的母親,母親慈祥善良、善解人意,疼愛孫子。
、芸梢垣I給文中的孩子,他聰明活潑,也很懂事。
。4)一個散步中的分歧,在一家人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關愛中消除了,于是他們共同走向了那條開著金色菜花、長著整齊桑樹、閃著粼粼水波的幸福小路。請同學們齊讀文章最后一段,感受一家人的溫馨幸福。
。ㄋ模┩卣归喿x,升華親情(約八分鐘)。
1、多媒體展示作者寫作本文的契機之一,為學生閱讀思考文章最后一句話的深刻內(nèi)涵作鋪墊。
我與來西南政法學院進修中國民事訴訟法的美國漢學家柯爾特先生相熟后,常就中西文化的異同進行淺層次交談。出我意料的是他對中國文化的“孝”大加贊賞,說中國人的敬老愛幼,是“文化的精髓”,又說英國哲學家培根說過,“哺育子女是動物也有的本能,贍養(yǎng)父母才是人類的文明之舉”,這個,全世界數(shù)中國人做得最好。他還同我一起去看過中央電視臺舉辦的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說這種“由政府出面召集,全國像一家人在過年的事,在美國是不可想象的”。
2、朗讀理解課文最后一句話的深刻含義。
“我蹲下來,背起了母親,妻子也蹲下來背起了兒子……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wěn)穩(wěn)地,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
通過反復誦讀這句話,教師適時點撥,使學生明白“母親”代表老一輩,“兒子”是年幼的一代。“我和妻子”正是人生的中年,要背負起贍養(yǎng)老人,撫養(yǎng)下一代的責任。家庭是社會的縮影,一個家庭是這樣,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又何嘗不是這樣呢?
2、多媒體播放中央電視臺的公益廣告《將愛心傳遞下去》,讓學生觀看體會中年人的愛心力量。
。ㄎ澹┱嬲\行動,抒發(fā)親情(約二分鐘)。
家因為有了深深的愛而溫馨,家庭生活因為有了濃濃的親情而美好;丶覟樽约旱母改浮⒓胰俗鲆患拢捍反繁、揉揉肩、洗洗腳……幫助父母做點家務,陪父母散散步……
打個電話告訴家人,你很愛他們。(教材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橋梁,是已知與未知的中介,學習過程中,認真研究教材是必要的,但是學習課文又不能局限于教材。課內(nèi)外結合,以外促內(nèi)是學習語文的好方法。)
。┛偨Y全文,表達祝福。(約二分鐘)
親愛的同學們:家,是一個幸福的搖籃,需要我們用心靈來呵護。家,更是一副沉沉的擔子,需要我們每個人用責任來擔當。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撐起一片愛的天空,營造一個幸福的家園。老師把下面這副對聯(lián)送給大家,讓我們所有的家都永遠充滿愛,永遠洋溢著濃濃的親情。
上聯(lián):全家四口早春散步互謙讓,下聯(lián):祖孫三代風雨人生相依偎。橫批:相親相愛。
。ㄆ撸、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的原則是既要簡潔、形象、直觀,又要體現(xiàn)教學內(nèi)容的要點,突出教學重難點,因此本節(jié)課的板書設計為:
散步
莫懷戚
尊老
母親
整個
我愛妻子
世界
兒子
愛幼
我的課說完了,謝謝大家!
語文說課稿 篇7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我說課的內(nèi)容是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第六課《胖乎乎的小手》,
一、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nèi)涵對人們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我重視了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nèi)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 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我想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yǎng)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是語文實踐。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因而,在設計胖乎乎的小手這課時,我注意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教材,包括利用自讀、互讀、評讀來完成這一目的,我還通過想象、感受、課件展示、搜集信息等形式來達到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能力這一目的。
二、說教材
《胖乎乎的小手》是人教版語文一年級下冊第二組教材的一篇課文。這組教材圍繞著“家庭生活”這個專題進行編排,旨在教育學生孝敬長輩、關愛家庭的每一個成員。這篇課文小中見大,通過一張畫巧妙地夸獎了蘭蘭從小愛勞動、關心長輩的好品德,文中充滿了家庭的溫馨情感,內(nèi)容和語言都貼近兒童生活實際,對學生有很好的啟發(fā)和教育作用。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認字和朗誦課文,難點是在交流感悟中懂得文中蘊含的道理。
三、說教法:
取得良好教學效果的途徑之一是設計合理的教法。根據(jù)教材及學生的特點,我主要采用講授法、啟發(fā)式結合的教法,一年級學生主要依賴于直觀性的教具進行思維。動手觸摸讓學生手腦想象,更有利于學生思考問題。因此,我將遵循直觀性、抽象性性相結合的教學原則,在教學中采取課文扶、生字半扶半放的教法,充分體現(xiàn)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雙主”活動。
四、說學法
在教學活動中,學習的主體始終是學生,為了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語文的興趣,真正做到課堂教學面向全體學生,依據(jù)新的課程標準,本節(jié)課在學生學習方法上力求體現(xiàn)以下4點:
1、在具體的情景中動手觸摸、進行大膽合理想象,學習體會人物的想法,讀出感受,加上評讀,體驗朗讀有語氣的成功及快樂彌補不足。
2、在自己學習的基礎上,開展小組合作交流活動,通過討論、交流完善自己的想法,學習識字方法。
3、通過靈活,有趣的練習,如:利用識字比賽鞏固識字,如:自讀、指名讀、等提高朗讀能力。
4、聯(lián)系生活實際解理解人物語言,培養(yǎng)尊敬長輩的美德,有幫助長輩做事的愿望和行動。
五、說教學目標
根據(jù)低年級閱讀教學的目標及課文特點,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如下:
1、認知(知識)目標:
(1)認識“胖”等13個生字,會寫“看”等6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力目標:
(1)繼續(xù)培養(yǎng)獨立識字的能力。
(2)培養(yǎng)有感情朗讀課文的能力。
(3)初步培養(yǎng)學生積累運用語言的能力。(針對課后的“說說做做”)
3、情感目標:
培養(yǎng)尊敬長輩的'美德,有幫助長輩做事的愿望和行動。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本課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以讀為本,讓學生在讀中感悟,懂得要孝敬長輩,主動幫長輩做事,積累語言,培養(yǎng)語感,讀好疑問句和感嘆句,以達到提高語文素養(yǎng)的目的。
六、說教學過程:
(一)、活動激趣,導入新課:上課開始就用謎語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片刻激起了學生們學習的興趣,使學生自覺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同時揭示課題,在揭示課題的同時板書手,然后在通過活動,看手、畫手、夸手等活動引出胖乎乎的,接著板書胖乎乎的,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就是——《胖乎乎的小手》,請大家一起讀一遍。(齊讀課題)這時學生開始齊讀課題。然后在緊扣課題質疑: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呢?
1、看手:請學生伸出小手,看看誰的手是胖乎乎的。
2、畫手:請學生上臺,把手壓在黑板上用粉筆畫輪廓。
3、夸手:說說自己的小手能做什么,夸夸自己的小手。
4、揭示課題,學習“胖”字。
5、扣題目質疑: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主要是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入手,使他們在無意中轉入正題;扣題目質疑設置懸念,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自主識字
1、黑板上的這雙小手是XXX的,我們課文中的小手是誰的呢?全家人為什么會喜歡這雙小手呢?請同學們自己輕輕地讀一遍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你認為比較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一邊讀一邊思考老師剛才提出的兩個小問題。(學生自由讀課文)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主要是讓學生對課文有一個初步的了解,讀準字音,對生字有一個初步的印象。
(三)合作交流
在學生讀完課文之后,在進行識字交流,向同學展示自己的識字成果,分享成功的喜悅。但傳統(tǒng)的卡片抽讀式的生字交流往往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我采用猜字游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最短時間內(nèi)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結合游戲“摘蘋果”,更增強了學生的識字興趣。還有一些比賽讀的形式更加激勵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先課件出示帶拼音的詞語,讓學生認讀 然后去掉拼音讀,在進行游戲讀,然后再把生字放回到課文中,認真讀一讀,標上自然段的序號。在學生識記生字之后,學生比較累,開始有些注意力不集中的時候,我穿插了《拍手歌》,既符合本次教材《胖乎乎的小手》這個內(nèi)容,也活動了學生的手腳,又能讓學生更加集中注意力,可謂一舉三得!
設計意圖: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里,學生對生字的學習,由詞到字,再回到課文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逐漸建立字形與字音之間的聯(lián)系。)
(三)、細讀課文,揣摩感知
1、請六名同學分別讀一個自然段。
過渡:通過讀,大家了這雙小手是畫在了一幅畫上,全家人都喜歡這幅畫,他們是怎么做的呢?請一個同學讀1、2段。
2、反饋:他們看了又看,把畫貼在了墻上。
3、爸爸把畫貼在了墻上,為什么全家人都喜歡呢?自己讀一讀3-5段,邊讀邊想。在學生匯報的時候緊接著就板書幫、替、給等字。
(設計意圖:讓學生邊讀邊想,然后引導學生通過合作交流、朗讀感悟、教師點撥來解決問題。既教給學生邊讀邊想的讀書方法,又培養(yǎng)了學生初步質疑、解疑的能力。)
4、說一說手能干什么?再讀讀3-5段。
讓學生自己選擇喜歡的方式讀一讀,在讀中體會
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部分多讀幾遍;再讀給大家聽,然后引導全班進行評議(舉例說明)。這種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的方法,能逐步培養(yǎng)學生對語言的感悟、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
5、把上面的句子改換為用“因為……所以……”來說一說家人喜歡蘭蘭的畫的原因。
6、想一想,蘭蘭是個什么樣的孩子呢?
7、讓學生在前面學習的基礎上想想,課題上的“胖乎乎”還可以換成什么詞?
8、分角色朗讀課文。誰愿意來扮演爸爸、媽媽、姥姥來讀一讀他們的話。
分四人小組演一演這篇課文。
(四)、鞏固延伸:
出示課后練習:我替爸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給媽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guī)屠蠋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為大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結合課文內(nèi)容,讓學生體會“替、給、幫、為”幾個字能表達相同的意思,同時,培養(yǎng)學生尊敬長輩的美德,有幫助長輩做事的愿望和行動,使學生的思想得到提升。)
【語文說課稿】相關文章:
語文《荷花》說課稿10-11
語文《觀潮》說課稿06-25
語文《鯨》說課稿05-17
語文說課稿06-12
語文說課稿模板11-14
小學語文說課稿11-20
小學語文《畫》說課稿07-02
坐井觀天語文說課稿06-17
(熱)語文《觀潮》說課稿06-26
語文《我的母親》說課稿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