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讀書心得
當(dāng)在某些事情上我們有很深的體會時,好好地寫一份心得體會,這么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jìn)步。那么好的心得體會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活著》讀書心得,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活著》讀書心得1
《活著》是作家余華的代表作之一。這本書講述了一個人一生的故事,這是一個歷盡世間滄桑和磨難老人的人生感言,是一幕演繹人生苦難經(jīng)歷的戲劇。主角福貴是一個出生在地主家庭的敗家子,嗜賭成性,最終輸光了家業(yè)一貧如洗。后被俘虜,歷經(jīng)波折,最終回到家鄉(xiāng)。回到家鄉(xiāng)后,他才知道母親已經(jīng)過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帶大了一雙兒女,但女兒不幸變成了啞巴。
真正的悲劇開始漸次上演。家珍因患有軟骨病干不了重活;兒子因與縣長夫人血型相同,為救縣長夫人抽血過多而亡;女兒鳳霞與隊長介紹的城里的偏頭二喜喜結(jié)良緣,產(chǎn)下一男嬰后,因大出血死在手術(shù)臺上;鳳霞死后三個月,家珍也相繼去世;二喜是搬運工,因吊車出了差錯,被兩排水泥板夾死;外孫苦根隨福貴回到鄉(xiāng)下,不料卻被半斤豆子撐死……生命里難得的溫情被一次次親人的死亡撕扯得粉碎,只剩得老了的福貴伴隨著一頭老牛在陽光下回憶。
《活著》就這么用一個老人講故事的方式描述了自己悲慘的.一生,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過多的修飾。越是這樣,越能讓我在讀的過程中潸然淚下,越能引起靈魂的震撼?赐曛螅X得心情是沉重的,悲傷的,一直被作者有意無意制造的死亡陰影籠罩著。但是,故事的主人公福貴在接二連三的重大打擊下,并沒有呼天搶地,一蹶不振。雖然命運如此,福貴卻仍能堅強(qiáng)樂觀的活著,這是怎樣一種境界。福貴雖然生活貧苦,親人一個個離他而去,但是他依然友好的對待這個世界,并沒有抱怨什么,也從來沒放棄過希望!盎钪,這兩個字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于喊叫,也不是來自于進(jìn)攻,而是忍受,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zé)任,忍受現(xiàn)實給予我們的幸福與苦難、無聊與平庸。
生活,是平淡的,這種平淡需要我們用一顆平常心去面對生活的一切成敗得失。生活中或許會遇到苦難,遇到艱難,但是,無論遇到什么不如意,想想福貴的堅強(qiáng)和豁達(dá),就會覺得其實不算什么。很多人在人生中困惑,或許是因為他們把人生復(fù)雜化了。其實,活著,是最簡單化的人生,它沒有功名利祿也沒有喧囂浮華。而我們,更應(yīng)該珍惜當(dāng)下的幸福,就像作者說的: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
《活著》讀書心得2
童年,在許多人的印象中是美好的,可是在作家余華的著名小說《活著》中的三個孩子都過著苦難的童年,在那個年代的孩子和現(xiàn)在的'孩子不能比,經(jīng)濟(jì)不好,條件不好,甚至連肚子也填不飽。
書中的三個孩子,分別是鳳霞,有慶,苦根。鳳霞是一個女孩子,為了讓自己的弟弟有慶能上學(xué),被迫到別的有錢人家去干活。有一次,在三年大饑荒的時候,為了不被別人搶走一個地瓜,差點出人命。有慶是鳳霞的弟弟,冬天時為了不磨壞一雙布鞋,天天都赤腳跑到學(xué)校,又赤腳跑回家。有時空了就會幫父親干點活。最不幸的是苦根,因為家里窮,以前沒有零食吃,有一天苦根生病了,外公給他炒了一大盆豆子當(dāng)零食,他吃多了,最終被撐死了。上面三位孩子的苦難生活和現(xiàn)在美好的生活根本沒法比。
在現(xiàn)在,就拿吃飯來說,書中的孩子為了一個地瓜會跟人拼命,聽到有粥喝會高興得跳起來等,都表現(xiàn)了那時食物的珍貴。再看看現(xiàn)在,吃飯不僅僅是吃飽了,有些孩子只喜歡吃昂貴的肉或一些山珍海味,只有個別不挑食的孩子。就是這樣,有些孩子經(jīng)常吵著鬧著去大酒店,大飯館吃飯,對一些自以為不好吃的菜指指點點。要是在過去,這些“不好吃的菜”一定是美味佳肴。
這么美好的童年,這么愉快歡樂的童年,有些孩子還會連連叫苦,他們有真正體會到這些過去孩子的苦難嗎?沒有!我們從現(xiàn)在一直到將來,我們一定要珍惜現(xiàn)在的美好,不能再浪費糧食和資源了,否則將來我們會變得痛苦。
《活著》讀書心得3
六十年動蕩造就了福貴悲慘的一生,一次次遭受厄運的打擊,令人無法喘息,而他卻一次次選擇堅強(qiáng)的活著。第一次厄運是他兒子有慶的死,一個五年級學(xué)生,多么鮮活的生命,卻在一次義務(wù)獻(xiàn)血時,出現(xiàn)醫(yī)療事故而死亡。
第二次厄運是他女兒鳳霞的'死,鳳霞是個乖巧,懂事的女孩,卻因為一次高燒變成了聾啞人,她的人生在遇到偏頭二喜后有了轉(zhuǎn)機(jī),她得到了二喜的寵愛,生孩子之前的那段時光她是幸福的,可幸福的時光太短暫了,最終她的生命在生孩子時由于大出血嘎然而止。
可是厄運并沒有因此而結(jié)束,緊接著是身患軟骨癥一直臥床不起的妻子家珍去世,這時這個家只剩下福貴,二喜,還有年幼的外孫苦根(因他一出生就沒有了媽,爸爸又是個孤兒,他的命很苦,因此而得名)?傄詾槎蜻\不會再找上門來,可接踵而至的又是親人的離去,二喜在一次外出搬運時被水泥板砸中而身亡。
原本圓滿的家庭卻只剩福貴和苦根祖孫倆孤苦相依。日子雖然過得清貧但簡單,而簡單便也是一種幸福,但好景不長……那一年,苦根他才七歲,因為孩子生病了,福貴心疼他,于是鮮少地給孩子煮了一大盆豆子,結(jié)果孩子由于過度食用而撐死了,“是我,我害死了苦根,我是老湖涂。”他守著老月獨自懺悔。從此,他便自己活著,也只能自己活著,在“福貴”這只老牛的陪伴下孤獨的活著。
到此故事也就講完了,真不知道福貴憑啥勇氣活到最后?黃昏轉(zhuǎn)瞬即逝,黑夜從天而降,福貴守著時光如住常般活著,然后無懼地老去,原來,《活著》便是最好的幸運,活著就是生命的體驗,跡是最大的勇氣!
《活著》讀書心得4
余華的小說《活著》早就看過了,昨夜把張藝謀的《活著》也看了。人死了,哪怕你死的再驚天動地,轟轟烈烈,死得其所,不亦快哉,但和那些在無盡的痛苦不斷的打擊里堅強(qiáng)的活著的人相比,也是渺小不可見。人死很容易,但是活著很難。至少我是這么認(rèn)為的。福貴把整個家產(chǎn)輸?shù)袅,人也就換得了新生。但他的苦難也就開始了,先被國民黨的軍隊抓了,再又女兒成了啞巴,再又死了兒子,后來又死了女兒,無論什么樣的打擊,他,家珍,鳳霞,都在努力的活著。苦難沒有讓他們成才,有什么偉大的驚人的成就,但是,活著,活到不能不死,本身就是一種成就,莫大的偉大。電影一直充斥著一種悲苦的氣氛,同時也可以感到一種真實,一種感動,畢竟,那樣的人,無論那時還是現(xiàn)在,都占絕大多數(shù)。葛優(yōu)一直是我心中非常非常好的演員,但是,當(dāng)我看到他為鳳霞啞了說不了話而哽咽,他在有慶墳前哭的情景,就覺得,他后來的電影演的都太假了。沒有什么比他為他兒子女兒哭的場面更讓人動容。更真實。更感人。鳳霞,我看到她的笑臉,心里一陣痙攣,沒有誰比她更加美麗。女人,分漂亮和美麗,漂亮只是說她的臉,美就是側(cè)重她的心靈和人格。當(dāng)然,不可能完全悲苦,那樣誰都受不了的。也有一些溫馨的情節(jié),比如,鳳霞和二喜結(jié)婚,春生來送禮,家珍說,咱不要他的'禮,把禮退了。福貴大吃一驚,啊,這可是毛主席。春生送的是一幅毛主席的照相。結(jié)尾是福貴家珍二喜和饅頭一塊吃飯的感人情景。很讓人感動,平實的感動。一點也不虛假,不奢華。讓人羨慕。活著就是偉大,活著就有希望。這些我只是針對電影說的,小說我就不多說了。小說比電影好很多,電影和原著有不小的出入。但也不可否認(rèn)電影的優(yōu)秀。
《活著》讀書心得5
“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
“我們都是這個世界的迷路者,我們都是按照自己認(rèn)定的道路尋找方向,也許我們是對的,也許我們錯了,或許有時候?qū)α,有時候錯了。
剛開始看這本書,同事告訴我,結(jié)局大家都死了,感覺特別壓抑,不太適合容易被情緒左右的我,我,還是看了。
看完這本書心情確實有點兒沉重,平靜的文字寫著生離死別,一輩子好像一天一樣,嗖的一下子從清晨大正午到午后到傍晚再到深夜,那個年代生老病死真的好常見好倉促。一直活著似乎是一件特別珍貴的事,但面對人生的大起大落依舊堅強(qiáng)的活下去在這個充滿壓力的時代似乎既殘忍又難得。
福貴,一個生活在四五十年代的富二代,是個老婆挺著孕肚跪在賭場求著不但不回頭還動手打人的浪子,是個不知人間疾苦隨便使喚人的少爺;嗜賭成性,百畝地產(chǎn)被敗光的他,衣服由綢緞?chuàng)Q為粗布,從轎子走進(jìn)天地,從少爺變成福貴,經(jīng)歷父親的的摔死,母親的病死,兒子有慶的被抽血而死,女兒鳳霞的難產(chǎn)而死,妻子家珍的軟骨病而死,女婿二喜事故而死,外孫苦根吃豆子撐死,朋友春生的自殺.....依然堅持活下來的他,敬畏他生命頑強(qiáng)的同時又感覺有點同情他,面對至親們突如其來的離開,依舊要獨自活下去。
鳳霞的`婚姻是比較觸動我的一個點,一次感冒致聾致啞,原本可以在適婚的年齡選擇合適的伴侶,卻不得不因為家庭,被送走幾次。幸運的是最后遇到了二喜,兩人雖然沒有在一起很久,但那段日子應(yīng)該是鳳霞短暫人生中的最快樂的時光吧。
沒有什么比時間更具有說服力了,因為時間無需通知我們就可以改變一切。特別喜歡一句話,“始于心甘情愿,終于愿賭服輸。”自己心甘情愿的事,結(jié)果好呢當(dāng)然皆大歡喜,結(jié)果不好呢,也沒有什么可遺憾后悔的。相反,就感覺特別沒勁。
《活著》讀書心得6
最近一段時間總是心神不寧,說不出所以然。我也曾認(rèn)真仔細(xì)思考,思考的結(jié)果是對于人生有點迷茫。也許我這樣說你會覺得我太矯情,但我真的是認(rèn)真的。
不得不想到哲學(xué),從前總認(rèn)為那是些沒什么用的東西,現(xiàn)在隨著年齡的增長,隨著閱歷的增多,越發(fā)覺得哲學(xué)是人類的根基,動搖不得!拔沂钦l?”“從哪里來?”“到哪里去?”……這些看似簡單的問題,真的值得每個人深思。人生的意義是什么?活著的意義又在哪里?為什么要活著?要怎樣活著?……一系列的問題,感覺我都快要成哲學(xué)家了。但愚鈍的我找不到答案,身邊的人也無法溝通,于是我試著從書中去找尋答案,多讀書,就是為了開闊眼界。
常聽說,現(xiàn)在的社會太浮躁,是的,我們行色匆匆,見面顧不得說上兩句話,卻在社交網(wǎng)絡(luò)上過分積極。信息爆炸的時代,一切都來得太快太突然,容不得你休息片刻。身邊不好的消息不絕于耳,某某出了事,某某母親身患絕癥,某某不幸離世……那些小時候陪著我長大的人們,一個個離世的消息讓我不禁打了一個冷戰(zhàn),原來生命竟是這般脆弱,那些活生生的人,那鮮活的記憶,一瞬間便不復(fù)存在,然而沒有了他們的世界依然正常運作,好像他們從不曾來過一樣。沒有誰是了不起的,沒有誰是這個世界上不可或缺的,離開誰這個地球都照樣轉(zhuǎn)動。那么,來與不來?意義又在哪里呢?
于是我害怕,害怕有一天我也將離開,可是我又不敢想。我猜沒有幾個人會竟然幻想與死神的約會吧?但這畢竟是每個人要面臨的問題啊,無非早晚。
很慶幸,之前去朋友家玩剛好看見陽臺上放了一本書——《活著》。咦!好像在哪里聽說過,好像說是挺好的值得一看。和朋友聊天的過程中,朋友講到《活著》雖然是日本人寫的`,但是里面的思想根基都是源于中國的古代思想,他還跟我提到了“宇宙法則”……聽得我很感興趣,于是就把書借回來讀。
的確,對于現(xiàn)在的我來說,很需要這樣一本書為我指點迷津,書中,稻盛和夫所講的理論其實都是我們知道的無外乎的那些老生常談的內(nèi)容。所以,不要把問題想得過于復(fù)雜,簡單一些,再簡單一些。越來老生常談的東西越是值得人深思。書中的很多觀點我很認(rèn)同,比如說“每一天都極度認(rèn)真”,我們總是暢想將來,將來我要怎樣怎樣,卻忘了萬丈高樓平地起,所有的將來都是基于今日。“明日復(fù)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痹(jīng)這是我的信條,何時我竟把它忘記,悔也悔也。往事不堪回首,都因過去不夠努力,不夠拼搏。
書中說“把珍貴的人生過得碌碌無為,是對生命的糟蹋。”是的,無所事事,碌碌無為,是在浪費生命。這樣的人生,很多人在這樣過,不知道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過一天算一天,這其中也包括我。
還好還好,讀了《活著》,或許我的思想會變一變。其實仔細(xì)想想,20xx年對于我來說是不平凡的一年,順利拿到教師資格證的我第一次參加招教就成功了,雖然背后付出了很多很多,但是都值了。我是幸運的,孩子兩歲了,我沒有自甘墮落,沒有隨波逐流,也許這次成功上岸就會改變我的一生,最起碼以后在孩子面前,我會是一個很好的榜樣。在別人眼里,我應(yīng)該是幸福的吧,家庭孩子都有了,如今事業(yè)也有了,教師,多么穩(wěn)定多么令人向往的職業(yè)啊,對于女人來說,當(dāng)教師應(yīng)該是最合適不過的了吧。但我認(rèn)為,這不是結(jié)束,而是剛剛開始。很多人認(rèn)為一旦上岸,從此衣食無憂,不需努力,每個月有固定的收入,基本的溫飽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我想,冥冥之中,上天自有安排。最初那個強(qiáng)烈反對當(dāng)教師的我,饒了好大一圈,最后還是繞回了原點。所以,就當(dāng)是命運的安排吧,既然選擇了,就好好干,努力干,花心思干,不要做一個普通的教書匠,努力成為一個教育家。我知道,這條路還有很長很長,也布滿了荊棘,但是我愿意去嘗試,一點一滴,用自己的努力慢慢來,不著急,能做多少是多少。
書上說“人生的意義在于提升心性,磨練靈魂!蔽艺f,既然來到這個世上,何不好好享受一番,認(rèn)真去度過生命里的每一天。我們無法預(yù)知生命的長度,但是可以擴(kuò)寬它的寬度。認(rèn)真去對待,去欣賞這個世界,去努力為這個世界做點貢獻(xiàn),不一定很大,一己之力即可,最起碼不要去傷害別人。
人,還是要多讀書的,尤其是像我這樣長得丑的,胡思亂想的時候就去讀書吧,聽聽不同的聲音,除去心中雜念,也是很好的選擇。我不想承認(rèn)我是馬上要步入30歲行列的人,就假如我能夠活90歲的話,人生也過去三分之一了,還剩下三分之二,容不得我浪費了,青春轉(zhuǎn)瞬即逝,不再回頭。如果說過去的20多年有什么后悔的事情沒?有!第一,讀書太少;第二,竟然沒有一技之長。所以,在接下來的歲月里我要彌補(bǔ)自己,最起碼多讀書,讓自己的大腦充實起來。
恩,胡言亂語之后心情好多了。讀一讀,寫一寫,胸中不再壓抑,甚是暢快。
《活著》讀書心得7
《活著》這本書我已經(jīng)看了兩遍了,這一次是看的第3遍,但不論是看了多少遍,這本書帶給我的震撼,是到目前為止其他的書所不能夠比擬的。
文中的主人公福貴,一生坎坷。曾經(jīng)作為地主家的兒子,他又嫖又賭,終是把家產(chǎn)都輸光了,一貧如洗,但他還活著,在家人的愛中活著。
而與活著相對的總是死亡,福貴爹的死給了福貴一個沉重的打擊,于是他開始扛起了家庭的重任。終于心悔改,生活看著比剛破產(chǎn)時要一天比一天要好,可是當(dāng)悲劇來臨,命運也便一發(fā)不可收拾。他先是被抓去當(dāng)了壯丁,好不容易逃了回來,卻發(fā)現(xiàn)母親已經(jīng)離開了人世,女兒也變成了聾啞人。之后兒子因為見義勇為,獻(xiàn)血過度死了。好不容易女兒找到了女婿,以為日子就這樣開始變好了,結(jié)果發(fā)現(xiàn),現(xiàn)實總歸是殘酷的,女兒在難產(chǎn)的時候離開了,妻子受不了打擊也死了。接著女婿又被一次劫難奪去了生命。本以為外孫會是自己唯一的希望,卻不曾想,小豆子竟然吃在豆子的時候被撐死了。但他還活著,只是這次沒有家人了——或許愛還在。
每一次看著福貴,在過著紈绔子弟的生活的時候,我都在想,不管他有著怎樣悲慘的結(jié)局,我大概也不會可憐他吧。但是當(dāng)看著他的親人一個一個離他而去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我的心軟了。我不止一次地在想,如果我是福貴,當(dāng)看到親人從我的身邊一個一個的離去,我能否扛得住,自己一個人能活下去嗎。
每一次看《活著》這本書,我都在想一個問題,為什么最后只有福貴一人(當(dāng)然還有一頭老牛)還活著,連他的孫子都沒有活下來?小豆子是富貴的`希望,可是作者連這一點希望都沒有給他。那他活著是為什么呢?又有什么意義呢?實質(zhì)上到現(xiàn)在我也沒有想明白這個問題,或許只有問余華先生,我才能得到一個答案。
如果非要讓我給自己一個解釋的話,我以為,活著是一個人的本能,當(dāng)一個人經(jīng)歷了太多的挫折,看過了太多的死亡,經(jīng)歷了太多的生死離別,才明白活著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真的只有當(dāng)人經(jīng)歷了生死才能知道,活著是一種奢望,也變成了我們生活的唯一信念。活著或許并不需要太多的意義,活著便是活著,就這樣好好的活著;钪娜瞬拍軓幕钪臇|西身上找到生機(jī)和快樂,只有活著才能夠見到光明,也只有活著才能夠擁有希望。
或許我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沒有生活在連活著都成為一種奢望的年代,但是我相信,當(dāng)我們遇到困難,當(dāng)我們遇到挫折,當(dāng)我們覺得自己快堅持不下去的時候,我們看這本書,想想自己,至少我們還活著,哪怕毫無意義,哪怕有再多的打擊,我們至少還活著,至少我們還有看見彩虹的期望,有沐浴陽光的權(quán)利。沒有任何一件倒霉的事抵得過“我還活著”,當(dāng)我們還活著的時候,我們便是幸運的。
“我知道黃昏正在轉(zhuǎn)瞬即逝,黑夜從天而降了,我看到廣闊的土地袒露著結(jié)實的胸膛,那是召喚的姿態(tài),就像女人召喚著他們的兒女,土地召喚著黑夜來臨!碑(dāng)黑夜已經(jīng)來臨,也就意味著白晝不會再遠(yuǎn)了,所以遇到困難,熬不過去的時候,想一想書中那句話:“你可千萬別糊涂,死人都還想活過來,你一個大活人可不能去死!
《活著》讀書心得8
一個從小在富貴中的少爺,一個不把別人放在眼中的風(fēng)流人物——福貴,他因為好賭被騙去了家財父親也被氣死了,但他卻因禍得福最最后絞幸的活了下來,他的老婆家珍一直陪伴在他身邊慢慢的用愛和自己的信念感化他,最終福貴終于被感化了,但是為時以晚,害得自己的家人受到苦日子。
當(dāng)我讀到家珍死去,這是我看到的所有生離死別中最寧靜的一段,也是最真切的一段,家珍沒有怨言,是那樣慈祥那樣平靜,我看到她無邪的純潔的心靈,她仿佛在凈化著一些"丑惡"的事物。福貴的女兒兒子相繼死去,最終連女婿也慘死在了鋼板下面,苦根也因為家中的貧窮最終被餓死了。看到福貴的'親人相繼死去我的心情也觸動了,留下了淚水。但是福貴也是可憐的上帝對他如此不公平,讓他的親人死去,只讓自己潦倒的一個走向生命的盡頭,也許這是他的"素命"吧!
親人的相繼離去使福貴變得不在是很新痛了,是他漸漸明白了,親人一只活在自己的心中,要讓自己好好的活下去,他買的老牛也是給予自己的自我安慰。
我對福貴的精神是十分贊賞的,他堅定的信念,背負(fù)著祖先留下的一句話,讓自己活下去。生老病死,我們都得一樣一樣地過,生命只不過是個過程罷了。我只是希望能按自己的意愿選擇一個方式,真實清醒并發(fā)自內(nèi)心的去實現(xiàn)它的價值,讓自己的路走的更長更遠(yuǎn)。
《活著》讀書心得9
《活著》是一本能給人力氣的小說,每每我面對劫難,快堅持不住的時候;福貴的形象卻總能在我腦海里揮之不去,賜予我無限力氣!
今日,忍不住又重讀一遍余華的《活著》了!
雖是重讀,但卻有著比第一次更劇烈更沉重的感情——讀的過程中忍不住落淚三次;分別是福貴的.女人家珍離世,福貴的女兒鳳霞離世,福貴的外孫苦根離世……
富貴這一生太苦太苦了,同時他又那么華蜜——
從地主少爺,到輸光家產(chǎn)的窮苦貧民,到目送親人一個個相繼離去,最終只得與一頭牛相依為命。
一次次的與摯愛之人永久別離,一次次的經(jīng)驗?zāi)ルy。在經(jīng)驗這些種種后;老人照舊活著,仿佛比往日更加瀟灑與堅毅。這得花多大的志氣去面對阿!很難想象出來……
同時他又是華蜜的,他所牽掛,所擔(dān)憂的都接連不在了,他在也不用擔(dān)憂誰,再也不用牽掛誰了。輪到自己死,安安心心死…… 文中,老人福貴是以微笑向一個生疏人講解并描述自己的一生而開展來的,我想這種微笑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是純粹的。
《活著》讀書心得10
人活著是為了活著本身,而不是為了活著以外的一切——余華
《活著》是余華的代表作之一。這本書主要講述了主人公福貴的一生,這是一部讓人讀得沉重的小說。主人公叫福貴,其實沒有福貴。
看完這本書,我覺得此刻所有的語言都是蒼白無力的。讀這本書令人恐懼甚至窒息。
福貴一次又一次地點燃了對美好生活的希望,但最終卻一次又一次地被打破。說他很幸運,他親自埋葬了所有的親戚,只有一頭比他大的病牛陪伴著他;說他不幸,他也經(jīng)歷了幸福,也經(jīng)歷了痛苦,經(jīng)歷了一切后仍然樂觀而堅強(qiáng)地生活。正如那句話所說,生活屬于每個人自己的感受,不屬于任何別人的觀點。沒有什么比活著更好的.了,也沒有什么比活著更難的了。
一部電影《活著》讓我們體會到了時代的變遷和社會的變遷。可以想象,在那個時代,有無數(shù)像福貴這樣悲慘經(jīng)歷的底層人,福貴只是一個有代表性的例子。
在和平時期長大,生活在城市里,我們很難設(shè)身處地去體驗福貴的感覺,但有一點是不變的,那就是要堅強(qiáng)地生活。往事隨風(fēng)逝去,只在心中留下一個清晰的印記。畢竟,時間仍然會使一切變得蒼白和無力!盎钪痹谖覀兊闹袊Z言中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喊叫或攻擊,而是來自忍受生活賦予我們的責(zé)任,來自現(xiàn)實給我們的幸福和痛苦、無聊和平庸。生活不可能總是一帆風(fēng)順,或多或少會遇到困難,但我認(rèn)為,正是因為困難,生活才有了深刻的意義。為活著本身而活,而不是為活著以外的事物而活。所以,好好生活,好好生活。
《活著》讀書心得11
讀完這本書,我哭了好幾次,淚水打濕了一大片枕巾。第一個讓我流淚的地方是有慶給他老師輸血時被活活抽死的地方。多么懂事、可愛的小孩,每天上學(xué)前、放學(xué)后都去割草放羊,羊就是他的另一半,而且還那么孝順好學(xué)!這不僅讓我想起了我的童年生活。我的童年也是和羊一塊長大的。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有慶被活活愁死的悲劇呢?我想可能是這個社會現(xiàn)實造成的吧!作為當(dāng)時的醫(yī)生,能救活縣長夫人是能得到好多好處的,而救不活卻可能招來禍患!而一個平常農(nóng)家孩子的命能值幾個錢?臭死了大不了賠幾個錢!在他們看來有慶的命就像一只羊、一頭豬,用得上已經(jīng)很好了!這不僅有讓我想起了幾年前看的一篇報道。同坐一輛車的農(nóng)民和工程師一塊出車禍死亡,工程時被補(bǔ)償了幾十萬,而農(nóng)民卻只有5000!難道工程師的命是命,農(nóng)民的命就不是命了嗎?為什么會有如此大的差距?為什么要分等級?為什么法律上寫著平等公平,而一邊又做出違背自己諾言的事?我并不是崇洋媚外的人,可在許多方面我們的確應(yīng)該向西方國家學(xué)習(xí)!
綜觀全文,當(dāng)富貴的父母、兒子、女兒、妻子、女婿和外孫相繼一個個去世時,他還活著!但它的活著比死更難,活著在那時需要膽量和勇氣!因為只要你活著就要承擔(dān)責(zé)任履行義務(wù),忍受貧困生活與精神的折磨!面對貧困的生活與親人去世的事實,我敢說有90%的.人會失去活下去的勇氣,會像縣長春生一樣選擇死亡。其實她那點打擊相比富貴又算得了什么?而現(xiàn)實生活中,受到打擊挫折如工作不順利、高考落榜、愛人趨勢等而選擇死亡的有多少人!他們不知道或者才是勇氣、才是勝利!他們的命不只屬于他們自己,還有父母等等!他們在這個世上還有未盡完的責(zé)任與義務(wù)!福貴親手埋葬了六個至親至愛的人。不知是命運對他的特別眷顧或是另一種懲罰,他活了下來。在歷經(jīng)了那么多另人難以想象的苦難之后,他學(xué)會了忍受,忍受生活的重壓。他只是很單純地為了活著而活著。
記得有那樣一句話:
生活就是人生的田地,每一個被播種的苦難都會長成為一個希望,他們就是我們的雙手。不管身上承受著什么,不管脖子上套著什么,不管肩上負(fù)載著什么!
所以或者是一種幸福也是一種煎熬!但不管怎樣,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是寶貴的!我們要像富貴一樣,不管發(fā)生什么,都要堅強(qiáng)的————-活著!
《活著》讀書心得12
作為一部作品,《活著》講述了一個人和他命運之間的友情,這是最為感人的友情,因為他們互相感謝,同時也互相仇恨。他們誰也無法拋棄對方,同時誰也沒有理由埋怨對方。他們活著時一起走在塵土飛揚(yáng)的道路上,死去時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泥土。
福貴的一生,經(jīng)歷了年少闊綽、家道敗落、戰(zhàn)爭離亂、賢妻早逝、兒女雙亡,最后只和一頭老牛相伴…這些苦難疊加于一個人的身上,確實顯得有一點戲劇化,但是很多時候,我們或許不必執(zhí)著于苦難本身的形式,于人而言,活著的痛苦經(jīng)常是一樣的,或殘陽如血,或黯然如塵,盡管苦難的形式會不同。
因為遠(yuǎn)離那些動亂的年月,因為并未真正有過困難和困頓,這個故事讀起來平淡中有些窒息,卻也不乏溫情和感動。
當(dāng)我們知道苦難是生命的常態(tài),煩惱痛苦總不離不棄時,也便沒有必要自怨自艾。正如我們終會明白,無論現(xiàn)時經(jīng)歷的是措手不及的幸福喜悅,亦或是無可告人的'艱辛苦難,只要繼續(xù)活著,它們中的大多數(shù)細(xì)節(jié)和感受都將被我們和時間一一遺忘,只留下蒼白的結(jié)果。而對那個結(jié)果,我們終將毫發(fā)無傷。
“有的人活著但他已經(jīng)死了,有的人死了但他還活著!边@句經(jīng)典我相信很多人都應(yīng)該聽過,《活著》這本書就完美的詮釋了這句名言。“福貴”作為主人公,他的人生經(jīng)歷就是這本書所圍繞的事件。半生福貴半生貧,最終明得終身理。文中有一段是寫福貴沉浸在賭博的漩渦中無法自拔,不知不覺的陷入了龍二的陰謀當(dāng)中最后輸光了家中所有財產(chǎn),讓一家人淪落為階下囚,表現(xiàn)出了當(dāng)時社會的人心險惡,但就是這樣慘痛的教訓(xùn)才讓福貴從黑暗當(dāng)中一點一點的給拉了出來,一次一次的慘痛經(jīng)歷讓福貴越發(fā)的感覺到了自己肩上的擔(dān)子有多重。
最讓人感動的是家珍和他的孩子們,即使自己丈夫嗜賭如命也依然對他不離不棄,這種無私奉獻(xiàn)的精神是值得我們所學(xué)習(xí)的,他的孩子們即使是在年幼也懂得關(guān)心父母不讓父母為自己擔(dān)憂。這不由得讓我們所反思,我們身處于富康的社會難道不應(yīng)該懂得回報父母一點一滴的汗水嗎?哪怕是不讓父母為自己所煩惱也是值得我們?nèi)ザ嘧龅摹?/p>
最后我想《活著》這篇文章是值得我們?nèi)ラ喿x的,它讓我們懂得感恩以及對人生的感悟,富貴不求,只甘于做個平凡人,平平安安快快樂樂過完一生不也是自古以來的人們所向往的嗎?
《活著》讀書心得13
我很抱歉,做了一個不算忠實的讀者。我以極度不單純的動機(jī),抱著能讓我哭的怎樣要死要活的態(tài)度,來“審判”這本書。因為他們都說這是一本關(guān)于人生,關(guān)于苦難,關(guān)于悲劇的書。
關(guān)于人生。我對此并沒有任何異議!吧倌耆ビ问帲心晗刖虿,老年做和尚”。少年時沒有羈絆,便隨心所欲,恣意妄為。此時“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中年時家道中落,經(jīng)歷生死,在欲望和現(xiàn)實的溝壑中掙扎,有了值得牽掛和在意的人。此時“聽雨客舟中,江闊云低斷雁叫西風(fēng)”。老年時“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所牽掛之人都做了生命中的過客,最后只能歸于寂寥。
關(guān)于苦難。我只想說每一部小說都是用文字建立起來的第二世界,這個世界可以屬于書中的人物,也可以屬于把思想浸在書里的讀者,我在余華先生的這個世界里站成了一顆沒有悲歡姿態(tài)的樹,但主人公福貴從未真正平靜的苦難生活,讓我不安分起來,最終我并沒有在這個世界站成永恒。
被欺騙而不自知,輸光家產(chǎn),氣死父親的福貴,被國民黨抓去當(dāng)壯丁歷經(jīng)生死而歸來的福貴。因患軟骨病而死的妻子家珍,因生產(chǎn)時大出血而死的女兒鳳霞,因獻(xiàn)血過多而死的小兒子有慶,被水泥板夾死的女婿二喜,吃豆撐死的小孫子苦根。走著走著就,家就散了。一場場來勢洶涌的暴風(fēng)雨,沖走了他所有的家人。垂暮之年,身側(cè)有的只不過是一頭老黃牛。誰也不知道,這災(zāi)禍卷走得到底是誰!看似可笑的情節(jié),卻有最真實的感情以及最苦難的.生活。我說的苦難是指生活,而不是人生。因為人生太大,不能妄斷。
關(guān)于悲劇。在把兵荒馬亂的萬千思緒安撫在一頁白紙之后,驟然而起的“感同福貴之身受的悲痛”又驟然而落。木心說過:如果頓悟不置于漸悟中,頓悟之后恐有頓迷來。是啊,悲痛不在己身,感同身受只不過是所謂的悲憫,片刻而已。
白紙上僅僅是一張人物關(guān)系導(dǎo)圖而已,紅筆劃掉死者人名之后,卻顯得尤為悲壯。如若真不算上那頭老牛,福貴就真真正正的是一個人了。按道理它不該不算啊,!這樣,我又安下心來,雄赳赳,氣昂昂的為接下來的文字鋪平道路。對于接下來所寫出的一切,理由十足邏輯到位,便都可順利出現(xiàn)了。
我也不管我是否真會讀書,是否真的品到本書真味。但于千千萬萬字中,我只看到一句話福貴對“我”說的,“我全身都是越來越硬,只有一個地方越來越軟”。所謂悲劇,想來也乏然無味,僅此而已。
我有對于悲劇有異議,是因為我覺得他“慘而不悲,就不為悲劇”。
后來我就懂了,讀書的意義是讀書本身。悟你所讀到的東西就夠了,活著的意義便也是或者本身,不為外物,不被外人悟。
他們認(rèn)為福貴在與于命運負(fù)隅抵抗,最終被命運屈打成招。呼到:好一個悲劇。其實《活著》講述的只是一個人和他的命運之間的友情。余華說他們互相感激,同時也互相仇恨,他們誰也無法拋棄對方,同時誰也沒有理由抱怨對方。他們活著時一起走在塵士飛揚(yáng)的道路上,死去時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泥土。
世間的悲劇本沒有那么多,換一種溫柔得說法,就是:所有得悲劇都不完全。人心敏銳精明,將悲劇解說的精通,生要揪出所有苦難,可卻絲毫未察覺那總處在向陽面的美好;钪谋瘎〈蟮忠膊贿^如此了。要知道,面具既可偽裝,亦可美裝。所以,有的面具是不可以撕掉的,撕了就有點較真的意味了。和人間不值得硬碰硬,就太不值得了。
余華先生以第一人稱的手法,大筆墨鋪敘。讓我們知道,原來福貴苦苦的一生有甜甜的家珍!她說,“我不累”。她說,“我也不想要什么福分,只求每年都能給你做一雙新鞋!彼f,“福貴,我不想死,我想每天都能看到你們!比羲谏谋M頭,回想曾擁有一雙乖巧孝順的好兒女,定是含著笑的。這么說來,悲劇其實是用來自我評價的,用它來評價他人,這樣就顯得太單薄了。
故事的開始,福貴好好活著,活得光亮且油膩。故事的結(jié)尾,福貴好好活著,活得清楚且明白。這時候你便可以說他活得“好”了。
《活著》讀書心得14
生命是一個人對自己經(jīng)歷的感受,而幸存往往是旁觀者對別人經(jīng)歷的看法。
——余華
看完這本書后,我第一句就感嘆:這是一個好悲傷的故事啊……
這本書以一個流浪漢道聽途說的故事方式寫了下來。其中,文中的第一個“我”,對這個故事是有自己的評論的。這樣的文學(xué)手法,我第一次接觸。這樣可以完整地寫出這個故事,也可以自由地抒發(fā)作者的一些感觸。
福貴原先是個富家子弟,卻因賭博輸了家產(chǎn),連妻子也被娘家接回去了。好不容易妻子帶著兒子回來,母親卻病倒了。為了求醫(yī),福貴被抓去當(dāng)壯丁了。
幾年后回來,雖然母親已經(jīng)去世,女兒也因一場高燒不會講話,但好歹四人的小家團(tuán)聚了。又因饑荒,被迫無奈把女兒送給別人。女兒逃回了家,他們再也狠不下心了。但厄運接踵而至,先是妻子病倒了,后來兒子又因獻(xiàn)血過多死了。好不容易有了一個勤懇的女婿,女兒又因難產(chǎn)去世。不久妻子也去世了,只留下一個外孫。
本還可勉強(qiáng)過上好日子,女婿卻因工地失誤丟了性命。福貴拉扯著外孫長大,卻因為一個自己都不敢相信的失誤——豆子煮多了——外孫被吃撐死了。
就這樣,親人接二連三地去世,這樣的遭際,苦不堪言。
這個故事的時代背景是解放初期前后。先是和國民黨打仗,再是分田地、斗地主,還有饑荒。我看過的書也有很多是取材于相似的動蕩的時代背景。這讓我想起了《駱駝祥子》中的主人公祥子,同樣是被社會一步一步碾壓,直至毀滅。但是《活著》的結(jié)局不一樣。福貴沒有被壓垮。最后他從集市上的宰牛戶手中救回了一頭老牛,并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和它一起優(yōu)哉游哉地種田,喊著逝去家人的名字,告訴“福貴”,不只有你一頭牛在犁田哦!
這樣的田園生活,是甜是苦難以分辨,只覺得彌漫著無盡的蒼涼。
有人會問,這樣“在死亡的伴隨下活著”,有什么意義嗎?
什么是活著?活著就是你可以感受到生活中的快樂,更可以經(jīng)受生命中的'痛苦——畢竟如果死了,就什么也感受不到了。
我的爺爺也出生在這樣一個動蕩的年代。我小時候還聽爺爺說過,當(dāng)時捕來的魚都要充公,饑荒時確實會上山挖野菜,大家都不上學(xué)。其實生活的苦難離我們并不遙遠(yuǎn),F(xiàn)實中也有很多類似的“苦難”。我們不應(yīng)像駱駝祥子一樣被壓垮,我們應(yīng)該學(xué)著福貴,以樂觀的心情去繼續(xù)生活。
像我這樣一個出生在和平年代的人并不是很了解什么叫饑荒,我也沒有體會過親人離開的痛苦。我只能在看完《活著》后,長嘆一聲,這真的是個好悲傷的故事啊……
《活著》讀書心得15
不論現(xiàn)實變成了什么樣子,不論現(xiàn)實剝奪了我們什么權(quán)利,只要我們活著,也只有我們活著,我們才有義務(wù)有權(quán)利去追求自己想要的,這才能叫做真正的活著。我們不應(yīng)該讓現(xiàn)實決定我們怎么活著,而是應(yīng)該自己決定我們應(yīng)該以怎樣的姿態(tài)活著。
活著,就要面對選擇,只有保持理智,才能做出客觀的判斷,才不會讓自己后悔。所以我們沒有機(jī)會錯過機(jī)會,在可以選擇可以改變的時候,用心做一個完整自己,用自己的態(tài)度去看待“活著”。
先前對余華的作品也略有接觸,他筆下的悲劇一向是這樣,大體上看似不卑不亢,糅合到一起的時候又讓人受不了。當(dāng)你讀完整個故事,回頭整理這個完整的故事的時候,才會不情愿、不忍面對的發(fā)現(xiàn),原來把任何一個故事單獨拿出來分析的.時候都能真實的感受到那種撕心裂肺的痛,難以承受的痛。他不屑于寫那些下里巴人,而是用一些看似荒誕的故事,講述著高度真實的生活。
文字里的安靜,冷漠,無形間渲染了一種壓抑沉悶的氣氛,不斷的痛苦從而不斷的期待,想發(fā)泄卻又束手無策,只能完整的看完,被這種單純痛苦所擺布,甚至是被玩弄于股掌之中,令你無法自拔,也不想自拔。當(dāng)你痛到麻木的時候,才能看清現(xiàn)實,在簡單單純的感情里看待理解生命,好好活著。余華深沉的講述著生命的悲劇,對于悲劇這件事我也有一點自己的看法,人之所以喜歡看悲劇,喜歡被這種悲劇所打動,無非是想尋求自我安慰。
【《活著》讀書心得】相關(guān)文章:
活著讀書交流心得08-16
活著讀書心得精選03-11
《活著》讀書心得04-23
讀書心得《活著》12-09
活著的讀書心得12-09
活著讀書心得08-31
活著個人讀書心得09-05
《活著》學(xué)生讀書心得12-24
《活著》滿分讀書心得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