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于永正教學言論》有感
于永正老師關于 語文教學的言論,不但簡潔,而且精辟。他的那些觀點,猶如一盞明燈,照耀了我語文教學前行的道路。認真咀嚼品味他的那些言論,會讓我們的頭腦更清晰,會讓我們更深刻、更理智地看待語文教學。會讓我們發(fā)出感慨:哦!原來語文只要這樣教就行了,教語文其實很簡單!
●關于語文教學語文就是語文,加任何定語,都不完整、不全面、不準確。
實踐使我知道了教語文其實并不那么復雜,就是教學生識字、寫字、讀書、作文。我就是這么教語文的,而且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要牢牢把握語文教學的規(guī)律,讀、寫,多讀多寫。語文教學,離開一個讀,什么都沒有。
學語文與“熏鐵鍋”類似。學語文是個慢功,是個長期訓練、積累的過程。學習語文,僅靠課本那點“煙火”熏,是遠遠不夠的,要靠大量的課外讀物去“熏”。
感悟:于老師告訴我們,教語文其實就是教學生識字、寫字、讀書、作文,就是引導學生直接品讀感悟語文材料,更多地讓學生親身參與語文實踐活動。多讀多背,豐富腦子里的'詞匯。只有腦子里積累的東西多了,才會呼之欲出、妙筆生花。我們把握住了這點,教語文就不會感到無所適從。
●關于讀書閱讀教學,以讀為本。要牢牢抓住讀這條線,尤其是朗讀。
朗讀是活的,講解是死的。學生說部出來,再讀書,讀而思,思而讀。當學生自己讀懂時,有過程才有方法,不經(jīng)歷過程,怎么掌握方法。朗讀的意義十分重大。
朗讀是活的,要躍出紙外,賦予作品以生命,尤其是朗讀課文中人物的對話。如果讀得聲情并茂,更能深刻地通過人物語言感受人物的內(nèi)心。
感悟:品讀于老師的這席話,讓我更堅定地認為:把時間花在指導學生朗讀上,很有價值!讀是理解語言文字的必要手段,是語文教學的基本任務,將引導學生如何朗讀課文貫穿于閱讀教學的始終,定會提升課堂教學的實效。
【讀《于永正教學言論》有感】相關文章:
讀傷仲永有感04-07
讀《名師教學機智例談》有感04-06
讀《父親》有感08-31
讀《基地》有感04-12
讀《寒號鳥》有感04-06
讀《爭論》有感12-24
讀《杜甫傳記》有感10-15
【精】讀《匆匆》有感10-04
讀《孔乙己》有感(轉載)09-22
讀《笨小孩》有感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