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在華教育講演》讀后感
約翰·杜威——美國哲學家、教育家,實用主義的集大成者。胡適稱他——自從中國與西洋文化接觸以來,沒有一個外國學者在中國思想界的影響有杜威先生這樣大的?梢哉f,在最近的將來幾十年中,也未必有別個西洋學者在中國的影響可以比杜威先生還大的。在《杜威在華教育講演》一書中深深感受到他所倡導的實用主義,即使書中所提出的思想理論是在20世紀20年代,但是不可否認在今天還是適用。
在書本中“社會”兩字出現(xiàn)頻率非常高,杜威就教育本質(zhì)提出了他的基本觀點——“教育即生活”和“學校即社會”。學校教育不能與社會生活隔絕,否則會產(chǎn)生三種壞結(jié)果:一是沒有生氣,而是不切實際,三是沒有興趣。書中有兩個例子讓我印象深刻。
在書中杜威回憶了一個實例:5月在南京高等師范的附屬幼稚園孩子們正在養(yǎng)蠶,他們從蠶子開始,慢慢用桑葉喂養(yǎng),直至最后成繭,再次保存蠶子。在這一段時間內(nèi),其實在知識上有很大的價值。小朋友們從蠶子看起,慢慢變?yōu)橛紫x,接著做繭化為飛蛾,這已經(jīng)是生物的全套變遷了,可以學習到許多生物學上的知識。
在看到這里時,我腦子中不由得想到了之前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園地習作——觀察中的發(fā)現(xiàn)。習作要求觀察自己最感興趣的,寫自己最想寫的,在一段時間后將觀察的事物及發(fā)現(xiàn)寫進日記中,與同學進行交流。
因為觀察需要不少時間,在本單元新課開始前,我就布置了觀察作業(yè),選擇自己喜歡的事物進行觀察,可以是可愛的小動物,可以是有趣的植物,美麗的風景,也可以是自己心愛的物品,每天做好相關(guān)記錄。這個作業(yè)孩子做得很開心,每天都在家校聯(lián)系本上記錄得仔仔細細。從最開始簡單地記錄事物的顏色、形狀等,到之后記錄事物的'變化,自己與觀察事物的小故事,從中還不乏一些疑問,并且他們能積極地去尋找答案,或在觀察中得出結(jié)論,或求助書本、網(wǎng)絡,或請教家長、老師。這一單元的作文成果頗豐,而且孩子們寫得很開心。下課有時常常會聽到他們在分享自己的小發(fā)現(xiàn),小故事。
聽說狗有認識新主人而不忘舊主人的本能。超初,我有些懷疑,后來我家的小狗告訴了我答案。……現(xiàn)在,我可以非常自豪地向我的同學宣布我的發(fā)現(xiàn):狗有認識新主人而不忘舊主人的本能。你知道了嗎?
過了一個晚上,花骨朵綻開了笑臉,每一朵花由四五片花瓣組成,分兩層包著,花瓣中的花蕾個個探出頭來,像蝴蝶的兩根觸角,它們好像要看看這五彩繽紛的世界。
在回家的路上,我發(fā)現(xiàn)燕子飛得很低,我很驚奇,心想:燕子不會是得了一種傳染病吧,怎么飛不高了?我把這個問題問了爸爸,爸爸笑著把事情的原因告訴了我,我這才恍然大悟。
從本單元的口語交際及習作中,孩子們通過親身實踐明白了只要在生活中留心觀察,用心思考,勤于動手,就能有所發(fā)現(xiàn),有所收獲,神秘的大自然有著許許多多的奧秘等著他們?nèi)ヌ剿鳌?/p>
上一篇學生日記與一年級下冊部編版語文教材中的一篇課文《要下雨了》類似。文章中以童話故事的形式講述了“燕子低飛、魚游水面、螞蟻搬家”三種現(xiàn)象,從而告知小朋友們下雨前一些小動物的活動特點以及發(fā)生這些現(xiàn)象的原因。把社會生活中的氣象常識通過故事帶給小朋友,讓他們知道通過觀察大自然的一些奇妙現(xiàn)象去了解天氣變化。課后的練習中,還提倡孩子們再去觀察了解一下有哪些動物的行為可以告知人們要下雨了,將課堂與生活緊密聯(lián)系起來,做到真正地學以致用。
同時在一下語文教材的這一單元園地中還出現(xiàn)了許多的諺語,諺語作為廣泛流傳于民間的言簡意賅的短語,多數(shù)反映了勞動人民的生活實踐經(jīng)驗。就像杜威說的——學校教育就是生活,生活就是教育。而作為一位教師,最大的責任是將前人積累的經(jīng)驗與兒童的經(jīng)驗互相融合聯(lián)絡起來。
用杜威的話說:學科要是與真生活脫離了,那么它就變成了紙上的假東西,而且不能實際運用了。這樣的學科兒童一見到便心生畏怯,即使勉強學習,也只不過是例行公事,因為兒童對于它全然沒有興趣,學起來自然就覺得困難。
在本書中杜威還說到一件趣事正是對這個觀點的有力證明。美國曾有一個學?浅鲆粍t廣告教授學游泳,不過其方法是發(fā)出種種游泳術(shù)的講義,教人在空氣中練習。結(jié)果一個學生按此方法用功練習,經(jīng)過長期的訓練終于跳到水中去實地試驗了,結(jié)果很遺憾,沉到水底后再也沒有起來。故事很可笑,笑過之后卻讓人深知社會實踐的重要性。
在杜威的教育三大部分中,社會是占第一的,這是教育的目的。第二是學校和學科,是中間一座過渡的橋。那么教師在我看來可以算是這座橋的砌造者,如果老師沒有腳踏實地好好地建造,中間的這座橋必然坍塌。以此來提醒自己,不斷汲取知識,扎扎實實地做好本職工作。
【《杜威在華教育講演》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勵志演講演講稿09-07
勵志主題演講演講稿09-06
課前勵志演講演講稿08-14
回母校宣講演講稿04-02
教育教學讀后感09-12
小學防溺水宣講演講稿(通用15篇)05-21
教育的魅力讀后感09-19
《教育的目的》讀后感09-16
《教育的視界》讀后感09-12
教育漫話讀后感作文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