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在线流畅不卡精品,在线视频综合站,国产精品137页,亚洲制服丝袜中文字幕在

<td id="urspe"></td>
<small id="urspe"><menuitem id="urspe"></menuitem></small><small id="urspe"><sup id="urspe"></sup></small>

  • <small id="urspe"></small>
    <sub id="urspe"><menu id="urspe"><samp id="urspe"></samp></menu></sub>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不教而誅的成語解釋及故事

    時間:2022-11-04 19:35:49 成語 我要投稿

    不教而誅的成語解釋及故事

      在日常學(xué)習(xí)、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用過成語吧,成語是中國漢字語言詞匯中一部分定型的詞組或短句。你知道有哪些廣為流傳的成語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不教而誅的成語解釋及故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不教而誅的成語解釋及故事

      【注音】bù jiào ér zhū

      【出處】故不教而誅,則刑繁而邪不勝;教而不誅,則奸民不懲。 《荀子·富國》

      【解釋】教:教育;誅:處罰,殺死。不警告就處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錯誤就加以懲罰。

      【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結(jié)構(gòu)】緊縮式

      【近義詞】不教而殺

      【相反詞】仁至義盡、諄諄教誨

      【同韻詞】糊糊涂涂、時異事殊、日異月殊、一命鳴呼、一人有福,拖帶滿屋、舛訛百出、詐敗佯輸、神思恍惚、滿腹詩書、十年讀書。

      【年代】古代

      【成語故事】

      孔子的學(xué)生子張問孔子怎樣才能治理好一個國家,孔子答道只須尊奉五種美德,除掉四種惡政就可以。其中四惡政之首就是平時不給人教育,到時候卻怪別人而去殺人,這就是虐。其次上暴、賊及小家子氣

      【示例】大人限他們?nèi)齻月叫他們戒煙,寬之以期限,動之以厲害,不忍不教而誅。 清·李寶嘉《官場現(xiàn)形記》第二十回

      【成語造句】

      懲辦主義不教而誅,不僅不能教育犯錯誤的人改正錯誤,反而會傷害他們,達(dá)不到“懲前毖后,治病救人”

      成語出處

      最早出處

      春秋·孔子《論語·堯曰》:“不教而殺謂之虐!

      衍生典故

      戰(zhàn)國·荀況《荀子·富國》:“故不教而誅,則刑繁而邪不勝;教而不誅,則奸民不懲;誅而不賞,則親屬之民不勸;誅賞而不類,則下疑,俗險而百姓不一!

      后世據(jù)此典故引申出成語“不教而誅”。

      成語故事

      孔子有個弟子,名叫顓孫師,字子張。

      子張問孔子:“怎樣才可以管理政事呢?”孔子回答道:“尊重五種美德,排除四種惡政,就可以管理政事了!盵3]

      子張問:“什么是五種美德?”

      孔子答道:“君子使老百姓受到好處,而自己卻不耗費;讓老百姓勞作,老百姓卻不怨恨;追求仁德而不貪圖財利;莊重而不傲慢;威嚴(yán)卻不兇猛!

      子張問:“怎樣才能使老百姓得到一些好處,而不掏自己的腰包呢?”

      孔子答道:“叫老百姓做對他們自己有利的事,這不就是對老百姓有好處,而不掏自己的`腰包嗎?選擇老百姓能干的活,讓他們?nèi)ジ,誰還會怨恨呢?自己追求仁德而得到仁,怎能叫作貪圖財利呢?無論人多人少,勢力大小,君子都不敢怠慢,那不就是莊重而不傲慢?君子衣冠整齊,目光嚴(yán)肅端正,使人望而生畏,這不也就是威嚴(yán)而不兇猛嗎?”

      子張問:“什么是四種惡政呢?”孔子回答道:“事先不教化而殺人,叫作虐;不加告誡,而要求成功,叫作暴;命令下達(dá)很晚,又要求限期完成,叫作賊;同樣給人東西,卻很吝惜,這就叫作小氣!

      成語寓意

      孔子說,平時不教育,不督促,平時不檢查,不能做到防微杜漸,最后卻要拿別人開刀,拿別人做替罪羊,這等于放縱和犯罪。如果不是蟻群長期啃噬長堤,也不會有垮塌的后果;如果沒有梁柱朽腐,也不會有大廈傾倒的危局。成語告訴人們,要想做到不觸底線,不出事故,就要在平時多下功夫,做到防患于未然,在細(xì)微處多留心。

      成語運用

      成文用法

      “不教而誅”指事先不教育,不向人指明正誤是非,一犯錯就加以重罰或誅殺。

      含貶義;在句中一般作謂語。

      運用示例

      清·李寶嘉《官場現(xiàn)形記》第二十回:“懲辦主義不教而誅,不僅不能教育犯錯誤的人改正錯誤,反而會傷害他們,達(dá)不到‘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

      現(xiàn)代·老舍《民主世界》:“他要是不答應(yīng),請告訴他,這里的有勢力的人不是我的同事,就是我的朋友,無論公蛻私斷,都沒他的好處。我們這是民主時代,我不能不教而誅,所以請你先去告訴明白了他!

      現(xiàn)代·吳恩培《巨商沈萬三》:“對待百姓決不可不教而誅,而應(yīng)從教化入手,使百姓能知禮儀,才可以正民風(fēng)!盵3]

    【不教而誅的成語解釋及故事】相關(guān)文章:

    不教而誅的成語典故10-07

    櫛風(fēng)沐雨的故事及成語解釋04-13

    殘杯冷炙的故事及成語解釋04-13

    畏首畏尾成語解釋及故事04-27

    成語名落孫山的故事及解釋04-11

    愛屋及烏的成語解釋及故事01-01

    杯弓蛇影的成語解釋及故事11-08

    雕蟲小技成語解釋及故事出處03-03

    指鹿為馬成語解釋及出處故事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