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在线流畅不卡精品,在线视频综合站,国产精品137页,亚洲制服丝袜中文字幕在

<td id="urspe"></td>
<small id="urspe"><menuitem id="urspe"></menuitem></small><small id="urspe"><sup id="urspe"></sup></small>

  • <small id="urspe"></small>
    <sub id="urspe"><menu id="urspe"><samp id="urspe"></samp></menu></sub>
    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曹劌論戰(zhàn)》的閱讀訓練

    時間:2022-09-17 08:02:06 語文百科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曹劌論戰(zhàn)》的閱讀訓練

    《曹劌論戰(zhàn)》的閱讀訓練1

      【甲】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毕乱暺滢H,登軾而望之,曰:“可矣!彼熘瘕R師。

    《曹劌論戰(zhàn)》的閱讀訓練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保ü(jié)選自《曹劌論戰(zhàn)》)

      【乙】宋公①與楚人期②戰(zhàn)于泓③之陽。楚人濟④泓而來。有司⑤復曰:“請迨⑥其未畢濟而系之。”宋公曰:“不可。吾聞之也,君子不厄人,吾雖喪國之馀,寡人不忍行也。”既濟⑦,未畢陳⑧,有司復曰:“請迨其未畢陳而擊之!彼喂唬骸安豢伞N崧勚,君子不鼓不成列!币殃悾缓笙骞闹,宋師大敗。

      ①宋公:即宋襄公,宋國國君。②期:約定時日。③泓:水名,今河南柘城西。④濟:過河。⑤有司:專門管理某種事情的官,這里指宋國的子魚。⑥迨:趁著。⑦既:盡,完了。⑧陳:通“陣”,這里是擺好戰(zhàn)斗隊列的意思。

      10.解釋下列句子中加著重號的`詞。(2分)

     。1)彼竭我盈,故克之 克:

     。2)然后襄公鼓之 鼓:

      11.下列句子中的“于”與例句中的“于”意義和用法不同的一項是(3分)……【 】

      例句: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

      A.駢死于槽櫪之間(《馬說》)

      B.行者休于樹(《醉翁亭記》)

      C.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出師表》)

      D.能謗譏于市朝(《鄒忌諷齊王納諫》)

      12.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

     。1)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2)請迨其未畢陳而擊之。

      13.有人說魯莊公“鄙”,也有人說“不鄙”。你同意哪種說法?請簡述理由。(3分)

      14.閱讀甲乙兩段文字后,你認為宋國大敗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10.(2分)(1)戰(zhàn)勝(攻破) (2)擊鼓進軍(答成“擊鼓”也算對)(每小題1分)

      11.(3分) C (ABD三項均為介出所處,可譯為“在”;C項為介出對象,可譯為“對”)

      12.(4分)(1)第一次擊鼓時士氣振作起來,第二次擊鼓時士氣就衰弱(減弱)了,第三次擊鼓時士氣就耗盡(枯竭)了。

      (2)請趁著楚軍還沒有全部渡過河的時候就攻打他們。(每小題2分,意思對即可)

      13.(3分)示例一:魯莊公“不鄙”。(1分),理由合理得2分,結(jié)合選文或全文內(nèi)容作答均可(

      14.(2分)宋襄公沒有聽取有司的正確意見,沒有把握有利的戰(zhàn)機。(答成“宋襄公沒有聽取有司的正確意見”或“宋襄公沒有把握有利的戰(zhàn)機”也算對)

    《曹劌論戰(zhàn)》的閱讀訓練2

      【甲】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饼R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毕乱暺滢H,登軾而望之,曰:“可矣!彼熘瘕R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ü(jié)選自《曹劌論戰(zhàn)》)

      【乙】于是見公輸盤。子墨子解帶為城,以牒為械。公輸盤九設(shè)攻城之機變,子墨子九距之。公輸盤之攻械盡,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輸盤詘,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弊幽右嘣唬骸拔嶂又跃辔,吾不言!

      楚王問其故。

      子墨子曰:“公輸子之意不過欲殺臣。殺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雖殺臣,不能絕也!

      楚王曰:“善哉。吾請無攻宋矣!保ü(jié)選自《公輸》)

      1、用“/”標示下面語句朗讀的語意停頓。

     。1)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公輸盤九設(shè)攻城之機變,子墨子九距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詞語理解。

     。1)解釋下面劃線字的含義。

     、偎熘瘕R師( )

      ②公問其故( )

     、弁淦烀遥 )

     、芄敱P詘( )

     。2)請選出劃線字與例句中劃線字意思相同的成語。

     、倮洌杭瓤,公問其故 A、克己奉公 B、克敵制勝 ___________

     、诶洌阂噪簽樾 A、為民請命 B、下不為例 __________

      3、翻譯下列句子。

     。1)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雖殺臣,不能絕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上兩個文段都涉及到戰(zhàn)爭,從文段的兩個事件結(jié)局中,你得到了什么啟示?請選擇其中一點,談?wù)勀愕目捶ā?/p>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1)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2)公輸盤∕九設(shè)攻城之機變,子墨子∕九距之。

      2、(1)①于是 ②原故(原因) ③倒下 ④“詘”同“屈”,理屈。

     。2)①B ②B

      3、(1)大國,是難以測度的,怕的是有埋伏。

     。2)即使殺了我,也不能殺盡(保衛(wèi)宋國的人)。

      4、示例:從《公輸》一文的結(jié)局看,面對大國的`不義之戰(zhàn),不但要從道義上揭露其不義,還要從實力上做好準備,這樣才使他們侵略的野心無法得逞。這個道理,不僅在歷史上是行之有效的,而且在今天也不無借鑒意義。

      從《曹劌論戰(zhàn)》一文的結(jié)局看,弱小的魯國能戰(zhàn)勝強大的齊國,戰(zhàn)前準備充分。取信于民這是保證戰(zhàn)爭勝利的先決條件,同時運用了正確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shù),掌握了有利的反攻戰(zhàn)機。總之,魯國取勝的原因,在于天時、地利、人和,最主要的是“人和”。這個道理同樣適用于當今的社會現(xiàn)實。

      (意對即可)

    《曹劌論戰(zhàn)》的閱讀訓練3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zhàn)。曹劌請見。其鄉(xiāng)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zhàn)?”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睂υ唬骸靶』菸磸,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睂υ唬骸靶⌒盼存冢窀ジR!惫唬骸靶〈笾z,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梢砸粦(zhàn)。戰(zhàn)則請從。”

      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饼R人三鼓。劌曰:“可矣!饼R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毕乱暺滢H,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小題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4分)

      (1)小惠未徧( ) (2)彼竭我盈( )

     。3)犧牲玉帛( ) (4)又何間焉( )

      【小題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

     。1)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2)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小題3】 文中莊公的“鄙”表現(xiàn)在哪些地方?(3分)

      【小題4】曹劌與“其鄉(xiāng)人”的對話是否多余?請說說你的看法。(4分)

      答案

      【小題1】(4分)(1)同“遍”,遍及,普遍;(2)充滿,這里是士氣正旺盛;(3)指祭祀用的豬、牛、羊等;(4)參與。

      【小題2】(4分)(1)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要以實情判斷。(或:大大小小的案件,雖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處理得合情合理。)(2)第一次擊鼓能振作士兵們的勇氣,第二次擊鼓勇氣減弱,第三次擊鼓勇氣已經(jīng)枯竭了。

      【小題3】(3分)(1)戰(zhàn)前準備階段,魯莊公的三答,表明他寄戰(zhàn)勝的希望于身邊的近臣的擁護、神靈的保佑,而不是百姓的擁護。(2)戰(zhàn)斗中,“公將鼓之”“公將馳之”,充分暴露了魯莊公不察敵情,貿(mào)然進軍,不懂軍事。(3)戰(zhàn)后,“既克,公問其故”,戰(zhàn)勝了還不知什么原因,再次暴露“鄙”。(各一分)

      【小題4】(4分)不是多余的(1分)這一對話,點明了曹劌拜見魯莊公的原因;(1分)同時也用鄉(xiāng)人與曹劌形成對比,突出了曹劌不同于一般人的膽識,遠見和愛國熱情;同時曹劌的答語也是全文的綱領(lǐng),為下文寫曹劌的遠謀及莊公的鄙作鋪墊。(1分)

      解析【小題1】

      試題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內(nèi)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據(jù)句意和對文言常用詞的掌握來判斷字詞義。解釋時要注意辨析詞義和用法的變化,如“徧”是通假字,“犧牲”“間”為古今異義,根據(jù)語境判斷字詞義。

      考點: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能力層級為理解B。

      【小題2】

      試題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語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釋清楚關(guān)鍵詞語“雖”“獄”“情”“鼓”“作”“衰”“竭”,最后疏通句子。所學課文,做過翻譯練習要加強記憶,可直接寫出譯句。

      考點:理解或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小題3】

      試題分析:首先了解“鄙”的意思,根據(jù)文中內(nèi)容,抓住文中魯莊公的言行表現(xiàn)來概括。

      考點:歸納內(nèi)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小題4】

      試題分析: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從曹劌拜見魯莊公的原因和人物形象的對比兩方面來分析概括。

      考點: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層級為理解B。

    《曹劌論戰(zhàn)》的閱讀訓練4

      閱讀《曹劌論戰(zhàn)》,回答問題。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zhàn)。曹劌請見。其鄉(xiāng)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zhàn)?”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睂υ唬骸靶』菸磸蹋窀囊。”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睂υ唬骸靶⌒盼存,神弗福也!惫唬骸靶〈笾z,雖不能察,必以情!睂υ唬骸爸抑畬僖?梢砸粦(zhàn)。戰(zhàn)則請從!

      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饼R人三鼓。劌曰:“可矣!饼R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毕乱暺滢H,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1.本文選自《 》,這是一部 名著和 名著。

      2.解釋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

      (1)神弗福也 (2)望其旗靡

      3.本文在描寫戰(zhàn)爭的過程時,語言簡潔,曹劌只說了兩次“未可”、“可矣”,這樣簡潔的語言能表現(xiàn)曹劌的什么特點?

      4.本文第③段通過曹劌的`論戰(zhàn)回答了魯莊公的哪兩個疑問?

      5.請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寫出曹劌在戰(zhàn)場上鎮(zhèn)定自若、從容自信的基礎(chǔ)是什么,你從中得到了怎樣的啟示?

      【參考答案】

      1.左傳 史學 文學

      2.(1)賜福,保佑。(2)倒下

      3.表現(xiàn)曹劌在指揮戰(zhàn)爭的過程中胸有成竹、從容不迫、善于抓住戰(zhàn)機的特點。

      4.(1)為什么在齊人“三鼓”之后而“鼓”?(2)為什么待他“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后才認為可以追擊?

      5.在戰(zhàn)爭中曹劌能夠仔細觀察敵情,在充分了解自己實力的基礎(chǔ)上,了解對方的特點和實力,做到知己知彼。啟示圍繞“面對大事應該運用智慧,靈活應對”回答即可。

    《曹劌論戰(zhàn)》的閱讀訓練5

      《曹劌論戰(zhàn) 》閱讀訓練

      閱讀下列文言文,完成1—4題。

      曹劌論戰(zhàn)

      《左傳》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zhàn)。曹劌請見。其鄉(xiāng)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zhàn)?”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睂υ唬骸靶』菸磸,民弗從也!惫唬骸盃奚癫ジ壹右,必以信!睂υ唬骸靶⌒盼存,神弗福也!惫唬骸靶〈笾z,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梢砸粦(zhàn)。戰(zhàn)則請從。”

      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饼R人三鼓。劌曰:“可矣!饼R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毕乱暺滢H,登軾而望之,曰:“可矣!彼熘瘕R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1. 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

     。1)肉食者鄙 鄙:

     。2)小惠未徧 徧:

     。3)神弗福也 福:

     。4)齊師敗績 敗績:

      2. 下列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 登軾而望之 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醉翁亭記》)

      B. 戰(zhàn)于長勺 皆以美于徐公(《鄒忌諷齊王納諫》)

      C. 何以戰(zhàn) 無從致書以觀(《送東陽馬生命》)

      D. 乃入見 家祭無忘告乃翁(《示兒》)

      答:( )

      3. 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

     。1)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翻譯:

     。2)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翻譯:

      4. 本文選自《左傳》,記敘的是長勺之戰(zhàn),在選作課文時編者卻將標題定為《曹劌論戰(zhàn)》,請簡要談?wù)勀銓Υ说睦斫狻?/p>

      答:

      20xx年瀘州市高中階段學校招生統(tǒng)一考試語文試題

      [參考答案]

      1.鄙陋(目光短淺);通“遍”,遍及、普遍; 賜福、降福;大敗

      2.A

      3.(1)莊公說:“祭祀用的`牛羊、玉帛等祭祀品,我從來不敢虛報夸大數(shù)目,一定如實向神稟報!。

     。2)打仗,靠的是勇氣。頭第一次擊鼓能振作士氣,第二次擊鼓時士氣減弱,第三次擊鼓時士氣已經(jīng)枯竭了。

      4.本文略寫戰(zhàn)爭過程,重點突出了曹劌關(guān)于戰(zhàn)爭的論述,標題切中要點。

    《曹劌論戰(zhàn)》的閱讀訓練6

      【甲】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饼R人三鼓。劌曰:“可矣!饼R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毕乱暺滢H,登軾而望之,曰:“可矣!彼熘瘕R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zhàn),勇氣也 !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選自《曹劌論戰(zhàn)》)

      【乙】唐齊王景達①將兵二萬自瓜步②濟江,距六合③二十余里,設(shè)柵不進。諸將欲擊之,太祖皇帝④曰:“彼設(shè)柵自固,懼我也。今吾眾不滿二千,若往擊之,則彼見吾眾寡矣;不如俟其來!而擊之,破之必矣!”居數(shù)日,唐出兵趣⑤六合,太祖皇帝奮擊,大破之,殺獲近五千人,余眾尚萬余,走渡江,爭舟溺死者甚眾,于是唐之精卒盡矣。

     。ㄟx自《資治通鑒》)

      【注】①唐齊王景達:南唐齊王李景達。④瓜步:今江蘇六合東南。③六合:今江蘇六合。太祖皇帝:趙匡胤。⑤趣(qū):奔赴。

      10.選出下列各項中加點詞意思不同的一項(▲)(2分)

      A.公將鼓之 唐齊王景達將兵二萬自瓜步濟江

      B.公將馳之 若往擊之

      C.彼竭我盈 則彼見吾眾寡矣

      D.懼有伏焉 彼設(shè)柵自固,懼我也

      11.將選文中畫線的語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

      (1)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譯文:

     。2)不如俟其來而擊之,破之必矣!

      譯文:

      12.簡要概括【甲】文的主要內(nèi)容。(不超過25個字

      答:

      13.說說【甲】【乙】兩文中曹劌和太祖皇帝有哪些共同點。(2分)

      答:

      10. A,2分。11. (1)第一次擊鼓時士氣振作起來,第二次擊鼓的`時候,他們的士氣衰減了,到第三次擊鼓時他們的士氣耗盡了。2分。(2)不如等他們來進攻的時候再攻打他們,(那樣的話)一定能 !夠打敗他們了!2分。每小題錯漏一處扣1分,扣到零分為止,計4分。12.齊魯長勺之戰(zhàn)的經(jīng)過,1分,及戰(zhàn)后曹劌論述取勝的原因,

    《曹劌論戰(zhàn)》的閱讀訓練7

      文章(一)

     。孜模┦甏海R師伐我。公將戰(zhàn)。曹劌請見。其鄉(xiāng)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蹦巳胍。問:“何以戰(zhàn)?”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徧,民弗從也!惫唬骸盃奚癫,弗敢加也,必以信!睂υ唬骸靶⌒盼存,神弗福也!惫唬骸靶〈笾z,雖不能察,必以情!睂υ唬骸爸抑畬僖病?梢砸粦(zhàn)。戰(zhàn)則請從!

     。ㄒ椅模 趙括既代廉頗,悉更約束,易置軍吏。秦將白起聞之,縱奇兵,佯敗走,而絕其糧道,分斷其軍為二,士卒離心。四十余日,軍餓,趙括出銳卒自搏戰(zhàn),,秦軍射殺趙括,括軍敗,數(shù)十萬之眾遂降秦,秦悉坑之。

      (注釋) 約束:原有的紀律和規(guī)定。易置:撤換。奇兵:變化莫測的軍隊。

      (譯文):趙括取代廉頗(領(lǐng)兵)以后,將(之前的)規(guī)章紀律都變更了,還調(diào)換了軍中人員的的職務(wù)。秦國大將白起聽說這件事后,指揮軍隊出其不意,假裝兵敗退走,同時斷絕趙軍的糧食供應道路,將趙軍封堵截斷為兩部分。(此時)趙軍中士卒之心背離,(如此)四十多天后,趙軍饑餓難耐,趙括調(diào)出了精銳的士卒,并親自搏殺戰(zhàn)斗想要突圍,秦軍將趙括射死。趙括大軍兵敗,于是幾十萬人都投降秦國,卻被秦軍全部坑殺屠戮。

      1、解釋畫線的詞。

     。1)小惠未徧( ) (2)犧牲( )玉帛

     。3)而絕( )其糧道 (4)秦悉坑( )之

      2、翻譯下列句子。

      (1)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 ?

     。2)悉更約束,易置軍史 。

      3、甲文中體現(xiàn)“可以一戰(zhàn)”理由的句子是: , ,

      。

      乙文中趙括所為與“忠之屬也”相反的句子是: , 。

      4、乙文中與主要人物有關(guān)的成語是 ,這個成語的意思是 。

      文章(二)

     。孜模汗c之乘,戰(zhàn)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饼R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劌曰:“可矣。”遂逐齊師。

     。ㄒ椅模核喂俺藨(zhàn)與泓(①)。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②)濟(③)。司馬(④)曰:“彼眾我寡,及其未既濟也,請擊之。”公曰:“不可!奔葷闯闪校忠愿。公曰:“未可!奔汝悾á荩┒髶糁螏煍】。

     。ㄗ⑨專海1)泓:泓水(2)既:盡,完了(3)濟:渡過(4)司馬:統(tǒng)帥軍隊的最高長官,指子魚。(5)陳:同“陣”擺好陣勢。

     。ㄗg文):宋襄公與楚軍在泓水作戰(zhàn)。宋軍已擺好了陣勢,楚軍還沒有全部渡過泓水。擔任司馬的子魚對宋襄公說:“對方人多而我們?nèi)松伲弥麄冞沒有全部渡過泓水,請您下令進攻他們!彼蜗骞f:“不行!背䥽能婈犚呀(jīng)全部渡過泓水還沒有擺好陣勢,子魚又建議宋襄公下令進攻。宋襄公還是回答說:“不行!钡瘸姅[好了陣勢以后,宋軍才去進攻楚軍,結(jié)果宋軍大敗。

      1、解釋畫線的詞。

      (1)公將鼓之( ) (2)宋人既成列( )

     。3)遂逐齊師( ) (4)宋師敗績 ( )

      2、翻譯下列句子。

     。1)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 。

     。2)彼眾我寡,及其未既濟也,請擊之。 。

      3、甲文中“齊師敗績”是因為魯國抓住了發(fā)動進攻的.時機: 。

      乙文中“宋師敗績”是因為宋公錯失了發(fā)動進攻的時機:(1) , 。

      (2) 。

      文章(三)

     。孜模┦甏海R師伐我。公將戰(zhàn),曹劌請見。其鄉(xiāng)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zhàn)?”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徧,民弗從也!惫唬骸盃奚癫,弗敢加也,必以信!睂υ唬骸靶⌒盼存冢窀ジR!惫唬骸靶〈笾z,雖不能察,必以情!睂υ唬骸爸抑畬僖病?梢砸粦(zhàn)。戰(zhàn)則請從!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ㄒ椅模┫暮蟛畣⑴c有扈(1)戰(zhàn)于甘澤而不勝。六卿請復之,夏后伯啟曰:“不可。吾地不淺(2),吾民不寡,戰(zhàn)而不勝,是吾德薄而教(3)不善也。”于是乎處不重席食不貳味琴瑟不張(4),鐘鼓不修(5),子女不飭(6),親親長長,尊賢使能。期年而有扈氏服。

      故欲勝人者,必先自勝;欲論人者,必先自論;欲知人者,必先自知。

     。ㄗ⑨專1)夏后伯啟、有扈是古代的人名。(2)淺:狹、窄小。(3)教:教化。(4)張:樂器上弦。(5)修:設(shè)置. (6) 飭:謹慎、恭敬。

     。ㄗg文)夏后伯啟和有扈在甘澤大戰(zhàn)而沒有取得勝利。大臣們要求再戰(zhàn),夏后伯啟說:“不可以,我的領(lǐng)地不小,我的人民不少,但是卻作戰(zhàn)不能取得勝利,這是(因為)我德行淺薄,教化不好(的緣故)!庇谑亲P時不用多重席子,吃飯時不吃幾種菜肴,不彈琴瑟,不設(shè)鐘鼓之娛,親近親屬,敬愛長輩,尊敬賢人,任用能人。滿一年有扈氏就歸順了。

      所以想要戰(zhàn)勝別人,就一定要先戰(zhàn)勝自己。想要評定別人,一定要先評定自己。想要了解別人,一定要先了解自己。

      1、解釋畫線的詞

      (1)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 (2)忠之屬也。( )

     。3) 期年而有扈氏服。( )(4)吾民不寡( )

      2、翻譯下列句子。

     。1)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2)固欲勝人者,必先自勝。

      3、結(jié)合兩文內(nèi)容,說說作戰(zhàn)要想取得勝利需要做到哪些?

      參考答案:

     。ㄒ唬

      1、(1)通“遍”遍及,普遍(2)指豬、牛、羊等。(3)截斷(4)動詞活埋

      2、(1)大官們自會謀劃這件事,(你)又何必參與到這件事中呢?(2)全部改變原有的紀律和規(guī)定,撤換了原來的軍官。

      3、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悉更約束,易置軍吏。

      4、紙上談兵。只談理論,不解決實際問題。

     。ǘ

      1、(1)擊鼓進軍(2)已經(jīng) (3)追趕、追擊(4)大敗

      2、(1)下車察看齊軍車輪滾過地面下的痕跡,登上車,扶著軾眺望齊軍。

      (2)對方人多而我們?nèi)松,趁著他們還沒有完全渡過泓水,請(您)下令進攻他們。

      3、齊人三鼓 (1)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濟(如答后半句也可)(2)既濟而未成列員。

     。ㄈ

      1、(1)目光短淺(2)盡力做好分內(nèi)的事(3)滿一年(4)少

      2、(1)第一次擊鼓能振作(士兵們的)勇氣,第二次擊鼓(士兵的勇氣)就衰竭了,第三次擊鼓(士兵們的勇氣)就泄盡了。

     。2)所以想要戰(zhàn)勝別人,就一定要先戰(zhàn)勝自己。

      3、(1)政治上取信于民;

      (2)軍事上抓住戰(zhàn)機,知己知彼;

     。3)想要戰(zhàn)勝別人,首先要戰(zhàn)勝自己。

    《曹劌論戰(zhàn)》的閱讀訓練8

      1、[甲] 文中“齊師伐我。公將戰(zhàn)”時,一介布衣曹劌主動請見魯莊公的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保ㄓ迷恼Z句回答),目的是使魯莊公認識到人心在戰(zhàn)爭中的作用,努力爭取人民的支持,為勝利奠定可靠的基礎(chǔ)。他的這種思想境界可以用成語“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來形容。[乙]文結(jié)尾說“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是因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用原文語句回答)。

      2、【甲】文通過記敘,說明了政治上取信于民是贏得戰(zhàn)爭勝利的先決條件;【乙】文通過議論,論述了“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中心論點;兩個文段文段都強調(diào)了民貴、人和的重要,請你說說這種思想對我們今天國家建設(shè)的積極意義: “民貴”即“以民為本”,“人和”實際上就是“仁政”,這種仁政愛民之心與現(xiàn)代社會提倡的“以人為本”“和諧”是一脈相承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shè)以及“和諧社會”的構(gòu)建主要靠“人和”,“眾志成城”、“人心齊,泰山移”,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等災難發(fā)生地都是因人和而實現(xiàn)了后期建設(shè)。

      3、甲文的'曹劌和乙文中的孟子在治國方面都具有相同的思想,請分別寫出能體現(xiàn)他們共同思想的句子!炯住课模骸靶〈笾z,雖不能察,必以情!;[乙]文:“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4、甲文著重刻畫了曹劌的形象,突出“遠謀”(用原文語句回答) 是弱國戰(zhàn)勝強國的必要條件;乙文通過列舉一系列戰(zhàn)例,明確了“人和” (用原文語句回答)是決定戰(zhàn)爭勝負的關(guān)鍵。

      5、對甲、乙兩文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

      A.甲、乙兩文的思想觀點、寫作方法以及寫作目的是一致的。

      B.甲、乙兩文的思想觀點有相同之處、都著眼于“民”。

      C.甲文認為取信于民是戰(zhàn)爭取勝的先決條件,乙文認為“人和”是取勝的重要條件。

      D.甲、乙兩文都運用了對比手法,不同的是甲文用對比突出曹劌的謀略,乙文用對比證明“得道”的重要。

    《曹劌論戰(zhàn)》的閱讀訓練9

      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饼R人三鼓。劌曰:“可矣!饼R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ü(jié)選自《曹劌論戰(zhàn)》)

      小題1:解釋下面劃線的詞。(2分)

      ①彼竭我盈: ②懼有伏焉:

      小題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2分)

      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小題3:下面各句中劃線字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①公將馳之②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B.①戰(zhàn)于長勺②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

      C.①登軾而望之②學而不思則罔

      D.①吾視其轍亂②其真不知馬也

      小題4:通過對選文的閱讀,談?wù)勀銓Σ軇ミ@一人物形象的認識。(2分)

      參考答案:

      小題1:(1)充滿。這里指士氣正旺盛。 (2)害怕

      小題1:作戰(zhàn),要靠勇氣。第一次擊鼓能夠振作氣勢,第二次擊鼓就氣勢衰退,第三次擊鼓氣勢就消失殆盡。

      小題1:B

      小題1:曹劌有卓越的軍事才能,深謀遠慮,冷靜沉著。

      小題1:本題考查對文言實詞的認知能力。結(jié)合具體的語境來理解即可,有時還要注意加點字的特殊用法。

      小題1:本題考查翻譯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譯句子時注意關(guān)鍵字、語序,有時還要補出舍去的主語才行。

      小題1:本題考查理解加點字意思的'能力。B項中“于”的意思都為“在”。

      小題1:本題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根據(jù)文章對“曹劌”的具體描寫來分析該人物形象即可。

    【《曹劌論戰(zhàn)》的閱讀訓練】相關(guān)文章:

    《曹劌論戰(zhàn)》改寫06-19

    《曹劌論戰(zhàn)》改寫06-19

    《曹劌論戰(zhàn)》教學設(shè)計06-08

    《曹劌論戰(zhàn)》人物分析12-09

    曹劌論戰(zhàn)原文及翻譯12-29

    《曹劌論戰(zhàn)》原文及譯文01-22

    《曹劌論戰(zhàn)》原文翻譯11-15

    曹劌論戰(zhàn)原文及賞析12-24

    《曹劌論戰(zhàn)》文言文閱讀練習及答案07-29

    曹劌論戰(zhàn)之長勺之戰(zhàn)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