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遠航》語文教后反思
《鄭和遠航》教后反思1
教《鄭和遠航》第一課時時,我揭示了課題以后,讓學生質疑問難。學生有許多的問題迫切希望得到解決。就在學生的熱情高漲的時刻讓學生讀課文,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了。
在教學第一部分“揚帆起航”時,我抓了一些數字讓學生去體會。我想語文即是生活,數字也不例外。教師要做好在數字和和學生生活之間架橋的工作,那么形象化是學生深入理解數字深意的重要過程。所以我教學時,讓他們結合我們的生活實際,形象化地幫助了他們理解數字。
昨天聽了幼兒園的課,讓我感觸最深的是:必須調動學生的興趣。學生尚小,我們可以適當增加一些刺激信息來提高課堂的趣味性,避免學生產生枯燥厭學心理,吸引學生的無意注意。如果每節(jié)課都能在開心一笑中學到知識,學生對語文學習自然會產生興趣,愛上語文課。
不足之處:
1、學生的積極性沒有全激發(fā)出來,還有部分學生沒有很好的參與到課堂中來。
2、學生的閱讀水平還有待于提高,在以后的課上要加強指導。
3、解說數字時要注重真實性,要結合我們生活中的常見事物進行比較。
《鄭和遠航》教學反思2
《鄭和遠航》這篇課文條理清晰,學生比較容易把握課文,學起來較為輕松。那么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對鄭和的崇敬之情無疑成了本課教學的重點及難點。所以今天雖是上的是第一課時。我仍然牢記這一教學目標,在習文的同時引導學生悟情。
1、教學一開始,讓學生交流課前收集的資料,初步感知鄭和的偉岸高大的形象。體會鄭和的`偉大壯舉是我們中國人的驕傲。
2、抓住了第二自然段中對寶船的介紹,通過朗讀體會寶船的宏偉壯觀和大明王朝雄厚的實力,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語文是要品的,是要悟的。閱讀教學中,教師應發(fā)掘各種教學資源,引導學生反復咀嚼、品析、吟誦文本,穿越時空隧道感受文字背后的情感。
不足之處:
1、部分學生在朗讀上還有些問題,這與他們課前的預習工作不充分有直接的聯(lián)系。這點有待改進。
2、有些學生還沒有養(yǎng)成靜下心來咀嚼文字的習慣。
鄭和遠航教學反思3
今天的課堂上我預設完成的是課文1-3小節(jié),也就是揚帆起航的部分,但發(fā)現在實施教學時,僅僅完成了2個小節(jié)。因為之前的“鄭和遠航”的資料交流,遠比想象中的所花的時間要多得多。可能是緣于本學期孩子們都讀了《中華上下五千年》以及動畫片《鄭和下西洋》的播出,孩子們都有話可說。為了讓人物形象更飽滿,我騰出了時間讓孩子說,我想這對于后面課文的理解回有幫助。在學習第一小節(jié)時,可能也是孩子們因為對鄭和的了解和喜歡,所以品悟的比較透徹。不僅從“人山人海、無數面彩旗、兩萬七千八百多人”看出了人多,讀到了“明朝皇帝的重視”,讀到了隨行隊伍的龐大,人員設施的完備。還從“天氣晴朗,萬里無云”,看到了1405年7月11日是個黃道吉日,也體現了全國人民的重視。因為孩子們分析得透了,讀得時候也更有感情了。
【《鄭和遠航》語文教后反思】相關文章:
鄭和遠航語文老師教學反思02-05
鄭和遠航下西洋04-22
蘇教版五下《鄭和遠航》教學實錄03-08
經典愛國故事:鄭和遠航下西洋08-25
愛國經典小故事:鄭和遠航下西洋05-07
《鄭和遠航》教學案例(兩篇)03-05
蘇教版五年級下冊《鄭和遠航》同步習題03-08
《牧童》語文教后反思06-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鄭和遠航》練習題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