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上冊《漢語拼音aieiui》聽課反
[案例描述]
一、復習拼音。
1、同學們,誰還認識這些拼音娃娃?(教師指名學生讀韻母“aieiui”)
2、這些拼音娃娃和聲母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新的音節(jié),你們能讀出來嗎?(指名學生讀音節(jié):chuizaipeimeidai。)
二、引入新課。
1、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小女孩說的一句話,是什么?(學生讀“你栽樹,他培土,我去提水!保
2、小女孩說話的時候,小白兔也敢來了。你們喜歡小白兔嗎?為什么?(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感性認識談?wù)撔“淄谩袕耐庑紊险f的,有從習性上說的,有借助童話說的。)
三、學習兒歌。
1、教師教讀兒歌。
2、讓學生說說兒歌中的小白兔怎么樣?
3、認識生字。
。1)指名學生讀音節(jié)
。2)自主識字,相互交流
。3)引導學生匯報是怎么認識的?(有的說是從廣告上學的;有的說是爸爸教的;有的說通過拼讀認識的;有的說是同桌告訴的;有的說這個字是某個人的名字……學生回答時,還讓學生給生字找個朋友,組成詞語)
4、課堂間休。(當學生匯報“在”的時候,要學生用“在”說一句話。學生說“春天在哪里?”教師順勢要學生唱《春天在哪里》。教師和學生邊唱邊跳。)
5、讀兒歌。
。1)教師領(lǐng)讀。(老師讀一句,學生跟讀一句)
。2)教師引讀(老師讀前半句,學生讀后半句)。
。3)小組輪讀
。4)指名學生讀
。5)學生加動作讀
。6)學生表演讀
(7)教師與學生合作著表演讀
。8)師生同唱“小兔乖乖”
四、鞏固生字。
1、教師創(chuàng)設(shè)問題:“小白兔和你們比誰最聰明呀?下面你們和小白兔比一比,記一記課文下面的'生字吧!”
2、開火車游戲。(學生讀生字卡片)
[聽后隨想]
此次實驗教材拼音教學的特點是“邊學拼音邊識字”。其目的是提早識字,有利于開展閱讀。但也給我們的教學帶來了難度,也就是說,學生剛上學,要在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完成拼音教學的任務(wù),還要盡量的學習一些生字。這和過去集中精力學習漢語拼音有很大的區(qū)別,教學方式要響應(yīng)的改革。如何在拼音教學的過程中教會學生識字呢?這兩方面的教學任務(wù)教師如何把握好呢?我認為是當前需要解決的問題。
這節(jié)課,是在教會學生學會“aieiui”的基礎(chǔ)上,來學習生字的。教材在編排學習拼音后,安排了學習句子和學習兒歌。識字是在學習句子和兒歌中進行的。教材的編排體現(xiàn)了序進性和層次性。教師要注意拼音教學與識字的聯(lián)系。以音引字,以字促讀,讀中積累,內(nèi)外結(jié)合。
教師應(yīng)該注意的是這個階段有識字的任務(wù),但識字不能是重中只重,識字的要求只是認識,是初步的感知,在以后的教學和語言環(huán)境中還能見到。如果把識字教學作為重點的訓練,勢必削弱拼音教學的質(zhì)量,兩手一起抓(拼音、識字),可能會出現(xiàn)哪個也沒掌握好。我的意思教學要分清主次。關(guān)于識字教學,應(yīng)該樹立的是大語文觀的教育,強調(diào)聯(lián)系生活識字。對于兒歌的教學,重點放在朗讀與積累上,不要讓學生理解兒歌。
從這節(jié)課上看,我覺得體現(xiàn)了一下的特點:
1、注意了拼音與識字的聯(lián)系。
前面的相拼的音節(jié)與后面接觸的生字,有的是有聯(lián)系的,所以教師在學習生字前,先復習拼音是有道理的,這樣就減緩了學生借助拼音識字的難度。對學生來講,這個階段的拼讀還沒有形成技巧,所以,教師在引導學生根據(jù)組合的音節(jié),進行拼讀訓練要強化。從課堂的反映來看,學生對拼讀有難度,教師沒有注意傾聽學生的發(fā)音,有的學生沒有讀準,老師沒有及時的發(fā)現(xiàn),對于難拼的教師也沒有反復的強調(diào),這是比較遺憾的地方。
2、教師注意了創(chuàng)設(shè)童話般的情境。教師虛擬了拼音寶寶與大家交朋友,這樣有親和力。教師以學生喜歡的小動物“小白兔”引入詩歌,也創(chuàng)設(shè)富有童趣的情境的,學生樂于接受,覺得很有意思。另外“小白兔”與詩歌的內(nèi)容有一定的聯(lián)系,情境為內(nèi)容服務(wù)。
3、教師注意了課內(nèi)外的聯(lián)系。詩歌說的是小白兔,教師就以小白兔為題,讓學生談?wù)剬π“淄玫恼J識,拓展了知識,提升了情感。這樣自然的使學生對小動物產(chǎn)生喜愛之情,注重對小動物的情感教育。在識字的時候,也樹立了這方面的訓練意識。
4、教師注意了識字教學的過程性。教師先引導學生借助音節(jié)學習課文中的生字,突出學生自主交流。學習生字不局限于一種途徑,強調(diào)學生以自己的方式來記憶。同時注意了讓學生與生活建立聯(lián)系,這就引導了學生識字途徑是廣泛的,生活處處可識字,教育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識字習慣。在識字中,教師也注意了詞語的拓展,如給生字找個朋友,組成新的詞語。教師還注意了用字說話的訓練,如用“在”說話。這個識字的過程,體現(xiàn)語文教學的綜合性和實踐性。教學不是為了識字而識字。
5、教師把握了兒歌教學的深度。兒歌教學的重點就是朗讀,能背的可以背下來。所以,教師在反復的強化讀。由于孩子小,還不具有讀完整話的能力,教師采取了領(lǐng)讀,引讀的方式。這都是很實際的做法。讀的形式體現(xiàn)了多樣性。特別讓學生帶著情感表演讀,很符合孩子的需要。
6、教師注意了課堂氣氛的活躍。教師從兒童的心理出發(fā),使課堂教學張馳結(jié)合。因為孩子小,他們的注意力,不能很長時間的集中,所以教師要讓學生的大腦有放松的時候。例如穿插的韻律小曲,同唱一曲小兒歌,都體現(xiàn)教學的靈活性和趣味性。
7、教師尊重了學生認知規(guī)律。識字教學是從感知開始的,然后強調(diào)學生記憶,聯(lián)系生活豐富詞語。在讀兒歌中再次深化,最后還要進行復習鞏固。識字就是這樣不斷地復現(xiàn)過程。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上冊《漢語拼音aieiui》聽課反】相關(guān)文章: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上冊aieiui課件01-15
人教版語文一年級上冊《aieiui》教案03-23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上冊《漢語拼音j q x》的教學反01-24
小學一年級上冊語文《aieiui》教案08-28
一年級語文aieiui教學反思02-09
語文版S版一年級上冊《aieiui》教學設(shè)計范文08-18
一年級語文上冊漢語拼音教案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