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課堂還給學生語文教學反思
把課堂還給學生,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我聽了一些課,年輕老師的多,說真的,比我上得精彩得多,但效果不見得比我好。所以,在語文組我一再表明觀點:少講。
少講就必須改變觀念。一、不必擔心教學任務未完成。教學設計是死的,教學課堂是活的,鍛煉學生思維是真的,提高學生能力是目的;二、不必擔心知識點未講完。一堂課最好只完成一個任務,強化一個知識點,貪多求全,反而是隔靴搔癢,蜻蜓點水,效果不好;三、少講,就是讓學生先說話,教師后評價,學生先實踐,老師后指導,學生當“老師”,老師當“助教”,學生當“評委”,老師當“嘉賓”。設想一下,如果一個問題通過全班討論還做不出來,那還有必要講標準答案嗎?考場上一個學生還能做出來嗎?老師能代替做答嗎?
少講就必須做好“導”的準備。一、把課堂還給學生,并不是將課堂教學變成學生的自由閱讀,也不是讓學生無中心、無目的地爭論不休,更不是讓學生在課堂里胡思亂想。而是把被不合理浪費掉的課堂時間還給學生,將學生從被動學習中解放出來,讓學生的主體性得以體現(xiàn)。二、學生在課堂上閱讀、思考、辯論時,一定要有教師的充分參與。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既作為教者,也是讀者。作為讀者,教師要與學生一起感悟,一起探討,發(fā)表己見;作為教者,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估計學生在閱讀、思考、辯論時可能出現(xiàn)的種種情況,做好“導”的準備。
少講就要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zhì)。一、必須傳授給學生正確的思維方式方法,不能以答對一個題為目的,要以有清晰的`答題思路為目的,要把各種不同題型在各種不同的文體的各種不同位置的閱讀答題方法思路傳給學生,授之以漁。二、“學起于思,思源于疑”,人的思維往往是從問題開始的,起始于問題,收獲于問題。因此,教師應教會學生提出問題的方法,應該創(chuàng)設適當?shù)那榫爸笇W生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向教師或其他同學提問,并認真自我評價,自我反思,不斷調(diào)整學習策略,提高學習效率。
總之,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獲取知識,學會方法,是當前打造高效課堂的關(guān)鍵所在。在教學活動中只有真正貫徹主體性原則,學習者才能掌握學習的主動權(quán),才能使學習者的思維處于積極、活躍、主動的狀態(tài),才能充分挖掘?qū)W習者的智力和潛能。同時,把課堂還給學生,對教師的要求也就更高,因為,你要做更多的準備,以免出不必要的糗。
【把課堂還給學生語文教學反思】相關(guān)文章:
課改課堂語文教學反思02-06
語文課堂改革教學反思01-28
《語文課堂》的教學反思01-22
活化語文課堂教學反思02-05
小學語文《憫農(nóng)》課堂教學反思02-04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反思05-01
《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語文教學反思09-28
語文課堂教學調(diào)研總結(jié)教學反思02-07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教學反思02-05
小學語文《秋天在哪里》課堂教學反思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