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剛柔并濟提升語文作業(yè)的趣味性
孔子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它的意思是:懂得它的人,不如愛好它的人;愛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為樂的人。孔子這句話為我們揭示了一個怎樣才能取得好的學習效果的秘密,那就是對學習的興趣。在新課程理念的引領下,我們認識到作業(yè)已成為小學語文教學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環(huán)節(jié)。那么,如何提升語文作業(yè)的趣味性,讓學生主動、愉快、積極地完成語文作業(yè),提高學習效果?通過這幾年教學實踐,我覺得采取“剛柔并濟”的方式,是提升語文作業(yè)趣味性,增強語文學習效果的一個很有效的途徑。
語文作業(yè)其實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剛性作業(yè)”,通常指需要抄抄寫寫和需要識記、背誦積累等基礎性練習;另一類是“柔性作業(yè)”,通常指從課堂延伸的語文實踐活動。本文所指的“剛柔并濟”就是要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對“剛性作業(yè)”和“柔性作業(yè)”進行科學的整合和合理的搭配,并對學生作業(yè)結果進行靈活評價,從而提升作業(yè)趣味性,調動學習積極性,提高語文綜合素養(yǎng)。
一、“剛”中爭趣
剛性作業(yè)相對比較機械、枯燥。在布置剛性作業(yè)時,就應揚長避短,設法讓枯燥與機械的作業(yè)變得生動有趣,使學生樂于接受并很好地完成它,最終達到幫助學生鞏固課內知識、技能的目的。為此,我在教學實踐中對剛性作業(yè)主要采取了“三化”──
。ㄒ唬┗瓕憣憺樗阉巡椴椤
以低年段識字教學為例,傳統(tǒng)的教學為了鞏固學生對漢字的掌握,大多安排抄寫生字詞語、辨字組詞等類型的作業(yè)。這種機械呆板、事倍功半的訓練,容易使學生對作業(yè)失去興趣,甚至產生厭煩和抵觸情緒。因此我將近年來都把這比較類乏味的抄寫變?yōu)椤笆占,引導孩子結合生活實際,搜集感興趣的廣告詞、店名、標語、包裝袋上的產品名、報紙上認識的字等,并開辟識字角,展示學生收集的生字,引導學生交流共享識字所得,結果學生個個興趣盎然,在輕松、愉悅地活動中鞏固了熟字,同時也在不經意間認識了更多的生字。其次,為了避免孩子寫錯別字,我把較單調的辨字組詞變?yōu)閷ふ义e別字,并發(fā)給學生人手一本“錯別字對照本”。作業(yè)布置下去后,大家興趣盎然,紛紛行動,尋找到了大量生活中寫錯別字的事例和笑話,在課堂、課間、課后與同學交流,樂此不疲,并且主動將易寫錯、易混淆的錯字與別字記錄下來,有效地幫助孩子正確辨析、識記、使用漢字,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ǘ┗烙浻脖碁橛螒蜢柟。
以人教版第六冊詩歌《太陽是大家的》為例,這首詩共分成四小節(jié),課文要求背誦。在學完全詩的基礎上,我指導學生課后以小組為單位,把四節(jié)小詩分成四個部分,采用游戲“擊鼓傳花”來強化記憶,從而降低背誦難度,提升學習趣味。學生在游戲前積極地熱身準備──熟讀背誦,游戲中興奮地專注傾聽──強化復習,愉快地鞏固了記憶,熟練地背誦了詩歌,而教師也寓背誦檢查于游戲娛樂之中,達到了教學目的,師生皆大歡喜。
(三)化被動預習為主動求知。
在布置預習作業(yè)時,為了達到更好的效果,我變換單一的預習模式,根據文本特點創(chuàng)造性地布置預習任務。以人教版第六冊兩首古詩《乞巧》和《嫦娥》的預習指導為例,我結合本組教材的導語來引導:在夏夜的星空下,在冬日的爐火旁,我們也許聽過爺爺奶奶講那些古老的故事。這些古詩常常會引起我們美好的遐想。古詩《乞巧》和《嫦娥》包含著兩個美麗的神話傳說故事,大家可以通過預習試著讀讀古詩了解內容,也不妨找點相關的神話故事和傳說來讀一讀,感受古人豐富的想象力,下節(jié)課老師將分別在四個小組內各推選一名同學上臺為大家介紹你們喜歡的神話故事或傳說,評出這篇課文的‘預習能手’。這樣的預習作業(yè)能激發(fā)學生求知的欲望,調動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積極性,上課伊始,學生便爭先恐后地上臺講故事,為開展課堂教學作了很好的鋪墊。
【剛柔并濟提升語文作業(yè)的趣味性】相關文章:
剛柔并濟作文09-26
語文作業(yè)評語05-28
趣味性活動方案05-12
小學語文作業(yè)評語10-26
批改語文作業(yè)評語11-04
語文作業(yè)批改評語05-30
批改語文作業(yè)評語(06-29
語文作業(yè)語言的積累與運用07-26
小學學生語文作業(yè)評語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