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巧用典故取名
典故起名方法:
我國的四書五經(jīng),還或是膾炙人口的詩歌美句等等,不管是正面歌頌真善美的,還是反面抨擊假惡丑的,都是對于人性美好的方面和人生美麗的時刻的肯定和欣賞。這些典故贊美忠誠、道義、孝悌、仁德、慈悲、守信、誠實、勇敢、智慧、豁達、自然、美麗等等道德的各個方面,對于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長大有好處。尤其是名字是一個人的`標志,是孩子的驕傲,他會自覺不自覺地按照名字的要求塑造自己的形象,使孩子成長為一個有道德有修養(yǎng)的人。
明用類:唐代大詩人孟浩然,其名取自《孟子》:“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
暗用類:晉人潘岳字安仁,用《論語》“仁者樂山”意,但以岳代山,就不是直接引用了。戰(zhàn)國時期孔子后裔名孔白,字子上,“上”與“尚”通,“尚白”者乃殷人習俗,而孔氏是殷商后裔,幫其名暗寓追懷故國的意思。
倒用類:明人易三接,字康侯;清人王子接,字晉三。都系用《周易·晉卦》“晉,康候用錫馬蕃庶,晝日三接”。
散用類:明人王恕,字宗貫,是用《論語》“吾道一以貫之”和“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有時用典不直接引用,而稍用點化,更有意味,如著名學者錢大昕,字曉征,是以《禮記·文王世子》中“天子視學,大昕鼓征,所以警眾也”為藍本,但改“鼓”為“曉”,即照應了名中的“昕”字,又避免了過分板直。
由于化用典故起名字有這么多的優(yōu)點,所以以前有很多父母在為孩子起名字時都使用了這種方法。很多名人的名字乍一看很有特色,不知是何處得來,其實都是化用了典故。古代的單字名中的很多都是儒、釋、道三家的哲學概念或者道德范疇。最常見的字,像儒家有仁、德、忠、義、信、孝、勇、智、儉、訥、敏、健、堅、謙、明、毅、強、勤、學、知、惠、治、龍、鳳等等,道家的字有樸、素、泰、鵬、神、冰、雪、淖、鶴、鶚、鯤、道、玄、妙、虛、清、機、微、戒、悟、禪、證、果、因等等。此外來自《詩經(jīng)》、《楚辭》和各種神話傳說的字也非常多,像淑、雁、碩、肅、鴻、洋、蘭、蕙、峻、茂、嬋、飄、荔、佩、紉、桂、羲、羿、虬、麟等等。
【如何巧用典故取名】相關文章:
如何用典故給龍寶寶取名07-27
巧用典故來解釋“出類拔萃”07-26
以古代詩文中的典故取名08-24
怎樣運用典故給龍寶寶取名07-27
如何巧用班級日記05-17
如何巧用專橫跋扈造句02-23
取名不當02-14
如何理解望梅止渴這個典故07-27
巧用數(shù)學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