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沙萬里,在月光下像是鋪上了一層白皚皚的霜雪,燕然山上的`新月,如彎刀般高懸。到甚麼時候才能披上威武的鞍具,在秋天的戰(zhàn)場上馳騁,建立功業(yè)呢?
詩意:
這首詩看起來是寫馬,其實是借馬來抒情,抒發(fā)詩人懷才不遇,不被統(tǒng)治者賞識,但又熱切期望自己的抱負得以施展,可以為國建立功業(yè)。
此篇寫良馬出自名地,而邊陲天地廣闊,正可奮勇奔馳,唯待知遇名主也。何當二字,托出盼望之意。李賀生活的時代,藩鎮(zhèn)割據(jù),戰(zhàn)事頻頻,作者以名馬自喻,言雖然生逢用人之時,亦有用才之地,但尚需惜才用才之主。這是李賀馬詩的基本意旨。李賀在其短暫的一生中,一直懷有建功立業(yè)之心,為此,他甚至寧愿投筆從戎。但這一理想終難實現(xiàn),所以他的詩中總會有一股郁郁不平的悲憤之氣。
出自《馬詩其五》,原文:
《馬詩其五》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
詩文大意:在燕山大漠(此處為互文),明月如銀鉤,在月光照耀下,沙塵像雪片紛紛揚揚。何時能夠騎上我的鐵甲快馬,在清秋時節(jié)任意馳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