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的說,是“某詞寫了什么,與上下文是什么關系,刪去后會怎樣,所以不能刪去.”我個人的理解是,先寫出1某詞強調(diào)了上文什么內(nèi)容【一般是緊挨著某詞前面的句子,有的是某件事物的原因或特性,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只要理解前一句話的內(nèi)容,后面的問題就好理解了.】2某詞是下文某問題的重要原因【通常在下文就能找到有標志性的語句,有的'事直接寫出,有的要靠自己理解.】3刪去某詞后,表達的意思與原文不服,【也可以寫別的,之要能表達不能刪去的意思即可,最好聯(lián)系文章內(nèi)容】所以不能刪去.ps.有的文章表達順序會有所不同,但基本上都是要聯(lián)系上下文的,考試時可以根據(jù)問題,用標序號的方式解答,把點層次分出來,【比如說,問不能刪去的兩個理由,答題時標出序號123,】比較容易得分.
語文閱讀題中能否用其他詞語代替?
回答
語文迷問答
2016-09-01
1 判斷。 通常是不能。2 說明該詞在句中的作用。 這一步最難!要結合語境來答。通常為:該詞準確地寫出了……;該詞生動形象地寫出了……3 說明“替換詞”的表達作用。(從正面或反面說,即這一詞語寫出了什么,或不能寫出什么) 這一步有時可省略。4 總結。說明不能替換。
擴展資料
上一篇:
下一篇: